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粒藏世界,童心见成长——蓝天幸福心理儿童心灵成长训练营第二、三课纪实

蓝天幸福心理

<p class="ql-block">  当小小的手掌捧起五彩沙具,当散落的沙粒在指尖勾勒出“家”的模样,蓝天幸福心理儿童心灵成长训练营的沙盘世界里,正悄悄发生着关于成长的故事。第二课与第三课以“我们的家”为主题,用一场充满温度的沙盘游戏,让孩子们在沙粒与想象的碰撞中,收获专注力、创造力与合作力的悄然蜕变。</p><p class="ql-block"> 一沙一世界,在创作中唤醒内在力量。</p><p class="ql-block"> “选一个你觉得最像家的沙具吧。”随着蓝天老师温柔的引导,孩子们的目光在琳琅满目的沙具架上流转。有的孩子久久凝视,指尖轻轻拂过木质小屋——这是专注力在悄悄扎根;有的孩子将恐龙与花朵摆在一起,说“恐龙守护着会开花的家”——创造力在沙盘中绽放;当有人提议“我们需要一条路连接所有房子”,伙伴们立刻分头寻找桥梁与石子,沟通与合作的种子在默契中萌芽。</p><p class="ql-block"> 沙盘创作的每一步都藏着成长的密码:识别沙具时的分类思维,摆放时的空间规划,审视成品时的全局视角,分享感受时的语言组织……孩子们说“我摆了秋千,因为家里要有笑声”“我放了路灯,这样晚上回家就不怕黑”,稚嫩的表达里,是对“家”的理解,更是表达力的自然生长。</p><p class="ql-block"> 细节皆课堂,在觉察中学会责任与协作</p><p class="ql-block"> 蓝天老师的巧思,藏在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当沙盘创作结束,“整理沙具”变成了一场“物品回家”的游戏——“小熊要回到毛绒玩具区哦”“小树应该和草地做邻居”,孩子们在归类中理解秩序;拆沙盘时的分工合作,清理场地时的互相提醒,让“责任”不再是抽象的词语,而成为“把沙子扫进盒子里”的具体行动。</p><p class="ql-block"> 正如训练营始终坚持的理念:“每一步活动都有意义,每一个细节都是成长。”当孩子们主动帮伙伴捡起掉落的沙具,当有人说“我来擦桌子吧”,这些不经意的瞬间,正是团体动力催生的温暖——在被接纳的氛围里,没有人需要被催促,积极与担当会自然流淌。</p><p class="ql-block"> 正念伴成长,在觉察中遇见内心平静</p><p class="ql-block"> 课程里,正念练习的加入像一缕清风,为孩子们打开了感知自我的新窗口。“闭上眼睛,感受沙子从指缝溜走的感觉”,当老师的声音与呼吸声交织,有孩子分享:“像躺在云朵上,软软的”;有的说“手有点麻,但心里很静”;还有孩子惊喜地发现“原来听自己的呼吸声这么有趣”。这些看似简单的感受,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对话——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这份“平静的能力”,或许是最珍贵的成长礼物。</p><p class="ql-block"> 新朋与旧友,在陪伴中延续温暖</p><p class="ql-block"> 沙盘边的小身影有了新变化:第二期迎来了美欣、浩仁两位新朋友,他们很快融入集体,和大家一起搭建“有池塘的家”;第三课的队伍里,虽然少了庚麒、芯薆的身影,但留下的孩子们会提起“上次这两位同学的沙具,这份惦念让团体的温暖有了延续性。新与旧的交替里,孩子们学会了接纳变化,也懂得了珍惜相遇。</p><p class="ql-block"> 从沙具的选择到场地的清理,从天马行空的创作到安静的正念时刻,课程活动似乎从未刻意“教”什么,却让成长在自然中发生。当孩子们带着“像云朵一样的平静”和“和伙伴一起做事的开心”走出教室,我们知道,那些藏在沙粒里的专注、合作与觉察,终将成为他们未来路上的光。</p><p class="ql-block"> 坚持与自律是的无形力量。孩子不仅在成长,更在享受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的孩子们的父母给孩子最正规的暑假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