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不断的同学师生情缘

役儿

<h3>四十年前,广播电视大学开设档案专业班,计划招收五十人,学制两年。学校录取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年龄参差不齐,我被委派当班主任。荣幸得很,这短短两年成了我人生中一个辉煌,一个福分。学生们的拼搏倔强,奋发向上,吃苦耐劳让我自豪,也激励着我。四十年过去了,同学师生们的友情如醇香的美酒,越来越浓,越来越贵重。尽管天气炎热,事情繁多,大家从各方赶来相聚,开怀畅谈,互倾思念,有说有笑,觥筹交错。</h3> <h3>在花溪一处鲜花盛开,书香浓郁的优雅酒店,大家聚在一起,首先是集体合影。在“茄子、茄子”的喊声里,虽然大家脸上刻满时间生活的斑痕,但我们开心幸福的笑容的不变。</h3> <h3>同学师生相见,有说不完的话。集体合影不过瘾,再男女生分开照,“咔嚓、咔嚓”一张又一张,千言万语都在我们心里。</h3> <h3>第一张照片上的年轻美女是张建新老师,她大学毕业开始在档案馆工作,理所当然成了这个班的专业指导,后来她是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大家相处时间不长,但同学们从没忘记班上的老师们。第二张照片上的那个大美女是班长,她说工作中感受收益深的其中一课是写作,她记得胡高荣老师、邵冰老师……,还有充满工作激情的舒东林校长。</h3> <h3>图片一俩帅哥入学前是兵哥,着红衣服的上过战场。同学情战友情,情谊满满,郑建刚微信名里始终带有部队番号。这两个当兵的放下枪拿起笔也是一把好手,教室是他们新的战场。<br>图片上瘦小的同学叫彭圣洁,她原在清镇九化工作,读书前已是俩孩子妈妈。读书、工作、带孩子、繁多的家务没有让这个瘦小的身体屈服。我记忆里她从没迟到旷课过,成绩也是棒棒哒,真不知她是怎么做到的。<br>想当年,照片上那些美女们学习都是棒棒的。这个班学习风气就是那么浓,谁也不甘落后。他们自发组织学习小组,课下一起学习,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河滨公园一些角落是他们背书复习的好去处,晚上三五成群在同学家里学习。没有机会参加小组学习的,在家里也不放过复习功课。一个同学说她复习完离开同学家已是半夜两点,回到家看见某某同学家的灯还亮着,还看见同学走来走去读书的身影。刘平上学时家里孩子已五岁,工作、孩子、家庭压得这个高个男生腰都有点弯。同学说他为了不耽误学习,很晚了,孩子哭闹不睡觉,他就背着孩子背书。<br>同学们能来读书真的不容易。他们基本是边读书边工作。我们班有个李青海老大哥,读书前怕学校嫌他年龄大不录取,就改小两岁,就是说他是四十出头都的书。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他是十倍的勤奋,百倍的认真。学习期间,他是班上的党小组长,积极组织大家学习,鼓励同学们向党组织靠拢。两年间,我们班先后有八个同学加入党组织。<br></h3> <h3>我们班美女成群,有几个大高个特显眼,最高的班长叫姜楠,霸气有威信,至今班长还未卸任。还有翟淑华,他们说她像朴槿惠。说来话长,我和她是走到哪里都扯不脫。她原是一中学生,高中一年级我是她的班主任,这种缘是老天赐予。还有刘辉,最美不过她的披肩发。还有泼辣的薛梅、重情重义的纵艳芬、还有和申华、吴金萍、李玉梅、董艳霞、焦元群、吴筑惠……,特别是会唱歌的美女熊江泉,还有唱《天仙配》的曹勤,她刚从美国赶来。<br>我们班帅哥也不示弱的,法官、警官、各级政务人员站出来铿锵有力。不说老大哥李青海了,不说那俩兵哥,不说还在当老板的张朝龙,说说我们班当时的几个小崽崽,按现在的时髦说法就是“下鲜肉”,时间如白驹过隙,他们现在也是花甲之年,但是抹不掉帅的痕迹。说他们帅,是因为他们是警官、政务人员、老板,事业有声有色。<br>微信号为“铁木”的是余卫东班长,名如其人,他做事有板有眼,决不越雷池半步,因为他是法官。我和大家玩打麻将游戏,我思路僵硬、保守,张彬就开玩笑说卫东是我的老师。景叔平是班委,负责任到家。有一次我和我的中学同学自驾游云南,因景叔平在云南腾冲打拼过,我电话询问他走的最佳路线,他娓娓道来,反复叮咛,走在路上了还要问情况。我的同学他是谁,为何不停打电话,我说“是我们以前的班委,至今不想下岗”。这次聚会吕昆明也来了,这么多年了,头发有点白,但是没减当年的时髦,当年他爱穿喇叭裤。陈志华风尘仆仆赶来,带来一脸笑容,他也学习能手,在班上名声响亮。<br>时间久了,同学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要全聚在一起有难度,不见面不要紧,只要心心相系就行,我想念亲爱的同学们。<br>最后聚餐,有同学不好好吃饭,忙着拍照做视频。饭桌上大家互道珍重,共祝快乐健康。我高兴,想一醉方休,班长姜楠坐在傍边管我,不准多喝,没法,啥时都逃不脱班长的管制。<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