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之旅,摩洛哥篇

zjp(拒私聊,拒送花)

一、卡萨布兰卡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3日凌晨两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机滑过跑道腾空而起,冲向夜空,由此开启了我们22天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之旅。经过8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多哈机场,候机3小时,再转机,又飞行了7个小时。在长达15个多小时的飞行途中,我们环绕地球从欧亚大陆的东边飞到了毗邻欧亚大陆西端的北非国家摩洛哥。途中飞越了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地中海、沙漠戈壁……, 于当地时间23日下午4点左右安全降落在卡萨布兰卡默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终于结束了这次旅行中最艰辛的行程——长途飞行 。</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港口,也因电影《卡萨布兰卡》而名扬天下。这次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摩洛哥之行,首站来到了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由柏柏尔人建于12世纪,随着阿拉伯人的到来,阿拉伯文化在此生根繁衍。后来又历经了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统治,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多种信仰在这片土地上并存,和谐共处,天主教堂,犹太博物馆,清真寺在这座城市也比肩而立。这里还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发源地,“北非的后花园”,因此,卡萨布兰卡成为一座充满异域风情和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走出机场,登上大巴车,团友们好像都忘记了长途飞行的疲劳,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卡萨布兰卡城市观光之旅。</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是西班牙语,意思是“白色的房子”。大巴车在卡萨布兰卡市区行驶,窗外街道两旁几乎都是白色的建筑,虽然没有摩天大楼,但是城市建筑给人的感觉既现代又时尚。</p> <p class="ql-block">新麦地那圣心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1930年,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图尔农设计。该建筑融合了装饰艺术、摩尔式和新哥特式建筑风格,优美的外观令人耳目一新,蓝天之下,乳白色的大理石散发着柔和的圣洁之光,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我们来到时,教堂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圣心教堂坐落在城市公园内,绿色植被簇拥着洁白的教堂,相依相偎,相互依衬。</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公园不大,水渠、喷泉、排列整齐,高大的热带树木、绿树成荫的草坪把公园装点的绿意盎然,清新凉爽,让人根本感觉不到这里是非洲。摩洛哥有“北非花园”的美誉,在摩洛哥一路走过,都市、乡村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绿植葱茸,“北非花园”的美誉真是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三五成群的市民坐在草地上,享受着树荫下的清凉。</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别具一格带有阿拉伯风情的装饰建筑,各种色彩在此混搭,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这里没有大树遮荫,在火辣辣的阳光直射下,才把人的思绪猛然拉回现实,哦,我们现在是在非洲呀!</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是一个将色彩应用到极致的国度,他们给每一种色彩都赋予了独特的情境:白色是纯洁、崇拜和节日的颜色,在宗教建筑里随处可见,很多城镇建筑也都是白色;黄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颜色,是财富或权力的代名词,是胜利的象征,也用于纪念和致敬;金色是摩洛哥自古以来不分阶层庆祝重大节日的颜色。金色装饰着菲斯王宫大门、哈桑二世清真寺这些伟大建筑。金色反射了太阳本身的光芒,就像辉煌无法隐藏;蓝色与绝对和无限有关,它体现了安宁与内心的平静;广阔无垠,深深浅浅,这个世界上只有摩洛哥把蓝色运用得既巧妙又大胆;红色象征火与激情,是摩洛哥的标志色之一,也是摩洛哥国旗的颜色;玫瑰色象征着热情好客;自然色代表了古老和传统……在摩洛哥各地游览,都能感受到缤纷绚丽的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新麦地那老城,也称哈布斯老城,位于卡萨布兰卡市中心,是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缩影。老城很大部分是犹太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参与建造的。为了鼓励犹太人投资,犹太人的住宅区建在了国王行宫周围,形成了独特的“圣人区”。摩洛哥国王通过这一举措,展现出开明的治理态度,既保护了犹太投资者的安全,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位于老城道路对面国王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老城并不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由法国人进行了精心规划。老城保留了传统阿拉伯集市的风貌,同时融入了现代规划的元素。这里的街道不似传统老城古镇那样狭窄曲折,而比较宽阔顺直。黄砖(准确的说应该是自然色的砖)、白墙的两层楼建筑,一楼是商铺,二楼是住房。白墙、拱门和雕花装饰,体现出摩洛哥传统建筑元素。</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皮革、铜器、香料、地毯、服装等等,琳琅满目。