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之行

朵朵

<p class="ql-block">那天清晨,我与丈夫从酒店出发,天还灰蒙蒙的,空气中带着晚秋特有的清冷。我和丈夫步行前往奥林匹克公园,远远就望见了那个标志性的建筑——鸟巢。它像一件巨大的金属艺术品,静静地矗立在雪后初晴的天幕下。走近了,才发现它比想象中还要宏伟。我们站在公园入口前,拍了张照片,背景里是五环标志,那一刻,仿佛真的走进了奥运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离开鸟巢后,我们去了不远处的水立方。阳光洒在那透明的蓝色外墙上,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影。我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有人拍照,有人驻足欣赏,这里没有鸟巢的厚重感,却多了几分现代与轻盈,像是北京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融合。</p> <p class="ql-block">“乌巢”?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叫法,后来才知道,是有人把“鸟巢”误写成了“乌巢”。但这个名字也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小时候读的古诗,“乌巢城头日欲斜,城中酒薄不堪赊”。不过眼前的“乌巢”可没有一丝凄凉,反而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那次的行程中,因为要去参加一场婚礼,我们还去了赵州。说实话,我对这个地方了解不多,只是上小学时语文课本里学过赵州桥课文,说那里有一座古老的石桥,还有些历史遗迹。不巧的是我们迎来了立冬之前晚秋之季的一场大雪,交通停运,末能程行至赵州桥。滞留在赵州宾馆,眺望远处的建筑被白雪覆盖,显得格外宁静。听亲友说,这里曾是古代的道州。</p> <p class="ql-block">无题,其实是最难写的。那天晚上,我们待在酒店房间里,窗外是白茫茫的夜景,灯火通明。我翻看着白天拍的照片,突然觉得,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一种内心的沉淀。于是,我决定不再给那天写标题,就让它以“无题”的方式,留在我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国家体育馆是我们行程中的一站。那天的风有点大,我们裹紧了外套,走进了这片被绿树和灌木环绕的区域。远处的奥运五环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仿佛在提醒我们,这里曾是世界瞩目的焦点。我们没有进去,只是站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但那种庄严与活力,却深深印在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之行的重头戏。那天我们在这里待了很久,从清晨到傍晚,走遍了每一个角落。鸟巢、水立方、奥运雕塑、五环广场……每一处都让人忍不住驻足。公园里还有不少游客,有拍照的、散步的、遛孩子的,热闹却不喧嚣。我坐在长椅上,看着远处的建筑和近处的行人,突然觉得,这里不只是一个体育场馆群,更像是一个城市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国家体育馆,白天的阳光洒在建筑上,五环标志熠熠生辉;傍晚的灯光亮起,整个场馆又多了几分梦幻色彩。我们站在远处拍照,背景是那座蜂巢状的建筑,像是一个巨大的蜂巢,孕育着无数关于体育与梦想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