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b></div></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立东</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5年7月18日</b></h3> 20年前,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前,为了查找资料,搜索网络,输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结果竟无一字,大吃一惊。为什么对于中国,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生死存亡重大关系的战争,在抗战胜利之后6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部完整的历史?中国人自己对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竟然漠视到没有一个字。<br> 那么,没有人写,立东来写。迄今《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已经编写了约250万字,并2000余幅图片。已经编写了19稿,去年开始编写第20稿,并开始为抗日英雄们画像,已经画出并编入30多幅。<br> 随着编写《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清楚了中国没有一部完整的抗战史,盖因国共之争,导致中国一部分人不知共产党抗战历史;一部分人不知国民党抗战历史;几乎所有中国人不知中国完整的抗战历史。战后这样一直持续60年,中国自然就没有一部完整的抗战史。<br> 编写《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不久,发现了一个重大历史问题,并写出有关论文,立论中国抗日战争是14年,而非8年,不应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而应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主要依据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东北军马占山就打响了抗战第一枪,著名的江桥抗战就是铁据。<br> 图 打响抗战第一枪的抗日英雄马占山。立东画于2024年11月29日。收入立东创作的《画说中国抗日英雄》画集。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马占山画像照片。 图 1931年11月,进犯黑龙江的日军在嫩江桥遭到黑龙江步兵第3旅旅长马占山部顽强抵抗。新华社发 1931年12月11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革命政府主席名义发表宣言,重申中国共产党“对于满洲事变,我们主张立即无条件地撤退日本在华军队,废除壹切中日旧约,没收壹切日本帝国主义在华银行、矿山、铁路、企业,收回壹切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在尊重苏维埃中国独立与自由的条件下,重订新的平等条约,不然,则与日本帝国主义作坚抉的民族解放的战争”。<br> 毛泽东在1938年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br> 图 毛泽东画像。立东作于2024年9月12日。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毛泽东画像照片。斯诺1936年7月中旬拍摄于保安。载入《红星照耀中国》。 紧随其后的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其中涌现出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战争的民族英雄,这些也都是铁据。 图 抗日英雄杨靖宇。立东画于2024年12月23日。收入立东创作的《画说中国抗日英雄》画集。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抗日英雄赵一曼。立东画于2025年4月11日。收入立东创作的《画说中国抗日英雄》画集。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赵一曼画像照片。 图 英雄的东北抗日联军。 1932年的蒋光鼐、蔡廷锴领导的19路军淞沪抗战,1933年宋哲元等领导的29军长城抗战等等中国前期抗战历史,则是无法抹去的更多铁证。 图 抗日英雄蒋光鼐。立东画于2024年12月5日。收入立东创作的《画说中国抗日英雄》画集。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蒋光鼐画像照片。 图 抗日英雄蔡廷锴。立东画于2024年12月6日。收入立东创作的《画说中国抗日英雄》画集。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蔡廷锴画像照片。 图 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在淞沪抗战前线视察。 图 抗日英雄宋哲元。立东画于2025年3月11日。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收入立东创作的《画说中国抗日英雄》画集。 图 宋哲元画像照片。 图 长城抗战。 图 长城抗战。 以上诸多铁证可见,8年抗战是蒋介石国民党抗战的狭义概念,不仅掩盖了蒋介石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6年对日采取不抵抗的严重错误,而且更掩盖了日本前6年侵华的血腥残暴的历史罪行。8年抗战是错误的历史伪概念。<br>“14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全民族包括共产党、国民党在内抗战的广义概念,“14年中国抗日战争”是正确的历史真概念。<br> 当年写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及其它海内外网站,引起巨大共鸣。<br> 庆幸的是,不久胡锦涛采纳了“14年中国抗日战争”的概念,20年来一直使用至今,并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认可。<br> 立东认为,“14年中国抗日战争”概念的内涵意义,不仅在于以上所述,其更大、更高层面的意义,在于可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整体概念及开始时间加以廓清、厘正。