在这里逛逛,会发现许多颇具特色和有趣的当地商品。</p> <p class="ql-block">空气中弥漫着皮革的膻腥味,各种香料浓郁的混合气味,薄荷茶的香甜味,……还有人来车往的嘈杂声,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集市。</p><p class="ql-block"> 老城的年轻人操着各种语言与游客搭讪,看到中国游客,马上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中国人?”“你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开朗的笑容。看上去,他们生活的并不富裕,却活得如此开心快乐。让我想起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幸福不属于穷人,也不属于富人,而是属于容易满足的人。幸福不是有房、有车、有权、有钱,而是无忧、无虑、无病、无灾,知足的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感觉不到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浪漫,但能体验到当地人的日常和烟火气,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触摸到这座城市的脉搏和它的曾经。</p> <p class="ql-block">老城入口处的这个建筑群原是法国殖民时期的总督府,现在是地方法院。这座建筑也是黄砖、白墙,与老城建筑风格一致,但是建筑顶部使用了绿色琉璃瓦。在摩洛哥,只有三种建筑能使用绿色琉璃瓦:王宫、寺院和政府机构。因为在摩洛哥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中,绿色琉璃瓦象征着高贵和权威。这种使用传统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展示出摩洛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在卡萨布兰卡大街小巷走过,发现几乎凡是有文字标识的地方,都有三种语言。原来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反映出阿拉伯和柏柏尔族群在摩洛哥的主体地位。历史上摩洛哥曾是法国的保护国,法语作为通用语言,在行政、商业、教育等领域也广泛使用。所以在摩洛哥游览时看到的告示、公告等都是三种语言并列。</p> <p class="ql-block">位于卡萨布兰卡市中心的穆罕默德五世广场,是卡萨布兰卡的行政与文化中心,以其法式和摩洛哥风格融合的建筑群以及成群的鸽子而闻名。广场周围集中了最高法院、市政厅、邮政大楼等政府机构。</p><p class="ql-block"> 广场以摩洛哥独立运动领袖,前苏丹穆罕默德五世的名字命名,是摩洛哥从法国殖民统治过渡到独立的重要历史象征。</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有一座大型喷水池,周围环绕着政府机构的建筑群,展现出壮阔的景观‌。广场上随时可看到穿着传统服饰的柏柏尔人走过。</p><p class="ql-block"> 柏柏尔人作为摩洛哥的原住民,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如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等,但他们始终没有融入西方世界。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来到了摩洛哥。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贝都因人都是源自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由于同宗同源的关系,柏柏尔人选择昄依伊斯兰教,接受了阿拉伯文化的熏陶。但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柏柏尔人始终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坚守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广场也被誉为卡萨布兰卡的“城市客厅”,象征着和平与自由的鸽子在广场上空自由飞翔,在喷水池边和广场上歇息、觅食,与游人亲密接触,和平相处,祥和的气氛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喷水池间歇性地喷出形态各异的水柱,受惊的鸽子展翅飞向天空,呼啦啦一大片。小孩子们也会嬉戏着追赶鸽子,广场上空群鸽飞舞,很是壮观,也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馨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濒临大西洋,举世闻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就直接建在了大西洋上。这座占地9公顷的清真寺,有1/3的面积建在海上,其余部分与陆地相连。将清真寺建在海上的起因,主要源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的一个梦境。在梦中得到真主的启示,被告知“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因此决定将清真寺部分建于海上,以纪念这一愿景,也藉此纪念摩洛哥阿拉伯祖先自海而来的历史 。 ‌</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我们来到海滨大道,这里是观赏哈桑二世清真寺全貌的最佳地点。站在海滨大道上远远望去,哈桑二世清真寺仿佛是一艘停泊在海上即将启航的巨轮,高达210米的宣礼塔像矗立在海上的灯塔。大西洋的海浪拍打着清真寺,清真寺巍然屹立,岿然不动。宏伟壮观的景象令人震撼不已!今天先远眺一下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全貌,明天再去近距离观赏并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海滨大道全称迈阿密海滨大道,是卡萨布兰卡大西洋海边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卡萨布兰卡最美的地方。沿着海滨大道漫步,一边眺望大西洋波澜壮阔的美景,一边感受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吹拂面庞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景观大道上挂着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剧照宣传画。