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法国旅游的第十天下午,团队从埃特勒塔象鼻山景区赶往法国首都巴黎。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离巴黎20公里远的凡尔赛宫。我们团队预约了下午四点进入凡尔赛宫参观,导游安排了当地的中文讲解员在凡尔赛宫门口等待的团队。</p> <p class="ql-block">2010年我第一次出国,跟团走的是意瑞法三国十日游。<span style="font-size:18px;">印象中周围全是中国旅游团,那个年代,只要出国去欧洲,基本上就是这三个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当年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是法国巴黎。我们在巴黎参观了凡尔赛宫和卢浮宫。印象中的凡尔赛宫和卢浮宫都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展览厅里有很多雕塑,有很多油画。因为没有中文讲解,参观的时间非常的少,只是匆匆的到几个主要的展馆转了一圈就出来,不懂欧洲历史,不懂圣经里面的故事,必然不明白雕塑和油画上的意思。清楚地记得导游告诉我们在卢浮宫里面就找这三个镇馆之宝,参观完了就可以出来了。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年的参观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和卢浮宫的三个镇馆之宝了。</span></p> <p class="ql-block">抵达法国后,凡尔赛宫、卢浮宫是旅游团必打卡参观之地。</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主要作为法国王室的居住地和政治中心,象征绝对君主制。如今,它是历史博物馆和旅游景点,部分区域仍用于官方活动。</p><p class="ql-block">卢浮宫:曾是法国国王的居所,现为博物馆,收藏了《蒙娜丽莎》和《断臂的维纳斯》等世界级艺术品,是艺术爱好者的圣地。</p><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卢浮宫都安排了有中文的讲解员做讲解,想必参观的效果会好的很多。</p> <p class="ql-block">第2次参观凡尔赛宫,我的目的就是紧跟着中文讲解员,认真的听着他讲解。让自己在参观中学到一些知识。</p><p class="ql-block">此时参观的游人还是很多的,展厅里参观者密集,人头攒动。周边的人基本上都是外国游人。据导游说这个时间段的参观的人数算是一天中较少的。</p><p class="ql-block">团队在中文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了凡尔赛宫,走进凡尔赛宫,灿烂辉煌,富丽多彩的装饰随处可见。宫殿内设有宽敞的大厅、精致的客厅,以及路易十四皇帝和皇后的寝宫等。我们每个人都带了一个耳麦,跟随着中文导游,听着导游的解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逐一参观了宫殿内的各个房间,</span>每个房间都有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主题。</p> <p class="ql-block">在凡尔赛宫的大厅里,中文讲解员给大家介绍了这盏灯,看似是几条绳索在哪挂着,实际它是一盏由800颗施华洛世奇水晶制成的项链枝形吊灯悬挂于天花板上。吊灯由三根交错的线组成,每条线上都镶嵌了数百个水晶,形成环状从天花板垂下,宛如一条发光的透明链条。和以往的大吊灯真是不一样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宫殿里随处可见的精美油画。宫殿的顶部,无论是拱形还是半球形,都成为了艺术家们挥洒色彩的舞台。鲜艳的蓝色、红色、黄色和绿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夺目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些油画内容大多取材于圣经,其中各路神仙的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仙女们姿态优雅,男神们风度翩翩,而神孩子们则显得童趣盎然,笑脸盈盈。同时,天空的色彩也极为丰富,谌蓝的天空与纯净的白云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p><p class="ql-block">这幅是赫拉克勒斯神话壁画。</p> <p class="ql-block">这幅油画名是“小天使见证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很多的房间里,都能看到路易十四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个人画像以及夫人的画像悬挂在客厅和卧室中,</span>这些油画展现了路易十四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听讲解员说,这是皇后的床,在这张床上诞生了19位皇子。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每当皇后生下皇子的时候,周围都会有大臣来围观见证皇室的正宗。感叹皇后隐私都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跟着参观的队伍走进一座辉煌的宫殿,眼前金光闪烁,从导游的讲解中知道这座引人注目的宫殿是镜厅,显著的装饰为波希米亚水晶吊灯,24盏吊灯悬挂于镜厅的拱顶,与镜厅内的镜子、油画等共同构成奢华的视觉效果。 </p> <p class="ql-block">镜厅长达57米,两侧墙壁上挂满了精美的镜子和壁画,仿佛将整个宫殿都倒映在了镜中。这些镜子和壁画,无论是精致的工艺还是丰富的内涵,都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现了路易十四时代的奢华与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型油画《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导游告诉我们,加冕油画共画了两幅,凡尔赛宫有一副,卢浮宫也有同样一幅画。</p><p class="ql-block">作者历时两年才完成的画作,忠实记录了拿破仑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整幅画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这里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构图之宏大,场面之壮观,为画家以前的任何作品所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里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从凡尔赛宫里拍摄的花园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团队参观一个小时左右,结束了当天的讲解,带团队走出展馆。一部分人仍然继续去参观没有看到的展馆,一部人要去凡尔赛后花园去游览。参观前,豆文龙导游已经通知团队六点半在凡尔赛宫广场边上一家中餐馆集合用餐,此时离集合时间还有40分钟。