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都的天气进入了蒸烤模式,空气是滚烫的,还夹带着一股湿气,走在马路上,那滋味就像铁锅里的水煎包,连煎带蒸,苦不堪言。行人明显少了很多,连以往不辞辛苦天天摆摊叫卖美食水果的小贩,也齐刷刷地不见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连几天带着老妈去医院看病,每次都是大汗淋漓,看见路边卖西瓜的,一大车的西瓜,圆滚滚绿幽幽,有的切成两半,露出红色瓜瓤,水润润的,一望便先消了三分暑气,颇有点“望梅止渴”的感觉。这天气能吃上一个西瓜,定是痛快淋漓,酣畅至极,没有什么比西瓜更能匹配这酷暑的天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近瓜车仔细挑选时,却发现不尽人意,用手敲敲,发出稚嫩的脆响,这是以前大人常说的“生瓜蛋子”;尝两口“样瓜”,甜倒甜,但总觉的缺少以前吃瓜的感觉,像以前大人常说的“死秧子”瓜,没有沙中带甜,甜中透爽的那股子味儿。其他瓜车上的西瓜也大同小异,根本找不到记忆中的沙瓤瓜,心里不禁颇为失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让我格外怀念起七八十年代家乡的西瓜。那时的瓜要到每年的七八月份才上市,都是自然成熟,没有打“催熟剂”的瓜。瓜熟蒂落,个个圆润饱满,黄绿色的外皮,上面深绿色的花纹清晰而漂亮。还有些瓜呈椭圆形,个头硕大,一个瓜就有二十多斤,足够一家人尽兴地饱食一顿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每年的夏天,烈日炎炎下,父母亲在平房和小院里进进出出,忙着琐碎的家务,汗衣常常打湿了,额头的汗流进眼里,随手一抹又接着忙手里的活儿。等忙碌暂告一段路,坐下来,父亲望着头顶的大太阳,擦着汗,一句“杀瓜吃!”,我们立刻眉开眼笑,兴奋起来。弟弟一马当先,熟练地爬到床底下,用手滚出一个西瓜,抱着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来用凉水冲洗几遍,然后放在案板上,手持一把菜刀,只需轻轻拦腰一切,那瓜便像自己裂开一般,仅听声音就知这是一个熟透的好瓜,沙瓤瓜。父亲把它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地切成均匀的牙,摆在一个大搪瓷盘里,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大脸盆,开吃!搪瓷盘里的瓜很快被扫荡一空,脸盆里的瓜皮随之堆满。如果一个瓜不能尽兴,又会接着切第二个瓜,直到吃得肚皮滚圆,直呼过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曾亲手杀过不少瓜,尤其对沙瓤瓜在手起刀落那一刻发出的“嘭”的一声,和那如自然裂开般的手感记忆深刻。这样的瓜自然是口感甚佳,饱满多汁,味道甜美,几块下肚,仿佛暑气一下被浇灭了,心里的燥热被驱赶得一干二净,别提有多爽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瓜的品质也并非个个如此,总有一些“生瓜蛋子”和“死秧子瓜”。父亲曾教给我们挑瓜的几个方法,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一是用手敲几下,听其声,如果发出“当当”的脆响,多半是生瓜,如果发出沉闷的声音,则多半是熟瓜,但过于“闷”,有可能沙过了头,里面就会空。二是看瓜蒂和花纹,瓜蒂碧绿,花纹清晰规则,一般都是好瓜。父亲说:实在拿不准,卖瓜的也会切一个口子让你看,一看即知是不是熟瓜和沙瓤瓜了。我按父亲教的方法挑瓜,慢慢总结出一点经验,也能挑到一些好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证明自己的瓜好,卖瓜的一般也会拿一把尖刀,在瓜身划一个三角形的口子,刀尖扎下,拽出一条瓜瓤,一看便知是不是沙瓤瓜,满意了就放磅秤上一秤,付了钱,抱起瓜欢喜回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西瓜很便宜,大量上市时低到八分钱一公斤,每到这时,父亲就会一麻袋一麻袋地买,用自行车驮回家。卸下沉重的麻袋,解开捆扎麻袋口子的麻绳,把硕大滚圆的西瓜一个一个小心地滚进床底下。平房没有铺任何装饰材料的水泥地清清凉凉,是这些瓜天然的“保鲜室”。储备好了这些解暑“神器”,全家便有了与炎炎酷暑抗争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没有冰箱,为了让西瓜更清凉解暑,父亲有时会在上午就滚出一两个瓜,先用凉水冲洗干净,再放进一个盛着凉水的大瓦缸里浸着,一两个小时后,正好是一天最热的时辰,这时拿出西瓜,擦掉上面的水渍,就上案开杀,于是,一场“西瓜宴”又开始了。我和弟弟总是猴急猴急的,一牙接一牙,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又沙又甜、汁水充盈的几牙瓜一下肚,心里的烦热立刻消散殆尽,浑身清凉自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吃得更过瘾,我和弟弟也常常抱着半个瓜,拿一铁勺,从中间开始旋着搲出一勺一勺的瓜瓤,送进嘴里,瓜瓤从中心向边缘一圈一圈被搲空,最后只剩下半个像大汤碗一样的瓜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那时还有黑色外皮黄色瓜瓤的西瓜,稀奇得很,只是水分不多,吃起来有点噎人。除了西瓜,还有白皮椭圆形脆甜爽口的“Kekeqi ”(因为不知是哪几个字故用拼音代替)、黄皮圆形汁如蜜糖的香瓜、灰白色蛇纹皮脆爽汁甜的哈密瓜……,而在这酷暑的天气里,最让我怀念的还是家乡的大西瓜,尤其是沙瓤瓜,多汁而甜度适中,清凉且口感甚佳,唯有这样的西瓜才是暑天里最抚人心的一道天然美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