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河西走廊的尽头,敦煌城南五公里处,鸣沙山与月牙泉如一对相守千年的恋人,在大漠戈壁中演绎着“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生命奇迹。这里的沙有韵律,泉有灵性,每一粒流沙、每一滴泉水都承载着西北大地的粗犷与柔情。</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的清晨,总被一阵细碎的蹄声唤醒。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沙丘,驼群已踏着晨露列队等候,它们背上的红绒鞍鞯在金光中发亮,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露水——这些被称为“沙漠之舟”的生灵,是鸣沙山最忠实的守护者,也是旅人通往千年丝路的向导。</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莫过于爬上沙丘顶端的时刻。当气喘吁吁地站在最高点,俯瞰脚下蜿蜒的沙脊线向远方伸展,与天际线温柔相接,忽然就懂了“大漠孤烟直”的壮阔。若恰逢风起,沙粒在耳边私语,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的过往——那些商旅的故事,那些风沙的迁徙,都藏在这流动的沙粒里。</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的美,在于它的变幻无穷。一场风过,昨日的脚印消失无踪,沙丘又换了新的模样;一场雨落,沙粒暂时沉静,露出底下若隐若现的岩石脉络。它不像其他山川那样恒定,却以流动的姿态,诠释着自然最本真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黄昏是鸣沙山的高光时刻。夕阳将沙山染成橘红色,沙丘的阴影被拉得很长,旅人踩着自己的影子下山,身后的脚印很快被流沙抚平,仿佛从未有人来过。此时的月牙泉被暮色笼罩,泉水泛着淡淡的蓝,与渐暗的天空融为一体,静谧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迷恋鸣沙山,正是因为它让我们在浩瀚天地间,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也感受到了与自然对话的纯粹。当沙粒在指尖滑落,当风声在耳畔回响,我们与这片沙漠,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