434 牛录强红墙意识

冰墩墩61611593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星期五上午,红石榴战队和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来到中海大吉巷继续习练易筋经第三势掌托天门。</p><p class="ql-block"> 北京城内菜市口片区,一直缺乏大型商业体,居民购物主要到比较远的西单、崇文门等地,大吉巷的出现恰好填补区域商业空白,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家门口的购物休闲场所。中海大吉巷是2025年5月25日正式开业的城市更新标杆项目,地处北京市西城区骡马市大街,北侧是骡马市大街,西侧是菜市口大街,开车可以直达西单、牛街、南二环等。坐地铁的话,4号线和7号线换乘站菜市口站c口直通大吉巷B1层,不用多走路可以直接开逛。</p><p class="ql-block">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后首个标志性城市更新工程,项目首创“城市文化会客厅+商业综合体+生态楼宇”模式,填补了城南商业综合体空白。中海大吉巷以四合院式的古典商业设计为亮点,既保留了明清到近代的大量历史建筑群,又容纳150多家特色品牌,首店、定制店超半数,共同塑造出传统与时尚奇妙碰撞的新空间。当前,我国新一轮城市更新进入加速期。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推动老旧街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活力提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活力街区。</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袁大拿带领大家在下沉广场习练完易筋经后,开始闲逛。</p><p class="ql-block"> 凤舞特别关注的是美轮美奂的花墙和穿梭在街区各个角落的“吉祥物”大吉猫。花墙上不同品种的花卉错落有致地搭配在一起,红似火、粉如霞、白像雪;大吉猫憨态可掬、形态各异,有的慵懒地趴在墙头,有的好奇地张望着游客,别样的魅力吸引着同学们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一点,水滴君在康有为故居看到,院外的四合院门头、影壁、垂花门等传统建筑构件都被进行了精细化的修复;院内正在举办“吉祥中国·丝路华章”丝路文明艺术展、冯唐《春在花》艺术展等。</p><p class="ql-block"> “1926年,康有为最后一次到北京,在此悼念故人……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丹慧认真阅读了雕刻在故居地面上的历史建筑沿革介绍。她向同学们解读说,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欣赏珍贵的历史文物,了解宣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触摸历史的纹理。“我从小生长的宣南地区是北京城市的肇始之域,往前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西周诸侯国蓟国建都蓟城。明代在北京外城分设8个坊,其中之一就是宣南坊,这是“宣南”作为城区中一个地理空间名称的开始。到清代,人们逐渐将宣武门南和外城西部更广阔的地区称为宣南。宣南是清代汉族官宦士人的聚居区,宣南士乡由此形成,并逐渐发展出以士文化为核心的宣南文化,包括城建、民俗、商业、戏曲、会馆等诸多方面”。</p><p class="ql-block"> 琴心感叹道:我姐讲的好,道出了我的心声,勾出了我的回忆,我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大吉巷,曾是典型的老旧街区,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当时都是平房、小胡同,从院子里出来,如果俩人推着自行车同时走,得有一个退出院,非常窄。大杂院里,下雨房漏,我们就扛着抽水仪去抽水。米市胡同这几个低洼院是有名的,包括会馆位置,雨水倒灌水深能到腰的高度。还有以前的四合院的房子都是核桃砖垒的墙,砖头跟核桃大小或者跟拳头似的,所以一下雨还是危房,下大雨就害怕这房屋倒了。房子是真老,质量是真差。所以现在改了以后就不属于大杂院了,还原了老北京的四合院,这是还原对了。距离康有为故居一站地铁之外,7月4日下午,我们曾经去过的宣武门外大街达智桥胡同12号的杨椒山祠(松筠庵),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杨继盛的故居,也是“公车上书”前,康有为、谭嗣同等1300多名举人聚会的地点。2021年8月6日,水滴君创作的《佛山接访康有为》一文,生动阐述了康有为的一生和为人,感兴趣者,可以翻看翻看。</p><p class="ql-block"> 闹同学掌托天门,打趣道:康有为是著名的保皇党,对皇帝忠心耿耿。我们都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要绝对忠诚!特别是皇城根下的干部,一定要增强红墙意识。牛录胡同现在开放了西城区红墙意识教育基地,下午我们到那里去参观吧,同时作为红石榴战队的主题党日活动。</p><p class="ql-block"> 西城区红墙意识教育基地坐落在西城区长安街南侧的牛录胡同,牛录胡同与北新平胡同交叉路口北侧,中央组织部东侧,靠近东绒线胡同、北新华街、西绒线胡同和府右街,距离中南海红墙只有2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同学们在北京姑娘丹慧和琴心的带领下,施展已经学会练会的戴宗神行术,从菜市口出发,向东北方向急驰而来。</p><p class="ql-block"> 越过安福胡同,进入牛录胡同,看到牛录胡同的牌子,清华大学的彤同学不解地问:“牛录”有什么深意吗?我觉得,“牛录”应该是满族的士兵建制单位吧?