<br> 众所周知,西方媒体在二战之后,一直认为二战开始的时间是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br> 立东不同意这个错误认识,而认为,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都是被世界公认的实质相同的法西斯,而且德、日法西斯在战略上是一体的。从逻辑分析,法西斯德国1939年入侵波兰被认为是二战开始时间,那么早于德国8年,同为法西斯的日本1931年入侵中国,按逻辑同一律当然就应该被认为是二战开始时间。否则就会出现明显的时间逻辑顺序前后颠倒错位,或逻辑分裂的错误。<br> “14年中国抗日战争”概念,不仅前提了6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而且前提了8年二战开始,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的时间。<br> 所以,“中国抗日战争”的14年时长,也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长,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长。<br>因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长,不应该只是1939-1945年这6年,而应该是1931-1945年这14年。<br>而本文所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应该都以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为开始时间。<br> 如果有人不同意,或者反对立东以上论点,那么他必须能够反证:<br>1)二战期间的日本不是法西斯国家;<br>2)二战期间的中国不属于世界;<br>3)二战期间中国的14年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毫无关系;<br>4)二战期间中国的14年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抗日战争不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r> 而要证明以上,则明显是要分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整体概念。<br>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高度评价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作用:“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小罗斯福回忆录》,第49页)<br> 1941年2月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中国人民,武装起来的和没有武装的都一样,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五年坚决抗击所表现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45页)<br> 图 罗斯福画像。立东作于2022年8月26日。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罗斯福画像照片。 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1942年至1945年,罗斯福曾经三次在白宫,与1936年访问过陕甘宁红军,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美国记者斯诺密谈。<br> 第一次密谈,1942年2月24日;第二次密谈,1944年5月26日;第三次密谈,1945年3月3日。三次密探内容主要涉及中美关系,中国政治状况等战略层面的问题。斯诺都据实对罗斯福的问题作了回答。<br> 从这三次谈话可以看出,斯诺对陕甘宁红军的首次访问,是在日本已经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之下,带着他自己对世界局势的思考的,除了对红军深入的了解之外,更高层面的是,对中共领导的红军在世界局势中能起到的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和看法。正因此,他才能在与罗斯福的谈话中对答如流。<br> 罗斯福对斯诺说:“我有一个军队的朋友叫埃文斯•卡尔逊上尉,他曾深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你所描述的情况和他跟我说的大致相同。我觉得,这样的人会赢得战争的。”<br> 图 1936年8月22日,中央交际处长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外交部招待处长胡金魁(中)全程陪同美国记者斯诺(右)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途中,在宁夏豫旺堡红一方面军彭德怀司令部附近,与前来探访的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统战部长李长林(左,即李涛上将)三人骑马合影。载于斯诺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图 1936年7月中旬中央交际处长兼外交部招待处长胡金魁于保安。斯诺拍摄。载于《红星照耀中国》。 立东注:1936年7月8日至10月19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直接领导下,胡金魁接待并全程陪同了斯诺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的全过程102天。并在1938年5月接待了罗斯福的朋友卡尔逊。 图 斯诺画像。立东作于2021年11月10日。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斯诺画像照片1936年斯诺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头戴红军帽。 图 卡尔逊画像。立东作于2022年4月10日。编入《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第20稿。 图 卡尔逊画像照片。 立东注:卡尔逊1938年5月15日离延安,晋西会见贺龙、肖克,过同蒲路与聂荣臻、彭真相见,83昼夜,跋涉数千里。38年初朱德曾让周立波陪他考察。切身了解体会八路军组织、纪律及对日军战术等,用于组建美海军陆战队第二突击营,对日军作战获极大成功,了解了蒋介石真反共、伪抗日阴谋,写系列报告给罗斯福,存罗斯福博物馆。