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雪域高原的信仰丰碑

雾滴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西藏游记之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十七日,我怀着对古老文明的深切向往,踏入布达拉宫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圣地。此次探访,我并非仅以一名观光客的身份而来,而是将自己视为一位虔诚的文化探寻者,怀揣敬畏之心,去细细品味布达拉宫的每一座殿堂、每一幅壁画、每一块唐卡,以及它们背后所蕴藏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很长一段时间,我倾尽心力,翻阅了多部有关布达拉宫的书籍,力图挖掘布达拉宫那些被时光尘封的往事。从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皇宫初始,到历代达赖喇嘛烙下的政治与宗教印迹,其中,松赞干布和五世达赖创造的辉煌业绩,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以及文成公主西嫁和亲的辉煌史诗,还有那些精妙绝伦的唐卡与壁画,作为这次探访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经过正门安检,领取电子讲解器,随着人群缓缓行走于长梯与廊道之间,大悲咒的梵音与僧人们的诵经声交织成一首灵魂的乐章,它们穿越时空的壁垒,触及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更是信仰与智慧的碰撞,引领着我步入一个超脱尘世的精神殿堂。</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的马步日山,依山而建,雄浑壮阔。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接近天空的圣殿,在生命止步的雪域高原,是一座信仰的丰碑。占地面积为 3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3 万平方米,高 119 米,共十三层,大小房间两千多间,34 个佛殿。红宫与白宫是其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藏地的各个部落,建造起拥有 999 间房屋的王宫,是布达拉宫最早的雏形。公元 641 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公主,松赞干布在山顶正中,又建造了一间金碧辉煌、珠宝璀璨、宛若天宫的宫阙,总规模达到一千间。然而,历经战乱与火灾,宫室大部分损毁,仅存法王洞与超凡佛殿两处遗迹。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在蒙古族和硕特首领顾始汗的武力扶持下,夺取了全藏政权。为巩固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扩大政治影响,他决定重建布达拉宫,六年后,白宫修建完成。在他圆寂之后,其总管桑杰嘉措又修建了红宫和五世达赖灵塔。</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外观犹如一幅立体的史诗画卷。宫墙由花岗石砌成,底部宽达五米,向上逐渐收分,坚实厚重,仿佛能抵御岁月的侵蚀。红白两色的墙体在阳光下交相辉映,红色的边玛草墙檐彰显着庄严与神秘,白色的宫墙则传递出圣洁与宁静。无数个窗口错落有致,鎏金的屋顶在蓝天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屋脊上的法轮、宝幢等装饰物,仿佛在诉说着佛法的无边。宫顶的金顶群,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耀,既展现出藏式建筑的独特风格,又散发着皇家宫殿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踏入红宫,犹如置身于璀璨的珍宝殿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二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中央安放最大的五世达赖灵塔,殿高三层,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周身被 3721 公斤纯金包裹,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塔面镶嵌着上万颗珍珠、玛瑙、绿松石等珍贵宝石,塔檐缀满的翡翠流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佛龛内供奉的鎏金佛像泛着温润的光泽,整座灵塔在酥油灯的映照下,流转着神圣而华贵的光芒。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不仅是宗教领域的精神领袖,更是推动西藏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政治智慧,统一西藏,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在宗教上,大力弘扬格鲁派,使藏传佛教文化得以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红宫中的法王殿和圣者殿,相传都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法王殿正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它的下面就是玛布日山的山尖。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赞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世音菩萨像,堪称布达拉宫的镇馆之宝。三界兴盛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经书和清朝皇帝的画像。坛城殿有三个巨大的铜制坛城,供奉密宗三佛。持明殿主供密宗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及其化身像。世系殿(仲热拉康)供金质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像。</p> <p class="ql-block">酥油灯在千盏铜盏里静静燃烧,将壁画上的吐蕃王朝往事映照得忽明忽暗。尽管从书中得知,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灵塔未在红宫内供奉,但我仍执拗地仰望着历代达赖喇嘛的鎏金灵塔,试图在经幡飘动的光影间,寻找那位传奇法王的痕迹。在我的心目中,仓央嘉措虽然没有松赞干布和阿旺罗桑嘉措,在传承弘扬佛法中做出的贡献大,但他的故事却在布达拉宫的每一处角落悄然流传。他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间,有关他的异文传说很多,演绎出许多感人的故事。