这部名垂电影史册的著名电影,使卡萨布兰卡名扬四海,成为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迈阿密海滨大道上有许多咖啡馆,坐下来,聆听着海浪拍岸的波涛声,吹拂着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喝一杯香浓的咖啡,品尝一份大西洋风味的冰激淋,品味异国他乡的美味,感受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旅游的一大乐趣。</p> <p class="ql-block">冰激淋的分量很足,味道也美美哒,就是服务生的算数太差了,结账时,和我们反复核算了几次,最后看他的表情还是很茫然。地接导游开始就告诉我们了,这里的人算数不怎么样,但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哎,看来国内教育虽然很卷,但是国人的基础知识学习还是扎实的。</p> <p class="ql-block">来到摩洛哥的第一顿晚餐是在海滨大道上一家精致的西餐厅享用美味鱼餐。</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有漫长的海岸线,沙丁鱼是摩洛哥最著名的渔业资源。得天独厚的海洋条件使1700公里长的海岸线成为了天然渔场,摩洛哥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大沙丁鱼出口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着大西洋味道的沙丁鱼端上桌了,肉质鲜嫩,营养又美味,分量超实在,让人欲罢不能。</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道菜是美味三文鱼。鲑鱼(国内习惯称三文鱼)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寒冷的海域,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气候温暖,不适合鲑鱼的生存和繁殖,既然来到了莅临大西洋的摩洛哥,北大西洋的鲑鱼也是要品尝一下的ʢ&gt;🐽&lt;ʡ</p> <p class="ql-block">标准的西餐三道菜,太丰盛了,最后的甜点只能象征性的品尝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大西洋海边的云彩真是太美了,天高地阔,云卷云舒,变幻莫测。披着晚霞的白云,被渲染成了粉白色,蓝天还没完全隐去,天空仿佛变成了一幅色彩淡雅的水粉画。</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的落日晚霞又给今天即将结束的行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今天迈阿密大道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了哈桑二世清真寺。这是摩洛哥境内唯一一座对非伊斯兰教徒开放的清真寺,又是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加之是一座现代修建的清真寺,建筑设计和设施都非常先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哈桑二世清真寺不仅是摩洛哥的骄傲,也是伊斯兰世界的建筑瑰宝。所以来这里朝拜的信徒和游客都非常之多。</p><p class="ql-block"> 来到清真寺开阔的露天广场前,高达210米的宣礼塔矗立在教堂前,令人瞩目。宣礼塔巍峨壮观,又不失精致、典雅。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琉璃瓦的屋顶彰显出它的尊贵和神圣地位。</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提议修建的,由法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设计建造。为了建成这座宏伟的建筑,哈桑二世国王带头捐款,摩洛哥举国上下积极响应,共筹集资金六亿多美元。从1987年8月动工,历时五年,共耗费5.8亿美元,于1993年8月30日建成。期间,共有3万多名工人和工程师参与建造,移沙填海,用钢筋铁骨般坚固的柱子,稳稳支撑起一座壮观的海上平台,建起这座总面积9公顷,有三分之一的建筑面积悬于大西洋惊涛骇浪之上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海上清真寺,让“真主的宝座应在海上”的箴言变成了现实。</p> <p class="ql-block">广场两侧各修建了一条长廊,做工精细,装饰精美,深浅不一的黄色巧妙搭配,透露出华丽与庄重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长廊外侧是露天广场,内侧是绿意盎然的花园和一排外观精美的白色两层楼建筑。阿拉伯风情的庭院典雅又温馨。</p> <p class="ql-block">走出长廊,来到露天广场上,宽阔的广场地面用大理石铺设的光洁平整,不同色彩的大理石拼成的几何图案,唯美、大气,与主体建筑完美契合。站在广场中央,正对清真寺,再次感受那震撼心灵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参观清真寺的游客络绎不绝,通往入口的路上,带有浓郁伊斯兰风情的建筑外观已经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马赛克镶嵌的几何图案,优雅又华丽,瑰丽的伊斯兰艺术在这里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入口,高大的金色大门上雕满了精美的花纹,富丽堂皇,十分气派。为了抵御海水腐蚀,能够在海洋环境中长期保持完好,清真寺25座自动门全部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自1993年8月建成启用至今,有效抵御了海水侵蚀‌‌,均完好无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典范。脱鞋步入祈祷大殿,高60米,长200米,宽100的大殿,巍峨壮观,气势恢宏,彰显出宗教的威严气派,置身于这巨大、开阔的空间里,一种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圆形大理石拱柱排列整齐,层层递进,支撑着高大的穹顶。内部装饰精美绝伦,运用传统马赛克镶嵌的墙面、手工木雕(如乌木天花板)和石膏雕刻,无不展示出摩洛哥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和民族艺术的底蕴,也营造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大理石地面与华丽的水晶吊灯交相辉映,显示出奢华与精致。‌‌‌‌伊斯兰教没有偶像崇拜,大殿内没有任何雕像。.</p> <p class="ql-block">仔细欣赏一下廊柱上繁复精美的石膏装饰,全部都是摩洛哥工匠手工雕琢完成的。