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音盒的约定》</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的上海,春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洒在霞飞路的石板路上。沈墨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目光被一家名为"听雨轩"的古董店橱窗里的一件物品牢牢吸引。</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做工精致的八音盒,胡桃木底座上镶嵌着象牙雕刻的玫瑰花,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沈墨不由自主地推门而入,门铃清脆地响了一声。</p><p class="ql-block"> “先生对那个八音盒感兴趣吗?”一个清亮的女声从里间传来。沈墨转头,看见一个穿着淡蓝色旗袍的姑娘走了出来,她约莫二十出头,乌黑的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眼睛像是盛着江南的烟雨。</p><p class="ql-block"> “是的,它很特别。”沈墨点点头,手指轻轻抚过八音盒的表面,“音筒似乎有些损坏了。”</p><p class="ql-block"> “您懂音乐?”姑娘眼睛一亮。</p><p class="ql-block"> “略懂一二。我在巴黎学过几年钢琴。”沈墨微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沈墨,刚回国不久。”</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姑娘接过名片,脸颊微红,“这八音盒是我父亲从维也纳带回来的,可惜运输途中受了些损伤,再也发不出声音了。”</p><p class="ql-block"> 沈墨小心翼翼地捧起八音盒,仔细检查内部机械:“音筒上的凸点磨损严重,但并非不能修复。如果您不介意,我可以试试。”</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惊讶地看着他:“沈先生还会修理这个?”</p><p class="ql-block"> “在巴黎时,我的邻居是位老钟表匠,跟他学了些皮毛。”沈墨的笑容温暖而真诚,“如果您信得过我...”</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沈墨带走了那个八音盒,也带走了林书瑶的心。</p><p class="ql-block"> 一周后,当沈墨再次出现在"听雨轩"时,林书瑶正在柜台后整理账本。门铃声响起,她抬头看见沈墨站在门口,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他手中捧着的正是那个八音盒。</p><p class="ql-block"> “修好了?”林书瑶惊喜地迎上去。</p><p class="ql-block"> 沈墨点点头,轻轻转动八音盒侧面的发条。随着机械的轻响,一段悠扬的旋律流淌而出,是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p><p class="ql-block"> “这...”林书瑶的眼眶瞬间湿润,“这不是原来的曲子。”</p><p class="ql-block"> “原来的曲子已经无法复原了。”沈墨轻声说,“这是我重新编排的一段旋律,希望您喜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这太贵重了,我不能...…”</p><p class="ql-block"> “就当是我对您允许我带走它的谢礼。”沈墨将八音盒放在柜台上,“况且,我还有个不情之请。”</p><p class="ql-block"> “什么?”</p><p class="ql-block"> “我想邀请您参加下周六我在和平饭店的音乐会。”沈墨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张烫金请柬,“这将是我回国后的首场演出。”</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接过请柬,指尖微微颤抖:“我...我会去的。”</p><p class="ql-block"> 音乐会上,沈墨一袭黑色燕尾服,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舞动,演奏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春日即景》。林书瑶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看着舞台上光芒四射的他,心跳如擂鼓。</p><p class="ql-block"> 演出结束后,沈墨在后台找到了等待的林书瑶。“喜欢吗?”他问,额头上还有未干的汗珠。</p><p class="ql-block"> “很美。”林书瑶轻声回答,“就像...就像我第一次见到那个八音盒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沈墨笑了,从钢琴上拿起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送给你的。”</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缩小版的八音盒,与她店里那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底座上刻着一行小字:“致书瑶,愿音乐常伴左右。墨”</p><p class="ql-block"> “这...…”</p><p class="ql-block"> “我请人特别定制的。”沈墨的声音温柔似水,“每次转动发条,它都会奏响《春日即景》的旋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那天起,沈墨成了“听雨轩”的常客。他会坐在店铺后院的石凳上,为林书瑶弹奏新谱的曲子;林书瑶则会为他泡一壶龙井,讲述古董背后的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爱情如同八音盒中流淌的旋律,纯净而美好。</p><p class="ql-block">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开始轰炸上海。</p><p class="ql-block"> 那天傍晚,沈墨匆匆赶到“听雨轩”,脸色凝重。“书瑶,”他握住她的手,“我要走了。”</p><p class="ql-block"> “去哪?”林书瑶的心猛地一沉。</p><p class="ql-block"> “重庆。我和几个同学决定加入空军。”沈墨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国家危亡之际,我不能袖手旁观。”</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的眼泪夺眶而出:“太危险了!你...你可以去后方...”</p><p class="ql-block"> “书瑶,”沈墨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那个八音盒吗?它奏响的是肖邦的夜曲。肖邦离开祖国时带走的是一抔波兰的泥土,而我,只想带着对你的记忆上战场。”</p><p class="ql-block">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信封:“这是我为你写的一首曲子,叫《书瑶的八音盒》。如果我...如果我不能回来,希望它能代替我陪伴你。”</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扑进沈墨怀里,泣不成声:“你一定要回来...我等你...…”</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林书瑶站在火车站台上,看着身穿军装的沈墨登上开往重庆的列车。在火车启动前的最后一刻,沈墨从窗口探出身子,将一个东西塞进林书瑶手中——是那个他们初次相遇时的八音盒。</p><p class="ql-block"> “等我回来!”沈墨的喊声淹没在汽笛声中。</p><p class="ql-block"> 林书瑶低头看着手中的八音盒,发现底座上多了一行新刻的字:“以音乐为誓,此生不负。”</p><p class="ql-block"> 战争无情地撕裂着中国大地。林书瑶每天都会转动那个八音盒,让《书瑶的八音盒》的旋律在“听雨轩”内回荡。她将沈墨留下的乐谱誊抄了无数份,寄往前线,希望音乐能带给战士们一丝慰藉。</p><p class="ql-block"> 1941年秋天,一封电报送到了“听雨轩”。林书瑶颤抖着拆开,上面只有冰冷的几行字:“沈墨上尉于1941年9月14日重庆空战中壮烈牺牲,特此通知。”</p><p class="ql-block"> 八音盒从林书瑶手中滑落,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她跪在地上,一片一片地捡起碎片,泪水模糊了视线。</p><p class="ql-block"> 战后,“听雨轩”重新开张,林书瑶终身未嫁。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教育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音乐家。每当有人问起她桌上那个修复过的八音盒时,她只是微微一笑,转动发条让音乐响起,然后说:“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023年,林书瑶的孙女林小满在整理祖母遗物时,发现了那个尘封多年的八音盒。当她无意中按下底座上一个隐蔽的按钮时,一小卷发黄的乐谱从暗格中滑出。乐谱背面是一封沈墨从未寄出的信:</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书瑶,若你读到这封信,说明我已无法实现诺言。请不要悲伤,我的灵魂将随着这旋律永远守护着你。来世,愿我们生在和平年代,再续这段八音盒之缘。”</p><p class="ql-block"> 林小满泪流满面地捧着八音盒来到外滩,黄浦江的水依旧奔流不息。她轻轻转动发条,《书瑶的八音盒》的旋律在江风中飘荡,仿佛穿越了八十年的时光,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