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奔赴,是心与心的相遇,是师者与课堂的深情相拥。我们因“教好每堂课”的初心而相聚,也因“赋能学生成长”的使命而同行。今天,愿借“素养培训”的东风,如游戏般打破惯性、激活思维,将“教学技能提升”化作学生成长的“助推力”,让教育真正成为一场充满希望的远行。</p> <p class="ql-block"> 游戏环节中,有人迅速反应,有人错得可爱,这不正是我们课堂的真实写照吗?课堂充满变数,却也蕴藏着无限的成长可能。接下来的培训,恰似一场“教学解局课”,教我们如何将“课堂挑战”转化为“成长契机”,携手升级为更专业、更有力量的教育人。</p> <p class="ql-block"> 7月19日上午,由高阳县教师发展中心的马人杰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聚焦教师专业素养,创造高质量课堂》,为本次培训注入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力量。马人杰老师是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代表,保定市骨干教师,高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荣获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保定市学科教学优胜奖、市高考分析一等奖、市说课一等奖、县三等功、县嘉奖、县学科教学优胜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p> <p class="ql-block"> 讲座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为什么要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三是高质量课堂的概述;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马老师开篇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教师必须突破固有教学模式,提升专业素养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p> <p class="ql-block"> 在谈及高质量课堂时,马老师跳出“热闹即高效”的误区,直指课堂本质——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的统一。高质量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被激活、能力被锤炼、品格被滋养的场域。它拒绝“填鸭式”灌输,追求“启发式”对话;不是教师“独奏”,而是师生“合奏”。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课堂应实现“双基—三维—核心”的进阶,让学生从“学会知识”走向“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既是课堂的价值归宿,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试金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善用“冰山原则”,挖掘教学中潜在的育人要素,让课堂不仅传“知”,更传“道”。</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令参训教师受益匪浅。在教学互动环节,马老师特别强调了学生陈述问题、展示成果时的规范用语,如“我说清楚了吗?”“大家还有什么看法?”等,引导教师用开放语言激发学生思维碰撞,让课堂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同时,鼓励学生展示问题解决过程,促进相互借鉴与自主探究,教师则从“讲授者”转变为“点评专家”,借助主持小组优化课堂节奏,提升教学效率。培训以理论结合实操的方式,为青年教师厘清教学思路、传授实用技能。从课堂互动话术到教学环节设计,从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到教师角色转型,全方位助力教师提升素养。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融入课堂,以更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活力,为打造高质量课堂、培育新时代人才注入动力,让培训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提质的“加速器”,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水平迈向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讲座由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王诚远老师主讲,主题为《聚焦能力发展,关注素养提升——破解高效课堂的密码》。王老师是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河北省师德标兵、先进德育工作者,河北省基础教育工作专家库成员,河北省高中课程改革优秀教师,河北省高考语文优秀阅卷员,廊坊市骨干教师、学科名师、骨干班主任,廊坊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廊坊师范学院特聘大学生就业导师,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语文名师工作室”特聘名师。他出版专著《高中语文教学深度思考与实践》,在各级报刊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等中文核心期刊。王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思考与方向。</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从高效课堂概念内涵(三维目标,价值取向,关键特征,构成要素),高效课堂的特征分解(值度,深度,高度,温度,密度,精度),以及课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p> <p class="ql-block"> 在高效课堂概述环节,王老师指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其价值取向在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高效课堂关键特征体现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目标精准达成、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构成要素涵盖明确目标、优质内容、高效互动与及时反馈。</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对高效课堂特征的分解令人耳目一新。王老师将高效课堂的特征细化为六维:值度要求教学内容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与发展规律,剔除无效信息;深度倡导引导学生穿透知识表层,探究本质规律,培养批判性思维;高度注重立足学科内核,关联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提升认知格局;温度强调课堂需浸润人文关怀,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安全氛围中敢于表达;密度要求教学节奏张弛有度,既保证知识容量,又留足思考空间;精度则体现在目标设定、方法选择与评价反馈的精准性,避免盲目低效。</p> <p class="ql-block"> 这场讲座让我们认识到高效课堂并非简单追求教学进度,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精准把控各维度特征,实现教学目标。未来教学中,我们将把这些理念融入实践,在备课与授课中关注学生需求,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提升课堂的值度、深度、高度与温度,把控密度,深化精度,努力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助力学生能力与素养协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