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您知道吗?</p><p class="ql-block">外白渡桥为什么叫“白渡”?</p><p class="ql-block">上海大厦楼顶平台接待过多少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p><p class="ql-block">俄罗斯领事馆为何是德国式建筑?</p><p class="ql-block">浦江饭店曾经住过哪些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请听我一 一 道来......</p> <p class="ql-block">1873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外滩建造了一座免费通行的“花园桥”(Garden Bridge),被上海人称为“外白渡桥”(“白渡”在上海话中是“免费”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1907 年 为通行有轨电车,工部局拆除木桥,建成两孔钢桁桥,长 104.24 m、宽 18.4 m,铆钉 1 万余只,桥身漆成典雅钢青灰,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118年后的某个早晨,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桥面上,我踏上外白渡桥。</p> <p class="ql-block">一座桥,把苏州河的旧梦与黄浦江的潮声铆在一起,也把上海的昨天和今天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外白渡桥设计精巧,线条流畅,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还是近距离观赏,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外白渡桥是下承式简支铆接钢桁架桥,由两跨组成,每跨设有11个节点,每节长4.744米。根据桁架桥的结构特征,每个节点之间由上下弦杆、竖杆和斜杆组成。<br></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外白渡桥主梁共有4种类型(A~D),51个梁段。在2008年的大修中,外白渡桥更换了近6.3万枚铆钉,而桥上原本的铆钉数量则超过6.5万枚。</p> <p class="ql-block">走在桥上,望着坚实的钢架,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游客和市民在这里或凭栏远眺,或摄影留念,相机镜头记录下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对于他们来说,外白渡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这是对上海的热爱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走过外白渡桥,面对始建于1934年的上海大厦。</p><p class="ql-block">上海大厦像一位历经沧桑却风度翩翩的长者,静静地矗立在北苏州路,与外白渡桥相互守望。</p> <p class="ql-block">高77米,共22层的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是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在外白渡桥上,仰望上海大厦,主调为咖啡色面砖与暗红花岗石基座,简洁的竖向线条强化了挺拔感,高耸入云的身姿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为阶梯式退台,平面呈“八字形”。</p><p class="ql-block">从第 11 层开始逐层向内收进,形成连续的阶梯状露台,既争取了江景与采光,又打破了高层体量常见的呆板感,呈现出向上的动势和张力。</p> <p class="ql-block">上海大厦大堂挑高约两层,墙面同样以咖啡色泰山面砖嵌拼浅色几何图案,中央地面仍保留1930年代的水磨石拼花。</p> <p class="ql-block">大堂咖啡吧保留1934年大楼装饰细节,柚木护墙、铜质吊灯与复古地砖相互映衬。坐在窗边,仿佛又回到了“十里洋场”。</p> <p class="ql-block">18 楼屋顶平台自 1950 年代起累计接待过 100 多位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是中国最早、最多政要登临的城市观景台之一。</p> <p class="ql-block">外滩万国建筑群里没有“俄罗斯领事馆”。</p><p class="ql-block">它坐落在黄浦路20号,外白渡桥北堍,正对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口。。</p> <p class="ql-block">外滩早期外国领馆林立,现绝大多数已迁出或易主。唯有俄罗斯领事馆自 1916 年起始终矗立在此地,成为上海城市天际线中“活着的百年外交地标”。</p> <p class="ql-block">虽然挂着“俄罗斯”招牌,却几乎看不到俄式元素。“俄罗斯领事馆由德国建筑师设计,把德国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装饰细部与古典造型巧妙糅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假四层、长方平面,坐北朝南。最醒目的是孟莎式折坡屋顶,冠以八角穹顶瞭望塔,形成高低错落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领事馆对街,是始建于1846年的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极具历史传奇的地标性,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西商饭店,也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要历史瞬间。</p> <p class="ql-block">1882年,中国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br></p><p class="ql-block">1881年,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p><p class="ql-block">这里举办过中国最早的交谊舞会、西式戏剧演出和马戏团表演。</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顶级设施和服务,吸引了众多世界名流入住:科学家爱因斯坦、喜剧大师卓别林、哲学家罗素、美国总统·格兰特......</p> <p class="ql-block">1927 年“四一二”政变后,上海陷入白色恐怖。根据中共中央安排,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乔装成富商夫妇,于 4 月下旬秘密住进礼查饭店 311 室,在公共租界的高级饭店里隐蔽了近两周,继续领导地下斗争。</p> <p class="ql-block">1990年,上海市决定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选址在浦江饭店的孔雀厅。12月19日,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的见证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今天,转型为“中国证券博物馆”的浦江饭店,向公众展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继续书新的传奇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