罗斯福回信“…我尽力劝阻中国领导人不要对八路军领导人采取激烈的反对行动,但总司令似乎对此非常尴尬…”。<br> 返美后著《中国的游击战争》和《中国的双星》,预言日本与美国在海上决战,也预言中共将取胜,41年出版,多次重印。不久日偷袭珍珠港,41年奉命组海上 “卡尔逊突击队”,在马津岛和瓜达运河两次战役中,从日军后方发起进攻,共歼灭日军三千余人,大胜。他回忆那时脑海里总是考察八路军时常唱的《游击队之歌》。<br> 卡尔逊曾经任罗斯福卫队长。<br><div> 从以上有关卡尔逊的资料,可清楚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对美国和世界的积极影响及实际效果。也可以看出罗斯福对中国抗日战争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且是通过了多方面的了解。</div> 1940年8月以后,英国处于德国飞机狂轰滥炸之中,首相丘吉尔为鼓励英国人民作战,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br> 历史事实是中国远征军数十万人,两次入缅配合盟军作战,历时3年多,直接打击了侵缅日军,解救被围困的英军7000余人,解放了缅甸大部地区,消灭日军5万余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伟大贡献。<br> 1942年3月,同古失守后,在日军的进攻下,防守西线的英军连连溃败。4月17日,溃退中的英军7000余人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日军占据仁安羌唯一水源——平墙河。高温烈日加缺水,英军近乎崩溃。<br> 英军司令亚历山大紧急向中国远征军求援。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派113团前去救援。<br> 18日凌晨,113团3个营在英军12辆坦克、3门火炮的支援下,向日军阵地发动了猛烈攻击。激战到下午,日军被迫放弃阵地,涉水退至平墙河以南。<br> 19日凌晨总攻开始, 113团悄然渡过平墙河,在仅有的3门英军火炮的支援下奋勇冲锋,迅速攻占当面日军阵地。日军拼死反扑,阵地三失三得,战况极其惨烈。<br> 孙立人指挥的部队充其量只有千人左右,而日军的兵力比他多出数倍。所幸日军按照以往的经验,认定没有数倍以上的兵力,中国人是不敢发动这样的攻势的。但这是一次例外,日军被孙立人先声夺人的气势所震慑,逐渐撤退。<br> 当中国远征军官兵攻占日军主要据点五〇一高地后,看见了包围圈里惊恐万状的英军。<br> 中国官兵首先把被日军俘虏的5百多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和英军俘虏释放出来,然后安抚了几乎崩溃的7千名英军官兵。还把缴获的1百多辆汽车和1千多匹军马交还给他们,然后护送他们安全转移到平墙河北岸。<br> 孙立人指挥的113团共有官兵1121人,在此次解救英军的作战中阵亡204人,负伤318人。“仁安羌大捷”不但轰动全国,也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战后,孙立人荣获英王乔治六世颁发的大英帝国司令勋章。<br> 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br> 缅甸若是失守,那就惨了。这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br> 图 抗日英雄孙立人。立东将为孙将军作画。 1941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英国、苏联领衔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国”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参加签字仪式的中国代表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br> 然而二战之后,中国抗日战争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的重大意义,一直以来被严重低估了。<br> 其中有前述中国内部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外部的主要原因,按照西方认定的1939年二战开始时间,中国14年抗日战争的全部历史及意义,在时间上,就被轻飘飘地抹去了8年,只剩下6年;即便是中国过去错误的8年抗战概念,都被抹去了2年。这对客观存在的艰苦卓绝的中国14年反法西斯的抗日战争,不只是严重低估,而是直接抹煞,是极大的不尊重,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客观历史存在的整体概念极大的不尊重。<br> 立东认为,“14年中国抗日战争”在20年前,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前提出时,是一个创新的历史概念。今天,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前,“14年中国抗日战争”仍然有其创新的现实意义,那就是这个创新概念应该打破,也完全可以打破西方一直以来以1939为二战开始时间的陈旧的错误概念。<br> 在今天新的世界局势下,中国应该让世界清楚地认识并树立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1931年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即中国的抗日战争为起点。<br> 立东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也是所有的中国人对世界应该负有的重塑历史真相的责任。<br> 纠正西方严重低估中国抗日战争的错误,对于世界整体反法西斯战争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步就应该做到以上,即让世界公认本文所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正确的开始时间,都应该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1931年9月18日,也就是中国开始反抗日本法西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br> 而这一步也是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真相的极为重要的一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