</p><p class="ql-block"> 远望马路对面的电报大楼,满天星对彤同学答道:到底是来自新疆的大领导。您的直觉并没有错。我是满族,红石榴的“穿石号”神器主要由我来驾驶,我还开过六代机呢。“牛录”是我们满族的一种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社会组织。1750年,乾隆为安置平定新疆回部的归顺民众,主要是维吾尔人,在西长安街设“回子营”,并任命首领白和卓为“回子佐领”。营内两条夹道依八旗编制命名为“头牛录”“二牛录”,成为牛录胡同名称的直接来源。1965年,并入安福胡同。2022年,历史地名恢复,此举旨在保护历史文脉,凸显北京多元文化层积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诗词通补充说:“牛录”, 也写作“牛禄”,是满语音译,意思是射兽用的“大箭”。早期女真人为了提高狩猎的效率,很早就建立起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章程——从各部族里面抽出一些有名望的人作为每队的首领,这些有名望的人可以统领这些族人一起行动。这就是早期的牛录制度,领头的被称为牛录额真,就是箭主的意思。由此可见,早期的牛录是一个基层管理单位,每个牛录的人数并不统一,随着女真部落的逐渐壮大,牛录制度日渐趋完善,并形成体系,一牛录为三百人。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为了方便管理和统治,又建立了八旗制度。清朝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中写到,在西长安街路南,金朝遗刹双塔庆寿寺南面,有南小胡同曰回子营,夹道曰头牛录、二牛录。今天的牛录之名就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 行至中组部,端祥着别样的办公大楼,北京姑娘丹慧接续告诉身边的同学们:我对建筑颇有研究,是红石榴战队著名的建筑通。中央部委大楼,以其简单而有力的设计风格和坚强而威武的姿态,完美融合了时代特征与部委功能象征,每一座都蕴含着深邃的意象内涵。随着新时代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入人心,部委大楼正逐步向绿色建筑转型。我们眼前的中组部办公大楼,呈板式布置,坐北朝南,在总体上围合成三合院式的布局,符合单纯而有效的北方建筑的传统生态观。大楼由北侧的主楼、东西配楼以及南北门楼所组成,中央绿地,大楼周边绿带,内院两侧的下沉式庭院则进一步烘托了宁静而明快的南向内院的环境气氛。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宁静感,建筑师更在西侧门楼的顶部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在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屋顶花园。整座建筑与西长安街对面繁忙喧嚣的西单商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楼于2001年破土动工,2003年9月29日竣工,整体风格庄重、典雅、实用、协调,是一座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标志性建筑。曾获第六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004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003年度建筑长城杯金质奖,2002年度结构长城杯金质奖,第四届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我们的穆神通还在中组部里面工作过呢。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红墙和胡同是北京的灵魂所在。无论城市如何变迁,CBD如何繁华热闹,二环里的胡同始终是北京最宝贵的时空记忆。我们脚下的牛录胡同,是南北走向的,北起西长安街,南到北新平胡同,道路全长118米,宽6米......</p> <p class="ql-block">  北京姑娘琴心隔着长安街,远望中南海,手指西墙,接龙道:在中南海周边,环绕着一道2公里长的红墙。这道金色琉璃、苍松翠柏掩映之下的红墙,一侧连接着中央党政机关,一侧连接着驻地干部群众。红墙内是中南海,红墙外是小胡同......你们看到了吗?马路对面一长串灰色的东西走向的三层楼,三层楼玻璃都是反光玻璃,窗帘还拉着,从外面看不到里面有啥,那就是国务院办公厅!这个单位大家就熟悉多了,经常听到两办下发什么文件,特别是每年大家最关心的节假日放假通知,都是国办下发的。我们经常听到两办下发文件,另一个就是中办,中共中央办公厅,这个单位就在中南海里办公。</p><p class="ql-block"> 看到一位臂挽红袖标的大妈从身边走过,丹慧接着说:红墙还有忠实的守护者——“西城大妈”。她们大多年龄在58岁到65岁之间,身穿红马甲、臂挽红袖标、头戴小红帽。因为其中的女性人员占到了70%的比例,所以她们被赋予了“西城大妈”这个充满亲切感、北京味儿十足的代号。大妈团队不仅包含了热心参与平安志愿服务的个体志愿者,更是一个囊括了西城区各类平安志愿服务团队的联盟——她们是铁路护路巡防员、矛盾调解员、邻里消防员,她们是胡同侠、举报线人、打假人、爱心守护神,她们是网络监督志愿者、环境志愿者、禁毒志愿者、平安志愿者、打击犯罪协助者……讲政治、爱红墙、热心肠,大妈们不仅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守护西城治安也是她们的强项。</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半,大家在西长安街街道一处幽静的小院里,见识了西城区最大的党性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基地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018年4月正式挂牌,面积近800平方米。