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下司古镇行:山水之间,遇见黔东南的诗意时光

棠棣之华(拒绝私聊)

<p class="ql-block">三月的黔东南,山花初绽,2025年3月22日我们一家四口踏上了前往凯里下司古镇的旅程。这座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古镇,藏在青山绿水之间,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又融合了苗侗民族的风情。三天的行程里,我们穿梭于古街巷陌,泛舟河上,品尝地道美食,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下司镇,历史渊源下司古镇历史悠久,自元代中期设立翁袍蛮夷长官司始,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下游,得名下司。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清末至民国初年,商业特别兴盛,曾有“小上海”的美誉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处清水江上游,位于凯里市西偏南部,东连凯里市鸭塘街道,西邻麻江县杏山镇,南接麻江县宣威镇,北抵福泉</p> <p class="ql-block">阳明书院:始建于明中后期,在王阳明再传弟子孙应鳌讲学旧址上建立,以诗破题,将王阳明的一生分为七个展厅展示,还开展汉服换装等体验项目。</p> <p class="ql-block">“阳明书院”的牌匾下,我们驻足欣赏这座古建筑的精美木质结构与雕刻,背景中,其他游客也在细细品味这座书院的古朴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牌坊上,“下司”二字在光影中更显古意。我们站在牌坊前,感受着这座古镇的脉络与呼吸,远处游客来来往往,仿佛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初到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飞檐翘角的古建筑。下司古镇自古为水陆交通要道,曾是“清水江八百里”的商贸重镇。我们走过“司下”牌坊、穿过“下司古镇”石坊,沿街红灯笼高挂,商铺林立,传统服饰、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在“云想衣裳花想容”店铺前,我们换上了苗族服饰,融入</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古镇的街巷中,传统木结构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间透着岁月的痕迹。游客们在屋檐下驻足拍照,而我更喜欢静静观察那些仍在生活其中的居民,他们的日常与这座古镇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亭子下,红灯笼随风轻摇,小摊贩热情地招呼着来往的游客。我们停下脚步,挑选了几件手工饰品,店主是一位和蔼的阿婆,她一边包包装,一边讲起这些饰品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在石板街道上,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脸上,牌坊下的电动车与古街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我们一边走,一边拍照,记录下这趟旅程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木结构的廊亭下,游客们边走边交谈,精美的木雕让人赞叹不已。我们也放慢脚步,细细欣赏这些艺术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河面上,小船缓缓前行,两岸是色彩斑斓的房屋,山峦起伏,绿意盎然。我们坐在船上,听着船夫讲述古镇的历史,感受着水波荡漾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站在水边,古建筑与拱桥静静伫立,远处的山峦与树木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静谧。我们静静地站着,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看着河面上的小船与竹排缓缓前行。古桥横跨水面,远处的山丘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河面上,小船载着游客缓缓前行,古桥下几座房屋依水而建,远处的山丘被绿树覆盖,景色宁静而美丽。我们坐在河边,听着水声,感受着古镇的慢节奏。</p> <p class="ql-block">石板路旁,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是水边的古建筑,行人缓缓走过,山丘与水面交织成一幅古朴的画面。我们一边走,一边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传统建筑前,红灯笼高挂,几位游客在参观和休息,地面上摆放着几辆彩色的儿童电动车,孩子们的笑声为这座古朴的小镇增添了几分活力。</p> <p class="ql-block">河面上,小船缓缓行驶,两岸是古朴的建筑,行人漫步在码头边,远处的山峦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静谧。我们静静地走着,仿佛时间也愿意为这片宁静停留。</p> <p class="ql-block">穿过“西江巴拉河景区”的牌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牌坊的设计极具民族特色,道路两旁是现代化的建筑,而这片古镇依旧保持着它的古朴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一条宽阔的道路延伸向前,尽头是一座装饰着牛角的建筑,显得格外独特。我们走在路上,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体会着这座古镇的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前,“汝南世第”的牌匾静静悬挂,旁边是石碑与绿植。我们驻足细看,仿佛能从这些历史痕迹中读出古镇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一座雕梁画栋的牌坊前,游客络绎不绝,红色遮阳伞与摊位点缀其间,晴朗的天空让整个古镇显得格外明亮。</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走进一家挂着红灯笼的中式餐厅,围坐一桌,热腾腾的火锅与地道小菜让人食欲大开。饭后,我们漫步于古街,灯笼映照下的街道更显温馨,偶尔传来远处的苗族歌声,为这趟旅程添上一抹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餐厅内,红灯笼高挂,桌上热气腾腾的汤锅散发着香气,我们围坐一桌,边吃边聊,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与热闹。</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地道的黔东南美食,红灯笼映照下,整个空间显得热闹而温馨,仿佛每一口饭菜都带着古镇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火锅店的餐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食材,我夹起一片牛肉放入锅中,看着它在汤中翻滚,背景中还有其他顾客在用餐,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标语,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家店铺门口,挂着红灯笼,店内陈列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模特身上的刺绣精美绝伦,我们忍不住进去挑选了几件,作为这趟旅程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一座中式建筑前,红灯笼随风轻摇,游客们在建筑前拍照留念,晴朗的天空让整个古镇显得格外明亮。</p> <p class="ql-block">芦笙广场上,红灯笼高挂,孩子们骑着电动车在广场上奔跑,远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我们坐在石凳上稍作休息,听着远处传来的芦笙声,仿佛置身于一场穿越时空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传统建筑前,红灯笼高挂,电动车停在一旁,游客们在建筑前拍照、闲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这里显得格外和谐。</p> <p class="ql-block">宏伟的传统建筑群前,红灯笼与蓝色瓦片相映成趣,金色的装饰物与小旗点缀其间,整个空间显得庄重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传统建筑前,红灯笼高挂,小摊贩售卖着各式各样的服饰,地面上摆放着一些商品,一只狗在旁边休息,整个氛围显得古朴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禹王宫”的牌坊前,几个人缓缓走过,牌坊两侧的石柱与石球显得格外庄重,我们驻足细看,仿佛能感受到这座古镇的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行人缓缓走过,传统建筑上的灯笼与招牌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一辆蓝色三轮车停在一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塔楼旁,石桥横跨水面,桥上挂着红灯笼,祈愿带随风轻扬,我们站在桥上,看着远处的树木与古建筑,心中充满宁静。</p> <p class="ql-block">传统建筑前,几位穿着民族服饰的表演者正在进行表演,游客们围在一旁观看,我们也加入其中,感受着这份热闹与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座传统建筑前,小河静静流淌,石栏杆旁摆放着盆栽植物,几位游客在散步,整个环境显得宁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古塔前,几位游客在石凳上休息,塔身雕刻精美,我们坐在一旁,静静地感受着这份宁静与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从下司古镇走出来的时候,脚步都带着点轻快的晃悠呢!青石板路被踩得温温热热,两旁的吊脚楼像在慢悠悠讲着故事,穿镇而过的清水江里,还飘着我们刚才喂过的鱼群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最开心的是跟着阿婆学做酸汤鱼的底料,手忙脚乱地切番茄、舂辣椒,最后捧着自己做的那碗酸汤喝时,酸得眯眼睛却停不下来。还有巷子里突然窜出来的橘猫,被我们逗得蹭了蹭裤腿,像给这趟旅程盖了个软乎乎的章。</p><p class="ql-block"> 走的时候夕阳把桥洞染成了金红色,回头看古镇慢慢浸在暮色里,突然觉得这种不慌不忙的快乐,比打卡多少景点都实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