这些充满阿拉伯风情的线条和几何图案,千变万化,精致细腻,完美无瑕。</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共有四层,底下两层是男人祈祷和小净的场所, 中间一层专供妇女祷告,最上面一层是活动屋顶。</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最上层手工雕刻的乌木屋顶。精雕细琢的巨大屋顶不仅展示出摩洛哥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更让人叫绝的是这是一个活动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屋顶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开启。夏季可开启散热,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冬季让阳光直射祈祷大厅,配合供暖系统,保持舒适温度。</p> <p class="ql-block">下层大殿.总体面积达两万平米,可同时容纳2万5千人祷告,外面广场可容纳8万人祷告,所以哈桑二世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5千人作礼拜、祷告 。那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啊!大殿大理石地面下有供暖设施,根据温度变化,可随时自动供暖,保持恒温。所以,一年四季赤脚走入大殿,绝不会有不适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专供妇女祷告的中间层,面积有3550平米,设有专门的木座椅和通道。</p> <p class="ql-block">最下层是礼拜前进行水净(小净)的场所,6000平米的大理石净礼池可容纳1400人同时进行净礼。虽然是小净场所,但仍让人感觉到那不凡的装修设计,看似简洁,其实处处都融入了摩洛哥传统建筑元素、现代科技以及精细的做工。</p> <p class="ql-block">镶嵌着各种几何图案的大理石地面下也有自动供暖设施。支撑顶棚的大理石柱子排列有序,能工巧匠们巧妙利用镂空使大殿与浴室顶棚形成通透的视觉效果,每一根柱子顶端都似一个光源,营造出非常柔和的视觉效果。41个大理石莲花喷水池,打磨的光洁如玉,使其成为清真寺内精美的装饰之一。使用时,水从花瓣间流出,供信徒们在祈祷仪式前清洁手脚和面部。此外还有浴室,海水泳池等,这些设施都巧妙地与大海相通,使清真寺与大海息息相连,相互交融。</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浴池正中最大的莲花喷水池,正上方的水晶吊灯熠熠生辉,于简洁庄重中透露出奢华。</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柱上端如同丝绸般垂吊的石膏雕刻,大理石柱下面及周边墙面上以绿色马赛克为主色调的镶嵌图案,为净礼池增添了柔和舒适的感觉和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钛合金大门也是该建筑的一大亮点。这是国王来时才开启的正门,这个钛合金大门高大威严,重达35吨,使用一组特殊的密码开启,以确保其安全性。大门上雕满精美的花纹,富丽堂皇,庄重气派。</p> <p class="ql-block">25座钛合金自动大门形状各异,每一座门都气势非凡,绚烂精美,独具特色。这座面对大西洋的大门,阳光透过门上的镂空花窗,洋洋洒洒投射进大殿,显现出一种神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这座钛合金大门和门框也是精美绝伦,镂空花的雕刻技艺和饱满、灵动花纹造型,展示出阿拉伯装饰艺术的高超技艺和水平。</p> <p class="ql-block">无处不在的精雕细琢的拱门、扶壁、石膏雕塑、小圆顶和穹窿,都是那样的精美绝伦,充分体现出摩洛哥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让人感受到摩洛哥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和细腻。在清真寺内参观,仿佛走入了一座艺术殿堂,目光所及,每一处都能惊艳到你,无论是建筑外观、装饰、色彩、做工、巧夺天工的设计都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马赛克镶嵌图案也是其建筑装饰的重要特色之一,也给这座伟大的建筑增添了无穷魅力。绿色马赛克与白色大理石,钛合金自动门等元素结合,使整座建筑既庄重,又具有时代感。</p> <p class="ql-block">绿色在伊斯兰教中象征生命、自然与天堂。哈桑二世清真寺以绿色为主色调的马赛克镶嵌图案,通过几何图案与绿色调既体现了宗教的神圣性,也充分展示出伊斯兰艺术传统和美学。</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马赛克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中,构成繁复精致又耐看的图案。这些图案变化无穷,却又遵循一定的规律排列,美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仔细欣赏一下这些变化无穷的精致花纹,瓷砖间的拼接也是严丝合缝,无懈可击,色彩的搭配组合更是令人惊艳。马赛克手工镶嵌工艺在摩洛哥已经传承了上千年,不仅是摩洛哥装饰艺术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这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摩洛哥独特的美丽符号。在摩洛哥各地游览,不论是城市或乡村古镇,随处可见这种艺术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喷水池也用马赛克装饰的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210米高的宣礼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筑,也是宗教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宣礼员乘坐电梯直达塔顶诵经,采用现代扩音设备,诵经声可传遍全城。在宣礼塔顶部装有激光设备,夜幕降临,激光束划破天际,射程可达35公里,直指麦加方向,为穆斯林指示朝拜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真是一个神奇又迷人的国度,旅游的第一站——卡萨布兰卡,就给人留下了这么多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期待明天拉巴特的行程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到访和支持!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