分为“红墙在我心中”“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五部分展陈,系统回顾了“红墙意识”的起源、形成、凝聚、深化和在新形势下发挥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大厅合影留念后,走进“红墙在我心中”展厅,一位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担任讲解工作,他介绍说:面积50.7平方公里的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脉厚重,红色基因鲜明,中南海坐落其间。紧靠“红墙”的特殊区位,决定了西城特殊的使命和责任,也逐渐让西城形成了独有的“红墙意识”。追溯“红墙意识”的历史,最早起源于1999年的西长安街街道。1999年,中南海所在的西长安街街道,为完成国庆50周年服务保障任务,第一次提出“红墙意识”。2014年,西城区首次将“红墙意识”写入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2015年,西城区将红墙意识作为全区性的工作理念,2017年,西城区进一步深化提炼出红墙意识“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的核心内涵。经过不断丰富与发展,红墙意识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已经成为“四个意识”在西城区的具体体现。在“红墙意识”引领下,西城区全面提升区域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能力,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等重大政治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实现了“动批”12家市场的疏解;落实北京城市新总规,大力开展街区治理,推进老城复兴;着力改善民生,让群众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p><p class="ql-block"> 丹慧骄傲地告诉同学们:西城区是中南海所在地,是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流淌着红色血脉。早在清代中晚期,国事艰危,一批志士仁人,便在西城为民族存亡而奔走呼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1912年来到北京,先后住在绍兴会馆和我们7月11号刚刚去过的西四砖塔胡同。1919年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陈独秀、李大钊在西城米市胡同创办《每周评论》,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西城有许多党的创建时期活动的遗址遗迹。西城是北京党组织早期秘密活动地点。1920年初,毛泽东在西城区陶然亭公园的慈悲庵,与邓中夏、罗章龙和“辅仁学社”成员探讨革命道路。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是李大钊1920年至24年的居住地。丰富的红色历史孕育了厚重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传承至今,诞生了新时代的“红墙意识”。</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在“绝对忠诚”展厅,董教授深有感触地对同学们讲:万紫千红总是春,最浓是这中国红。从延安到北京,红墙意识的“红”与延安精神的“红”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对党绝对忠诚,对事业忠诚,本质上是一致的。绝对忠诚是“红墙意识”的本质属性。对党绝对忠诚关键在绝对两个字。绝对,就是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红墙意识”正是这样一种绝对忠诚的品格,是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职守的高贵品格。</p><p class="ql-block"> 蒙古王自豪地对清华大学的同学们讲:我是水清市的老公安了,是红石榴战队的资深队员。中南海西墙外一街之隔,有一个小院24小时昼夜忙碌。那里就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府右街派出所因为紧邻中南海,被称为“中国第一所”,这里的民警也被称为“红墙卫士”。派出所的民警承担着维护中南海周边治安秩序、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警卫中央领导出行安全等任务。围着中南海红墙,巡查一遍走下来,快则45分钟,慢则1小时20分钟。府右街派出所的民警们不知道围着红墙走了多少圈。那里的工作看似简单,站岗、巡查、维护治安,可是责任重大。如果不把忠诚两个字刻在心里,这份工作真干不下来。新华门坐落在西长安街西段,是中南海的正门;北海大桥是中南海与北海的分界桥。夏天的新华门,地面温度最高超过50摄氏度,冬天的北海大桥,穿12层衣服,不到半小时就被冻木了,离中南海一墙之隔的府右街派出所民警,24小时忙碌,一年四季为党中央站岗,为人民群众守夜。代表着包括我蒙古王在内的全国公安民警直接承担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神圣使命,用坚强的意志和代代相传的红墙卫士精神,时刻践行“为党中央站岗,为群众守夜”的铮铮誓言。据北京公安局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群众安全感达到98%。