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26日第15天</p><p class="ql-block">四季变幻的扎墨公路﹣美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首先看一段用三维地图演示的墨脱公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世界上最难到达的地方,火车、飞机都到不了这里。全长117公里的路途上,一路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穿林涉水、翻山越岭,穿行其间仿佛游走在世外之境,车外青山绿水白云飘,万丈飞瀑溪水流,洁白雪山巍峨立…去墨脱,最吸引人的就是在墨脱公路上自驾。</p><p class="ql-block">正应了那句话:美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b>莲花秘境——墨脱</b></p> <p class="ql-block"> 墨脱,藏语意为"隐秘的莲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岗日嘎布山阻隔。</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墨脱县穿境而过。拥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也就说,在墨脱县境内,在几个小时内,你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跨越到热带雨林的神奇,收获"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林芝市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处在印度洋板块和板块碰撞的核心地带,在北部形成了高达7787米的南迦巴瓦峰,而雅鲁藏布江一路横劈巨山,拓出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在此地之外,你都无法体验到如此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低山半常绿雨林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带、低山半常绿阔叶林带、中山针阔混交林带、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冰缘带和高山永久冰雪带。如此巨大的海拔落差,为生物物种分化,种群、植被与生态系统分异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异质性空间,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在墨脱县境内,你能看到亚马逊般的热带雨林,格陵兰岛般的冰雪世界,九寨沟般的秀丽小瀑布,南美潘帕斯般的碧绿草甸……</p> <p class="ql-block"> 早在做攻略的时候,看到博主们说扎墨公路必须四驱越野车才能进去,担心我们的商务车不行,前两天还想着到波密租一辆越野车,后经过了解商务车完全胜任,这就省了大事。扎墨公路117公里,一般情况下都要4~5个小时,我们早上7点15分出发,由于是双号只进不出,虽然路窄但是没有双向来车相对来讲比较好走,只是遇到大货车路窄不好超车,所以行进的速度较慢,用了大约5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通过"云端林海"牌楼,就是扎墨公路起点,由此穿梭在大山美景中。</p> <p class="ql-block"> 由于交通的闭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县上下需要的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被称之为"高原孤岛"。如此秘境却又难以抵达,墨脱不知令多少人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2013年以前,这里的交通确实糟糕到极点,每年只有在7月到10月积雪消融时,人们才敢通过几条古道出进。行人趑趄于山峦峻岭、悬崖峭壁、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之间,还要过溜索或爬独木悬梯…</p><p class="ql-block"> 直至2013年,扎墨公路的正式通车,使得这处秘境终于被揭开面纱,"高原孤岛"终与世界相连。</p> <p class="ql-block">从山顶上顺坡滑下来的一道道雪布</p> <p class="ql-block"> 墨脱拥有很多"最"的标签:地球最北的热带季雨林;世界海拔最高的绿洲;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中国最后一个通路的县城……</p><p class="ql-block"> 扎墨公路修通以后,由于公路狭窄,墨脱长期实行"双进单出"的政策,双数日期只能进墨脱而不能出墨脱,单数日期则反之,墨脱的进出依然很不方便。