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为人民日报执笔书写了河南26个先进人物,下面的报纸图片所有“冒头”文章均是我执笔。)</p> <p class="ql-block">在《焦作日报》做记者27年,责任为要,以笔为刃,划破岁月的痕迹,书写出改革开放以来几十个先进人物,让本地英雄事迹穿透时光,在怀川大地熠熠生辉。 </p><p class="ql-block">2009年至2015年,被聘人民日报河南分社5年,刊登在人民日报的26个河南英模全部由我执笔完成。</p><p class="ql-block">回想见报的每一个字符,都是对英雄的深情礼赞,每一段文字,都在讲述身边英雄的平凡故事和英勇一现。</p><p class="ql-block">立体的中原英雄不再是模糊的剪影,而是炽热情感、坚定信念和伟大抱负的鲜活个体,他们代表了河南人的基本形象。</p><p class="ql-block">他们的故事,展现了一种精神,正是这些河南的代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铸就了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我用我的文字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望,这是最好的人生纪念。</p> <p class="ql-block">记得1983年调到刚刚复刊的焦作日报社,就采写了一个耐火一厂的工程师,这篇人物通讯被称为报社复刊后当年的最好通讯。</p><p class="ql-block">从此开端,以后书写了几十个焦作本土的先进分子。他们之中有工人、农民、营业员、炊事员、服务员、医生、护士、干警、教师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也有企业家、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p><p class="ql-block">1990年,焦作煤矿矿工丁百元被誉为“矿山铁人”,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焦作召开“全省学习丁百元誓师大会”,由我执笔写了长篇通讯,受到了上级和社会好评。</p> <p class="ql-block">1996年,起重厂女工姚秀荣5年干了15年的工作量成为全国劳模,后又被推选为全国工人人大代表,她仗义执言为民代言,我写了《无愧于人民》,宣传了她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1997年,焦作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刘明铸因公殉职,我执笔写出长篇通讯,高度赞扬了这位在全国牺牲在一线的全国交警最高领导。</p> <p class="ql-block">1998年,孟州农民赵存献在全国首个设立“家庭国防建设基金”,以4万元家庭积蓄为基点,从1989年起,一家三代9口人每人每天为国防建设捐献一元钱。我饱含激情书写了这位大爱的全国农民人大代表的高风亮节。</p> <p class="ql-block">1999年,焦作18中教师徐国立身患绝症后为教育事业站到了生命最后时刻,在召开遗体告别的当天,我无意间获悉这一线索,当即跑到殡仪馆参加告别仪式,并在现场召开座谈会,抢救出这个好新闻。稿子见报后,有关部门追授他为先进工作者,有关部门还解决了他妻子的工作问题。</p> <p class="ql-block">2002年,博爱县司法局长给我捎信,说他们的乡司法调解员粱作富为“婆婆妈妈”琐碎事操碎了心,劳累多度,因公殉职,希望我去采访。采访之后,事迹感人,他在工作岗位上,接受义务咨询万余次,免费代理民事800多件,39岁倒在工作岗位上,我满怀激情写下《亦真亦情写人生》,文章获得了河南省“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一等奖,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为我们颁奖。</p> <p class="ql-block">2006年,焦煤集团鑫珠春工业公司工人谢延信接受妻子临终嘱托。他们结婚仅仅一年妻子因病而逝,他33年无怨无悔照顾有病的岳父母和一个傻内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孝颂歌。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也因写这篇文章连获几个全国和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被聘人民日报河南分社。</p> <p class="ql-block">我2009年被聘人民日报河南分社后,第一次参加央媒集体采访原周口市委纪委书记杨正超,执笔写的稿子受到中纪委的首肯,还特别对我的敬业精神提出表扬。后来杨正超任河南省委纪委副书记,最后到中央担任几年巡视组组长。</p> <p class="ql-block">还有登到《人民日报》一版头题的郏县检察官马俊欣,颈椎骨折,“全国模范检察官”,以“二级伤残”的肌体,轮椅车坚守职操25年,被誉为“当代保尔”。分社副社长戴鹏带我采访,我执笔写了4000字长篇通讯《钢铁是这样炼成》,后来马俊欣被评为“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他的事迹被搬上银幕,电影《温度》就是以他为原型。</p> <p class="ql-block">最为典型的事例是我和戴鹏合作采写李文祥。省委书记卢展功在濮阳走访中无意走进了李文祥家里,发现他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岛等著名战役,是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的战斗英雄。新闻单位闻讯而动,我在戴鹏指导下,执笔完成了首篇大稿,戴鹏修改后,隆重推出,以后又八次在《人民日报 》宣传这位当代英模,文章被总社领导批示表扬,戴鹏得名我得利,我获得稿酬万余元。到分社后我有个心得体会,在《焦作日报》我是只为名,不为利,被聘到人民日报河南分社,按约定我是千字千元稿费,见报署体制内的记者名字,我是只为利,不为名。</p> <p class="ql-block">当由我执笔的26个鲜活的河南人登上人民日报顶级媒体,我这“无名英雄”也觉得有了成就感。期间还附带为《人民日报 ·海外版》执笔写了一个版,是说延津小麦的。</p> <p class="ql-block">我退休10年后,焦作市委决定大力宣传为焦作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决定由报社牵头推出企业家报告文学系列,《焦作日报》又请我出山,执笔写了龙佰集团董事长徐刚、中内配集团董事长薛德龙和多氟多集团董事长李世江,每人头版转二版,每篇13000字左右的报告文学,这是《焦作日报》复刊近40年来最为隆重的长篇大作。2020年最后一天首篇推出,为那年焦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2022年,《焦作晚报》在2007年为我开辟第一个个人专栏后,在我退休12年后,又为我二次开辟个人专栏,我以“老记说书”形式,写了16个长篇故事,撰写十万字,总共用了28个整版。其中用两个整版歌德一对普通夫妇,他们从新婚之始就开始照顾瘫痪邻居,17年如一日,一直把老太太照顾到91岁喜寿送终。</p> <p class="ql-block">“吾辈之楷模,当学之典范' ”。一辈子写好人,学好人,做好人,为我的人生观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彻底退出职场后,我把积累半个世纪的心血倾注到为父亲立传的工程中,一个学运领袖、抗日将士、地下工作者、被逮捕脱党、日寇投降前二次参加革命、解放后受各种运动冲击、44岁英年早逝,一个客观的《我的父亲》跃然纸上。《今日头条》阅读量12万,《美篇》阅读量八千多,《焦作晚报》五期连载,我完成了我的人生夙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