对于首都北京这样一个超大型城市,这份安全感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特温接龙对同学们讲:我是德国议院请愿委员会的对外负责人。2021年,红石榴战队走访德国议院请愿委员会时,我曾经接待过,包括蒙古王。蒙古王讲的对!北京是一个无论白天黑夜,你可以随时随地出来散步也会觉得非常安全的城市。我在亚洲、欧洲和我老家澳洲的许多城市生活过,可以说北京是我住过的最安全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半,在“责任担当”和“首善标准”展厅,鲜莎莎告诉同学们: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正的忠诚,在于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用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展厅内展示的前门大栅栏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该地区的教育、医疗改革等多个民生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就,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西城区党员干部群众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服务中央工作、落实首都功能、造福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红墙”的标准是首善,西城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工作标准没有“较好”,只有“更好”。</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接岔道:“首善标准”是“红墙意识”的外在表现。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工作都具有代表性、指向性。争做首善之区,为人民服务,是“红墙意识”的直接体现。西城区以首善标准大力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西城区还是北京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西城区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大栅栏,是离北京天安门最近、遗存遗迹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堪称北京胡同活化石。沿着著名的杨梅竹斜街走到头,在桐梓胡同到樱桃胡同之间,坐落着一个微型公园,园子虽然小,却非常精致,春季来临时,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过去,那里是个搭建的菜市场,人员拥挤,道路脏乱。如何既能恢复历史风貌、还绿于民,又能方便居民生活呢?经过反复协调,街道办事处将一些办公用房腾出来,又利用部分闲置房屋,在桐梓胡同北边建起几个便民菜店,后来又在百花园东门口开了家颇具规模的社区便民菜站。街道还在前门小学西边小广场引进了农产品直通车,直供社区居民。大家买菜方便了,大栅栏地区的老北京街区文化特色也正在恢复。崇高的理想和真挚的情感,都需要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来兑现。长期以来,西城人民把理想和情感转化为责任,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在我们西城,从治理违法“开墙打洞”到整治背街小巷,破解城市发展中的难题,都能够同践行“红墙意识”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在“<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展厅,大家看到“动批”拆迁的照片和视频资料。</p><p class="ql-block"> 位于北京西城动物园附近的一片服装批发市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批发市场。因为带来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城市病”需要被疏散。2017年11月30日,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的最后一家——东鼎市场正式闭市,标志着“动批”正式告别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在大家看完视频后,接续详细讲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北京要抓好“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功能,西城看动批。”“动批”的疏解几乎汇集了北京“瘦身”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各种普遍性问题,是一个硬骨头。首先是体量大,这儿聚集了12家市场、1.3万个摊位、4万多从业人口。其次,市场产权关系多样。12个市场的产权方,有民营企业,有市属事业单位,还有央企。产权方把楼租给市场,市场又把摊位租给商户,商户层层转租,中间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一个比一个复杂。践行“红墙意识”,就要在工作中体现责任担当。责任担当,落实在“动批”疏解专项行动具体工作中, 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敢于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宣讲政策、疏导情绪、排解纠纷、做好服务……深入细致的工作,背后是北京市转型发展的坚定决心,西城干部迎难而上的精神。