</p> <p class="ql-block"><b>扎墨公路﹣嘎瓦龙隧道</b></p><p class="ql-block">最容易发生雪崩的路段,5月份之前还时不时看到雪崩的消息,已经是5月下旬了,仍然遍地白雪皑皑,还是能想象到雪崩的威力,油然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嘎隆拉隧道不远处,还能看到残存的雪墙,通过雪墙就到达嘎瓦龙景区,嘎瓦龙,藏语意为"愉悦之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波密县和墨脱县的交界处,也是扎墨公路上嘎隆拉隧道的入口处。即便是初春或深秋时节到此,就能感受到风吹起雪花打在脸上的寒冷,目之所及都是白茫茫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视嘎瓦龙为圣地,雪山脚下的嘎龙寺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到了夏季,常常可以看到在草地上愉快过林卡的僧人与当地村民。</p><p class="ql-block">草甸另一侧,则是波密通往墨脱的嘎隆拉隧道。从这里穿山而过,便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雪山隧道拥有三个"世界之最":地质条件最复杂、地下水最丰富、坡度最大。隧道全长3310米,北口和南口海拔高差110米,纵坡达到4.1%,是世界上坡度最陡的高原隧道。</p> <p class="ql-block"> 嘎隆拉雪山海拔达4200米,山顶处常年被冰雪覆盖,这里的嘎隆拉隧道是最难修的隧道,但却拥有最纯粹的绝美风光。</p><p class="ql-block"> 嘎隆拉隧道 长3.36公里。被誉为"隧道地质灾害百科全书",这条隧道的成功修建及通车,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彻底成为历史。同时也使扎墨公路的开通时间由每年不足4个月变为几乎常年开通。</p> <p class="ql-block"> 嘎隆拉隧道出口段与52K检查站之间由多处回头弯路段连接。扎墨公路通车后,该路段受地质和气候因素影响,雪崩爆发频繁,主要堆积在公路区域,对道路安全危害性大,为最大限度降低雪崩对隧道出口路段的影响,2017年,西藏交通运输部门通过整治改建工程,在嘎隆拉隧道出口路段增设了三处防雪棚洞,共267.7米。</p> <p class="ql-block"> 穿过嘎瓦隆隧道,继续向墨脱方向行驶。一路下降,身边的景色从寸草不生的雪山乱石渐渐变成了色彩丰富的森林,温度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升高。</p> <p class="ql-block">远处雪山巍峨,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中,茂密的森林苍绿如黛;近看脚下,紧贴着万丈悬崖行驶,真正的双脚地狱,双眼天堂。</p> <p class="ql-block"> 嘎瓦龙隧道以南,垂直的植物分布带展现得更为齐全和丰富。如果说刚才是寒带,穿越雪山后则变成了寒温带,白皑皑的积雪和低矮的植物立刻被高大苍绿的冷杉林取代。</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的继续下降,代表暖温带植物的铁杉又代替了冷杉。高大的铁杉树,成片的杜鹃林,以及高挂顶端的丝状藤萝交错牵连,共同造就了墨脱公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通过嘎隆拉隧道进入墨脱,亲身体验了仅一山之隔,却能从冰雪世界直接穿越到热带雨林,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森林、芭蕉树、水稻、花椒、柠檬这些听上去跟西藏毫无关系的植物却肆无忌惮的在墨脱生长,好像时空发生了错位,让我们从西藏穿越到了云南的西双版纳,这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既能看到巍峨的雪山,也能看到高大的树木。一条明显的寒带与热带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过,地球上最后的秘境在中国,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天梯,让你从青藏高原直接滑到热带雨林,从寒冷的冬天直接空降到炎热的夏天。</p> <p class="ql-block"> 扎墨公路上也没有特别长的大货车,因为弯多弯急,但是油罐车很多,路上几次被大车压着,很久超不了车。虽然是单向通行,但是路窄弯多,超大车要找机会,这也是117公里要跑四、五个小时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短短几个小时的路程里,从海拔3000多米下降到1200米左右,似乎经历了春夏秋冬,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墨脱气候的多样性,可谓"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p> <p class="ql-block">乌当瀑布观景点位于G559扎墨公路约90K处,透过繁茂的树木枝叶向峡谷对面望去,可见瀑布似从半空中喷薄而出,如白练、似哈达,在丛林。中凌空而舞,颇为壮观。倘若能借助望远镜等工具,可见其出水口如同海螺一般,吞吐着这飞珠溅玉的壮景。</p> <p class="ql-block">加隆瀑布位于g559扎墨公路约99K 处,作为整个扎墨公路沿线几个大型瀑布之一,加隆瀑布距离墨脱县城最近。瀑布在密林中蜿蜒穿梭,沿着峭壁倾泻而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远远望去,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进发,犹如巨龙吐沫,在绿茵环抱之中,在山脚激起千波万浪。