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和孩子一同去学校领取小学录取通知书,没想到这不仅是孩子入学的起点,更成了我们家长的一堂“启蒙课”。班主任的每句话都精准到位,没有半句废话,让我忍不住想把全程都录下来反复琢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师和孩子的互动虽简短,却敏锐地指出了孩子的两个核心问题。发放通知书时,孩子只能认出寥寥几个字,暴露出识字量不足的问题;随后老师特意嘱咐孩子“大人说话时要坐好,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可孩子始终好动,在椅子上扭来扭去——这显然是专注力不足,需要练习“静下来”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针对这些问题,老师给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从静坐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到10分钟、15分钟,哪怕只是坐着发呆也可以;如果孩子喜欢听故事,就放一段故事让他静听,全程不能随意乱动。若能专注听完,再让他复述故事内容,既能锻炼专注力,又能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老师的建议更是让我豁然开朗。她强调不要陪孩子写作业,也不用特意准备单独的学习空间,就把作业放在饭厅的桌子上,家长在来回活动中自然观察即可,既不干扰又能适度监督。这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能静下心来专注做事,才是真正学进去、会思考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师还提醒我们,不必给孩子报太多补习班,小学阶段的核心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一二年级家长或许能辅导,到了三四年级就很难跟上了,”她的话点醒了我,真正的学习力从不是补出来的,而是靠自我管理“练”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反思孩子的日常,确实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放学回家就看电视,吃饭还要奶奶喂,生怕他吃不饱;虽然会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但独立性仍需加强。这些看似琐碎的“基本功”,恰恰是自我管理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要立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先和老人沟通,坚决让孩子自己吃饭;按老师的方法训练静坐,从专注听故事、复述故事开始培养专注力;在饭厅设置固定学习角,让他在自然监督下自主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话让我深刻明白:小学阶段与其追求知识灌输,不如夯实“自我管理”的根基。这些能力练扎实了,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管理人生。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比任何录取通知书都更有分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