率先行动的是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当时,商户的租赁合同就要到期,政府找到市场经营方,希望“到期不续”。市场经营方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不续租可以,但商户的抵押金和各项赔偿加起来2000多万元,我拿不出来。”疏解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商家的基本利益?面对资金难题,指挥部和产权单位积极想办法,最终决定以“产权换疏解”的方式,用房租转抵租金解决疏解难题,市场疏解的步伐大大加快。“动批”的圆满落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多赢样本”。“红墙意识”的根本就在于“人民”两个字,我们既要迎难而上,积极推动市场疏解,也要确保合理合法合规,让疏解稳定有序。</p> <p class="ql-block"> 北京姑娘琴心边用掌心揉头顶的百会穴,边告诉同学们:我虽然嫁到法国了,但一直关注着我的故乡北京的发展。协同发展是北京城市新蓝图的战略空间选择,腾笼换鸟则是北京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重新确立“生长节点”的经济结构选择。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西城区深入践行“红墙意识”,努力把宏伟蓝图转化为西城发展的生动实践。西城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寸土寸金,腾笼换鸟的需求更为迫切。比如,中关村西城园,是典型的都市型科技园区,承载着产业、办公、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综合性功能,产业空间占比不到20%,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内提升产业承载力至关重要。近年来,西城区通过“盘活存量”,严格落实产业禁限目录,逐步探索出一条提高疏解腾退空间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率、构筑高精尖产业结构的发展新路。金融业是西城区的优势产业,91金融将位于北三环马甸桥的福丽特家居建材城改造成91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成为西城区“腾笼换鸟”的一个成功案例。践行“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的“红墙意识”,正成为企业中每个党员的行动自觉。“动批”每年带给西城的经济效益约为6000万元,但政府为此支付的年均管理费用却超过1亿元。人口增多、资源有限,“大城市病”的问题凸显,显然,“动批”的存在与首都功能定位越来越不相符了。第一个闭市的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现已就地提升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从业人员仅为原来的1/5,3%的面积产生了原来整个“动批”的经济效益。入驻的企业中既有拥有世界先进无人机航电系统技术的高新企业, 也有年收入接近3亿元的新三板上市科技金融企业。要靠创新发展,舍弃白菜帮子,精选菜心。为了把高产值、低能耗的“白菜心”企业引进来,西城区建立了业态准入联审机制,审核没有通过,再“招财”的项目也不能进来。</p><p class="ql-block"> 一位清华同学提问:“动批”的商户们都迁到哪里了?</p><p class="ql-block"> 丹慧双手捂住自己的神阙穴,答道:2014年总书记视察北京,要求北京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不久后中央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央对北京的功能定位既是力量,还是旗帜,也是规矩,地处双手北京核心区的西城区,是首都四个核心功能的重要载体,疏解“动批”,对于西城区而言势在必行。通过京津冀政府搭台,“动批”商户主要集中疏解到了天津卓尔电商城、沧州明珠商贸城、石家庄乐成国际贸易城等地。</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中,同学们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资料等,感受了李大钊、高君宇等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学习了医生丁秀兰等时代先锋的先进事迹,看到了西城区疏解非首都功能、棚户区改造、教育改革等丰硕成果,见证了各界人士在“红墙意识”指引下形成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忠诚、干净、担当”的党性自觉。</p><p class="ql-block"> 最后,大家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一句句誓词雄壮豪迈,一声声誓言铿锵有力,党员们再次接受入党誓词的洗礼,始终牢记宗旨,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工作始终。</p><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裴迅总结说:“红墙意识”,是一种品格,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一种责任,守护国家安全、首都安全,自觉维护大国首都形象;一种标准,坚持精益求精,争首善、创一流;一种追求,不懈奋斗、共同创造和谐宜居生活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