</p> <p class="ql-block">沿途瀑布众多</p> <p class="ql-block">“莲花圣地 秘境墨脱”的标志性门楼。</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上没有村庄,所有有建筑的地方都是用公里数命名的,代表着距离波密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做攻略时说进墨脱要办边防证,出发前几天就办理好了。在52K没人检查,心想80K一定会查,结果到了80K只验身份证,根本没有查边防证,大家心里还有点失落,怎么可以不查呢?</p> <p class="ql-block">涉水路段,还好我们的商务车放慢速度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 虽然现在是扎墨公路路况最好的是时间,但还是有少量的塌方落石,需谨慎通过。</p> <p class="ql-block">过了80K,海拔降至2100米以下,亚热带气候特征出现了,满山的常绿阔叶林蔚为壮观,野生高山杜鹃,兰花在这里随处可见。等到路上标志性热带植物芭蕉树越来越多时,海拔已经降到120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位于扎墨公路113K 处,距县城近20公里,是近距离观赏雅鲁藏布大拐弯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你想象不到吧,西藏的墨脱居然是产香蕉的地方,那一定是要品尝的,味道还真不错。</p><p class="ql-block">卡布村的村民在景点摆摊售卖当地农产品。</p> <p class="ql-block">峡谷险峻,江水湍急,在群山的环绕下,犹如巨龙在此处突然转向,向着下游进发。森林郁郁葱葱,云雾山间缭绕,与大峡谷相映生辉,构成了这一幅美不胜收的峡谷奇观。</p> <p class="ql-block">西莫河大桥——墨脱的门户,过了西莫河大桥,就离墨脱县城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墨脱县城啦,这个是县城入口内侧的一个标志建筑。写着"莲花圣地""世界只有一个墨脱 墨脱拥有整个世界",外侧则写着:"秘境墨脱""佛山墨脱一家亲 汉藏门珞是一家",全国各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各地区。广东省、福建省对口支援林芝地区,墨脱是佛山对口支援建设。</p> <p class="ql-block"> 墨脱的藏语含义是"莲花",四面环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形似莲花,南面是万丈深渊,直抵雅鲁藏布江。在天梯观景台俯瞰,雅江如一条哈达,系在墨脱身上。传说,墨脱是莲花生师亲自发现的一块风水宝地。作家安妮宝贝在小说《莲花》里有一段文字描述墨脱:"深藏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山谷地之中。在古时候它被称作白玛岗,意思是隐秘的莲花圣地。它是被向往的神秘圣洁之地。"</p> <p class="ql-block"> 五个小时行车到达墨脱,县城海拔1200米,海拔度不成问题,倒是突然的热、湿、闷令人不适。"双进单出"致人车集中到达,随处可见外地牌照的越野车。</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了莲花阁,莲花阁是"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简称,馆内设有地理位置、狩猎、民俗文化、生产生活及交通、服饰及手工艺品等六个展区。展馆用大量朴素无华的实物原件辅以图片图画和图表,详细介绍了世代栖息于此的门巴族和珞巴族这两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语言文化、饮食习惯、吊脚楼的演变等等,展示了门巴族与珞巴族的民族风情,也详细讲述了历时半个世纪修建G559国道(扎墨公路)的艰辛过程。</p> <p class="ql-block"> 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地处墨脱县城最高处,建筑风格颇具门珞民族特色,现在是墨脱县城的地标建筑。博物馆共有三层,站在莲花阁顶楼,凭栏远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墨脱县城全景尽收眼底,城中心的莲花公园也仿佛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从莲花阁下来找到一家四川餐馆吃了午饭,去下一站果果塘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 去果果塘的路不仅比扎墨公路窄,且几乎没百米以上直道,弯来绕去方向盘都转晕。遇到会车,右车轮离峡谷边沿不足一米,路边树丛枝繁叶茂遮挡视线,看不见下方雅鲁藏布江湍流,不像怒江峡谷,秃头险峻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果果塘大拐弯在德兴乡,距墨脱县城约10公里,其名气依附于世界最大峡谷,深达5000余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围绕南迦巴瓦,<span style="font-size:18px;">湍急的江水</span>在德兴乡神奇地拐了一个360度大弯,因其外形酷似棒棒糖而得名,让人惊叹不已。