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明,我是一个兵的美篇

袁宝明,我是一个兵

<p class="ql-block">十年“打鸟”路.一颗爱鸟心</p> <p class="ql-block">爱鸟,不仅仅是自然界这些灵动生命的欣赏与喜爱,更是一种对生态平衡的尊重与维护,是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刻体悟。在于鸟儿的每一次邂逅中,我仿佛都能听到大自然最真挚的心跳,感受到生命之间那份微妙而深远的联系。</p><p class="ql-block">“打鸟”原于我2015年5月的一次甘南自驾行。那个时候说实话设备很低端,技术很一般,就是跟着人家“打酱油”凑热闹。就是在看热闹中让我看到了拍鸟大軍的艰辛和毅力,他们与大自然对话和鸟类心灵上的交流启发了我。</p><p class="ql-block">拍鸟之初,什么麻雀、喜鹊、斑鸠等见鸟就拍。大有“挖到蓝子里就是菜”的迫切。从此,拍鸟兴趣越来越浓,让我一发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十年拍鸟之路,基本以在本地拍为主,亦偶有外地拍摄。拍鸟就意味着烧钱,意味着早起晚归,意味着风餐露宿,意味着在伪装帐篷里酷热难耐或冰冻颤抖。</p><p class="ql-block">当然,更意味着拍到鸟儿或拍好鸟儿的无比快乐和无限感慨。不仅如此,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拥有了一颗知鸟、懂鸟、爱鸟的心!我始终认为拍鸟的过程就是自己修行的过程,只有心怀慈悲,才能看见镜头后眼睛里有多少生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初,我独自来到沂河郑家营段,偶然发现在两树之间扯着一道白色且很细的尼龙网,正有两只小鸟被尼龙网缠住在上面挣扎。我急忙走向前去,见是两只长尾银喉山雀。用手根本扯不破尼龙网,情急之下我用牙齿将网撕破,小心翼翼地将小鸟解救。那一刻,我的内心涌现着从未有过的欣慰。</p><p class="ql-block">我想,有了爱心你才能对鸟儿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珍惜生命,包括那些看似微不足到的小生命。</p><p class="ql-block">记得2020年的8月12日,风雨过后一只雏鸟落地,我发现后检回家收养起来。后来我用手机一查,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雀鹰,让我倍加珍惜。当时正在疫情期间,猪肉达30元/斤左右,尽管如此,我还是每天割新鲜肉切成肉丝精心喂养。一个月后,雀鹰发育很是健壮,我看它每天展翅能力越来越强。准备把它回归自然。谁知当时放飞时它却迟迟不愿离去,我心里也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在我与鸟类相处的点滴时光中,逐渐积累了一份难以言表的情感——对鸟类深深的热爱与保护意识。这份爱,原于我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鸟类独特魅力的深刻体验。</p><p class="ql-block">由于爱鸟深切,对那些田间设夹、林边粘网、手持弹弓的不法行为深恶痛绝。一次,发现一只环颈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非法猎者的铁猫夹住,狩猎者急忙赶过来获取猎物,被我严厉训斥并责其马上将环颈雉放归自然,随后没收了他工具。</p><p class="ql-block">爱鸟的核心在于用敬畏之心守护生态之美,以行动之力构筑生命家园。</p><p class="ql-block">在2023年12月份,临沂河段来了三只国保——丹顶鹤。当我得知时还有孤身一只。当很多鸟类摄影爱好者忙于将丹顶鹤芳容收入镜头之下时,我却忙着给它找家。将丹顶鹤脚裸上的L——304编号先后发给江苏盐城、江西鄱阳湖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一并协查它的“家”居何处。终于齐齐哈尔扎龙国家湿地自然保护来电并告知我这只丹顶鹤自2021年离开扎龙未归。这一信息的获得使他们吃了颗定心丸。为此,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门为我颁发了“共同保护丹顶鹤”的荣誉证书,以鼓励我在保护丹顶鹤中所做出的努力。</p><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爱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每次按下快门,都是与鸟儿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每次解救鸟儿,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p><p class="ql-block">在十年的拍鸟过程中,我愈发明白:摄影的精髓不在于昂贵的器材,而在于对美的敏锐感知,对时机的精准把握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那些定格在镜头里的飞翔瞬间,既是自然之美的赞歌,也是人类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每次举起相机,捕捉那些飞翔的精灵,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喜悦,镜头里的鸟儿的每一个瞬间,都是自然赋予的礼物。看着鸟儿的飞翔,就是对自由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十年的拍鸟路,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对自然敬畏的沉淀。快乐与收获无法言语衡量,热爱已成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p><p class="ql-block">拍鸟让我重新发现家乡之美,我也希望我的镜头唤起大家保护自然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