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回里学会放手/生死疲劳

静婉格格

<p class="ql-block">  读完莫言的《生死疲劳》像一幅摊开的乡土长卷,让我明白了在轮回里学会放手,小说里主人公西门闹用五世牲畜的眼睛,替我们看完了五十年的红尘翻滚。从驴的桀骜到牛的执拗,从猪的狂躁到狗的盲从,最后化作大头的婴孩,每一世都是对“贪欲”的注解,也都是对“放下”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书里的众生都在用力抓取。西门闹带着地主的冤屈转世,一心要复仇,却在驴的犟脾气里摔断了腿,在牛的沉默里挨了鞭子——仇恨这东西,攥得越紧,越像勒住自己的缰绳。蓝脸的儿子们争着入社、争着当干部,以为抢到了时代的船票,最后却在权力的漩涡里互相倾轧。就连迎春那样温顺的女人,也在嫁谁、护谁的纠结里耗尽了一生。他们像田里的麦子,被欲望的风吹得东倒西歪,终究逃不过倒伏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最动人的,是那些“放手”的瞬间。西门牛被蓝脸牵着耕地,忽然懂了主人死守单干户的固执——那不是对抗时代,是守住内心的定盘星,于是甘愿死在熟悉的田埂上。蓝脸守着一亩三分地,别人笑他傻,他却在耕作里找到踏实,这种“无为”里藏着比输赢更重的东西。就像佛经里说的“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不是躺平,而是在洪流里给自己划一道疆界,知道什么该要,什么该放。</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时,忽然懂了莫言的慈悲。他让西门闹轮回五世,不是要给出答案,而是告诉我们:活着本就是一场“活不明白”的修行。不必怕欲望,怕的是被欲望牵着走;不必求通透,能在某一刻突然想通“算了”,就是极大的智慧。毕竟,自在从不是得到多少,而是放下多少——就像西门闹最后化作婴孩降生,却终于能笑着面对新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其实就像书里的轮回,每一次困惑,都是对生命的再一次叩问。我们不必急着找到答案,毕竟,能在困惑里依然热气腾腾地活着,或许就是另一种"明白"。另一种活着的“方式”,活在当下,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人生一世所有的一切看是平静,实则虚幻。我们来时,带不来任何东西,我们走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内心平静及时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