必经之路要跨过雅鲁藏布江上的德兴大桥。</p> <p class="ql-block">果果塘观景台在雅鲁藏布江边半山腰上,是大型玻璃观景台,免费。</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流出,曲曲折折一路向东,到林芝后切出了一条世界上最为深邃险峻的峡谷,它的最后一段贯穿了墨脱县域。</p> <p class="ql-block">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与海拔7782米南迦巴瓦峰隔江对峙,湍急的江水"夺路而行",硬生生拐了个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转身奔向下游,经巴昔卡出中国境进入印度。</p><p class="ql-block">门巴语的圆圈称作"果果",这个观景处因此得名果果塘。</p><p class="ql-block">大拐弯围裹的江中心小岛,几间屋宇掩映在层层叠叠的茶园中,好似江南风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提前预定了背崩乡民宿,在去背崩乡的路上联系民宿老板,老板说时间还早,你们可以先去解放大桥。</p> <p class="ql-block"><b>解放大桥﹣感受老墨脱精神</b></p><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位于墨脱县背崩乡,是派墨公路上最具地标性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前往解放大桥会路过背崩乡政府,这里地处边境,印度的实际控制线就在这个乡的边界上,往南几十里就是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区。</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是一座英雄桥。经历了三代。1963年,墨脱县(营)委组织官兵们在悬崖峭壁间扩展出一条能通骡马的小道。75名战士排成"长蛇"将建桥材料送达墨脱。</p><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1日,第一代解放大桥建成。在墨脱县城2013年通公路之前,解放大桥一直是进出墨脱的必经通道,大桥被称作墨脱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地堡建于1963年,面积23平方米,共计3层。是早期解放军驻守桥头的重要防御工事,承载了解放军几十年来驻守墨脱的艰辛回忆。</p><p class="ql-block">地道,墨脱发展时间长廊。</p><p class="ql-block">地道总长109米,宽1.5米。是驻守解放大桥的重要防御工事,是一代代墨脱人驻守墨脱,艰苦戍边和奋力强边的重要承载物。</p> <p class="ql-block">碉楼﹣墨脱公路记忆馆</p><p class="ql-block">碉楼面积85平方米,共计4层。是新世纪后为改善驻桥士兵条件而修建的新式哨楼。</p><p class="ql-block">在驻防任务调整后移交墨脱县委、县政府管理。</p> <p class="ql-block">2000年,波密县域的易贡湖大溃坝,造成解放大桥处水位上涨15米,第一代解放大桥结束了它36年的使命。</p><p class="ql-block">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望,永不言败。2001年和2016年,二代和三代解放大桥先后建成。</p> <p class="ql-block">2021年墨脱县委决定在此地建设爱国强边教育基地,用解放大桥的红色传承激励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凝练着老墨脱精神,展示着党政军民团结如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见证着祖国西南边疆新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解放大桥上,伴着脚下滔滔雅鲁藏布江水,感叹戍边战士建桥的毅力和心酸。</p> <p class="ql-block"> 天色还早,我们索性去打卡格林村。格林村海拔1721米,是墨脱海拔较高的村子之一,坐落于神山之母﹣达帕山脚下。达帕山另一侧便是奔涌向前的雅鲁藏布江,溯流而上的暖湿气流,跨过山体屏障,带来了大量的水汽,使得格林村常年笼罩在云雾之间。</p><p class="ql-block"> 格林村是典型的门巴族村落,共32户120人。门巴族人讲门巴语,多使用藏文,群众多信仰藏传佛教。</p> <p class="ql-block">格林村是唯一能同时看见南迦巴瓦,岗日嘎布,喜马拉雅山脉的地方,现在这个季节看到的概率很低很低,观景台就在村子的边,名曰莲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上,抬头可见东喜马拉雅主峰一南迦巴瓦,低头却是海拔不足千米的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 在晴朗的天气下,站上格林村观景台,就能远眺海拔7782米的中国最美山峰﹣﹣南迦巴瓦,但是今天阴天浓雾笼罩,遗憾的与南加巴瓦峰失之交臂。