清康熙三十六年,五世达赖丧事之后,将早已秘密选定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引入布达拉宫坐床。在宫中,他除了终日苦学,博览群书之外,还化妆出游民间,将自己切身体会及所见所闻,写成大量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情歌,成为既具有才华又风流倜傥的诗人。1705年蒂斯桑杰嘉措被拉藏汗杀害后。六世达赖也被拉藏汗指为不守法规,不是真正的达赖喇叭灵童,并解送北京。1706年,仓央嘉措被押解送往北京,行至青海湖附近病故,也有人说是被拉赞汗下令杀害。还有一说法认为,到京后被软禁于山西五台山,或出游至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以后圆寂于此地。主导说法认为,他被押送人员释放,过着流浪生活,先后游历于青甘、蒙古、川藏等地区以及尼泊尔、印度一带,生活极其艰苦,但在各地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诗歌和传说。仓央嘉措身为雪域最大的王,他向往自由与爱情,在政教的重重枷锁下,以诗歌抒发内心的矛盾与渴望。“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深情而无奈的叹息,跨越三百年的时光,依然触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尽管他在政治漩涡中命运多舛,最终神秘消失,但他的诗歌被镌刻在藏地的经幡上,吟诵在信徒的唇齿间,成为布达拉宫历史长卷中最温柔动人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红宫西大殿,是一个面积超过700㎡宽大的集会场所,屋顶由44根巨柱支撑,是红宫乃至整个布达拉宫里最大的殿堂。一直是历代达赖举行宗教大典、重要法事活动的场所。中央为达赖喇嘛宝座及法器茶具,这一宝座被称为无畏狮子大宝座。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坐床时,就是登上这个宝座的。大殿四壁皆是西藏著名画师所绘五世达赖生平传记壁画,面积达280余平方米。大殿东壁一组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图格外引人注目。突出表现了他不凡的功绩。1652年,五世达赖应邀率领3000名官员随从赴北京,受到顺治皇帝的接见。壁画形象地记录了五师达赖喇嘛赴京觐见、游乐、观戏等各项活动和顺治皇帝派大臣峡谷达热康迎至青海。赏赐、乘坐金顶黄轿入都等隆重礼遇,使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在红宫西大殿的正西面,有三排并列的木质扶梯。中间的扶梯是专供达赖喇嘛上下的,一般僧众、官员只能从两边扶梯进出,上了木梯之后就进入了白宫。</p> <p class="ql-block">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寝室,也是政教合一的政府办公用房,以及集会大殿等均在此宫。进入白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围四壁许多精美艳丽的壁画。有轮回图、坛城图、民俗图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东壁的《文成公主入藏图》。这幅近千米的壁画长卷,宛如一条蜿蜒的历史长河,以绚丽得如梦似幻的色彩,灵动得仿若有生命的笔触,将唐蕃和亲那波澜壮阔的故事,永远地凝固在了这一方墙壁之上。</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驼铃摇碎的河西走廊上,青绿山水晕染出送亲队伍的蜿蜒长龙。文成公主身着华丽服饰,在随从的护送下,一辆由3匹马驾驶的四轮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公主坐在车旁,随员们骑马,沿着蜿蜒的古道,翻越雪山,穿越草原,向着吐蕃而行。松赞干布,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的喜庆场面,跃然纸上。壁画上的人物形象生动,表情丰富,线条流畅,色彩绚丽,鎏金车辇的华盖与吐蕃骏马的鬃毛在风中交织,敦煌飞天的飘带与高原经幡在云端共舞。画师以矿物颜料调配出时空的渐变,鎏金的唐式仪仗渐次融入湛蓝的藏地苍穹。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画师们的心血与智慧,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当我们驻足在这幅画前,仿佛能听见那丝绸之路上,驼铃的清脆声响与法鼓的深沉轰鸣交织在一起,仿佛能看见文成公主手持那日月宝镜,映照出的是一片绚烂无比的文明霞光。</p> <p class="ql-block">千年的时光悠悠而过,可这壁画之上,依旧流淌着藏地的风情,唐风的遗韵。那晕染的矿物颜料里,仿佛沉淀着长安那温暖的晨曦,也沉淀着逻些那宁静的暮色。</p> <h5><font color="#9b9b9b"><i>上图:松赞干布戴高筒帽,迎亲队伍着藏袍,持哈达、牦牛毛旗帜;乐器包括藏式长号、鼓,与汉地琵琶并存。</i></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i>上图:文成公主高髻唐装,褐色丝绸上衣配墨绿头饰,怀抱唐太宗所赐三尺宝剑,象征中原权威。</i></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i>上图:吐蕃宰相禄东赞在长安通过“五难婚使”考验的场景。他从300名装扮相同的女子中认出眉间有红痣的文成公主。</i></font></h5>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这座雪域高原上的精神家园,一千三百年来,它见证了异域文明之间的交融、对话,凝聚着藏汉人民开天辟地的精湛工艺,守望着纯洁的信仰,世代相传。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东宫,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集中体现了西藏建筑、绘画、宗教艺术精华。所藏的大量历史、宗教文物,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离开布达拉宫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宫墙上,为这座神圣的宫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回望这座凝聚着藏地人民智慧与信仰的圣殿,我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布达拉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一幅绚丽的艺术画卷,一曲信仰的赞歌,它将永远屹立在雪域高原之上,向世人诉说着那不朽的传奇。</p> <h5><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下期:八廓街——古今交融的浪漫长歌</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