</p> <p class="ql-block"> 看不见南迦巴瓦,有关系吗?对我来说是没有,这高山,这峡谷,在云海,还有碧绿的茶园,都对我有足够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借用一张宣传图片,展现格林村观景台观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逛了半小时,下起了小雨,急忙回到车里。离开格林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路返回去背崩乡住宿。</span>半山腰看到有个亭子,可以俯瞰中印边境的背崩乡和解放大桥。雅鲁藏布江从那里离开了中国,进入印度,最终流入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 我们预约的民宿就在背崩乡广场的附近,是一四川老板在这里经营的,老板很热情,但是条件实在有限。新房子正在装修,老房子住宿在3楼,又窄又陡的楼梯让我望而生畏。经协商调到另外一处房的1楼。打开水龙头发现没水,老板说这里供水的确有问题,很抱歉的用水桶拎了大桶水过来。抱怨也没用,这么偏远的地方能有住宿就不错了,理解他们。晚餐也是在四川人开的小餐馆,不用说了,餐费自然会很高,就算我们为边疆人民做一点微薄的贡献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早上从波密经雪山云雾,过森林草甸下到热带峡谷,这种在世界多个地方才有的体验,同一天同一地方,墨脱神奇的把春夏秋冬压缩成一天四季。此刻若有所悟,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b>5月27日第16天:</b></p><p class="ql-block"><b>返程波密—扎西岗村</b></p><p class="ql-block"> 昨晚下了雨,今天起了个大早,雨还在下,背崩的早餐店要9点才能开门营业,我们收拾好东西启程赶到县城吃早饭。今天单号,是出墨脱的日子,车辆大多要离开这座边境小城从返回波密了。</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上的红石滩,进来时没有停车。</p> <p class="ql-block"> 现在进出墨脱的唯一公路就是扎墨公路,这条县级公路仅仅117km,从1965年开始修建,竟修了近50年。它的海拔由7000多米,急速过渡到低谷地的200米,山势异常险峻,还有频发的地震、滑波、塌方、泥石流、高雨量……</p><p class="ql-block">50年来,历经5次大修,无数次小修,常常是修了断,断了修…....</p> <p class="ql-block"> 墨脱公路终于告别了季节性通车的历史,这条公路也终于纳入到全国公路交通版图!2020年,117公里的墨脱公路被全面硬化,墨脱进入小轿车、中巴车时代,墨脱终于与外界通了客运班车。</p><p class="ql-block">墨脱,终于离我们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 今天路上感觉没有这么多大车,所以比昨天进墨脱用时要少些。</p> <p class="ql-block"> 前天去墨脱,我们把所有大的行李都寄在了住宿的酒店。今天返回到酒店取了行李,吃了中饭,直接下一站扎西岗村。</p> <p class="ql-block"> 看网上介绍,古乡湖挺不错,在318国道旁边。我们到这里时,湖里的水不多,与网上介绍的,可就有差距了。随手拍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b>曾经的通麦天险</b></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就是通麦大桥,这个曾经G318上的咽喉节点,易贡藏布在这里汇入帕隆藏布,在雨季通麦的桥梁常常被洪水冲毁,G318夏季交通中断十有八九都和通麦有关。我们2015年准备自驾G318,就是因为通麦大桥被冲毁而改乘火车的。2000年之后修建两座双塔斜拉桥,终于在2015年最后一座通麦大桥通车,通脉天险已经成为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b>G318上的扎西岗村</b></p><p class="ql-block">按照计划,我们没有直接去林芝,而是准备感受一下藏族农村的民族风情。扎西岗村在鲁朗小镇东边大约2、3公里,就在G318路边,一拐弯便进入村子。</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典型的藏族村子,大多数的人家都开办民宿,我们比较了几家,最终选择康桑民宿。</p> <p class="ql-block">风格独特的藏式客厅</p> <p class="ql-block"><b>鲁朗石锅鸡闻名遐迩</b></p><p class="ql-block">石锅鸡所选用的鸡是会在屋檐、树梢、草垛间飞翔的藏香鸡。藏香鸡生活在高寒、低压、缺氧的高海拔地区,它们全部为野外放养,所摄入的食物极为清洁,所以藏香鸡的肉质富有弹性、脂肪量低、口感鲜嫩、营养丰富。</p><p class="ql-block">鲁朗石锅鸡用的水是鲁朗的雪山山泉水,辅料包括林芝特有的手掌参、野天麻、野当归、藏贝母,它们可都是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灵物。</p><p class="ql-block">美丽的老板娘格吉还送了青稞酒,免费的酥油茶。</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