这位中文导游很负责任的,带着去凡尔赛宫后花园参观的团员去门口购票,随后带领不去参观也不去后花园的团员从宫殿展馆走出。</p> <p class="ql-block">2010年到巴黎的时候,我参观完凡尔赛宫展馆以后,曾经到了后花园游览,那时候花园没有被围栏围住,是可以随意进去参观的。在喷泉和雕塑旁边,我也拍了大量的照片,记忆犹新。如今后花园被栏杆围住,成为一个收费景观。进去参观需要18欧元。我只能趴在栏杆外,远远的拍摄围栏里面的喷泉绿植。</p><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购票进去参观的团友拍摄)</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的第2天团队早上8点出发,因参观卢浮宫有预约时间,所以团队先参观了凯旋门和协和广场,然后乘车去卢浮宫参观。巴黎城市交通和大城市的通病一样,一直是堵车现象,团队乘车在10点以后才到达卢浮宫外广场。</p> <p class="ql-block">给团队安排的中文导游已经在玻璃房入口处等待。让我没想到的是,中文导游安排了不止一人,每一位中文导游带领6位团员。让我感觉很不错,这样能够让我在两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紧跟着导游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方便的询问导游问题。我和另外5位团友带着耳麦,紧跟着负责我们六人的导游,通过了安检以后,进入卢浮宫展厅。</p> <p class="ql-block">从导游发给我的中文展馆浏览图可以看到,卢浮宫主要分为德农馆、叙利馆和黎塞留馆三大展区,涵盖古希腊罗马文物、古埃及文物、东方文物等8个收藏部门,共设超过120个展厅。但我们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卢浮宫里主要的展厅。</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们在通过安检排队时从罗浮宫的窗户往外拍摄的,卢浮宫的庭院里的雕塑,导游告诉我这也是卢浮宫馆内珍品。</p> <p class="ql-block">这几张墙上的雕塑,镶嵌在零层的大厅内,导游给我们着重的讲解了它的来源,一共有4张雕塑,每一个雕塑后都有一个故事,主要展示的是法律的正义。</p> <p class="ql-block">从零层叙利馆的入口附近,导游带我们走进卢浮宫遗址。</p><p class="ql-block">卢浮宫遗址是卢浮宫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展览区域,它展示了中世纪时期卢浮宫作为军事古堡的历史。它是卢浮宫原始防御工事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墙建筑部分,位于古时卢浮宫中心的低洼地带,靠近北墙和东墙。</p><p class="ql-block">2016年的翻新工程中,在遗址区增设了一个比例为1:5000的互动模型,用于展示卢浮宫及其邻近杜乐丽花园的整体布局和藏品分布情况,使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卢浮宫宏大的建筑结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馆入口处,有一座</span>《塔尼斯的斯芬克斯像》,又被称为狮身人面像,是一件古老的文物,发现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原本是阿蒙雷神庙的守卫者。这座重达24吨的花岗岩狮身人面像已经有四千多岁的历史。它是保存最完整、可能也是最古老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之一。</p><p class="ql-block"> 塔尼斯的斯芬克斯像作为卢浮宫的收藏品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意义。它代表着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其雄伟的形象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三宝(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米洛斯的维纳斯》古希腊雕塑,约公元前150年创作,以断臂的优雅姿态闻名,被誉为“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p><p class="ql-block">《萨莫色雷斯尼姬像》(胜利女神像)高2.44米,虽头部和手臂缺失,但展翅欲飞的动态雕塑展现了古希腊雕塑的巅峰技艺。</p><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达·芬奇的经典肖像画,每年吸引约600万游客,以神秘的微笑著称。</p> <p class="ql-block">在零层,我们参观了古希腊的博物馆。这里有著名的镇馆之宝“米诺的维纳斯。”进入这个馆眼前是一个个的栩栩如生的雕塑, 无论是人物的面目表情,雕塑上的肌肉,皮肤,衣物条纹都清晰可见。为了能够记住这些雕塑,我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一边拍照的并随时记下雕塑的名称,并不停的询问着导游问题。这个展厅可以说我是最认真的听讲和学习着。感觉到这些裸体的雕塑是那样的美。特别是这个展厅的端口座立着米诺的维纳斯的全身半裸体雕塑,在雕塑的比例上,在女神的慈祥的面目下都是那样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我记住了导游介绍米洛的维纳斯时说的一句话,“因为残缺所以完美。”</p> <p class="ql-block">这座俯卧在床榻上的雕塑名字叫做 «沉睡的海尔玛弗狄忒»。导游介绍说,是古希腊雕塑,背面窈窕女,正面阳刚男! 这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查了一下资料,这位美少年是维纳斯的女神的儿子叫海尔玛弗狄忒,他拒绝了水仙子萨拉玛西斯追求,于是水仙子为了能与他永远在一起,要求宇斯将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从此就这位美少年成为雌雄同体的人了。</p><p class="ql-block">有不少孩子在这儿参观学习。在西方的博物馆里经常能看到老师带领孩子们来参观,他们重视孩子们的社会实践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 跟着导游,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一层。在德农馆二楼这宏伟的楼梯尽头摆放着另外一个镇馆之宝“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雕像的底座设计成航船,感觉是女神从天而降,指引航船乘风破浪走向胜利.发现的时候还是些碎片,在卢浮宫复原后,已经找不到头和手。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丢失,但至今仍是古希腊最高雕塑艺术的绝世作品。在其雕像的旁边的玻璃展柜里有一只手,据导游介绍,这是近期发现的胜利女神的手。</p><p class="ql-block"> 这里人员密集,全都是和胜利女神一起拍照留影的游人。我和同伴也是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能够在胜利女神像座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挤过拥挤的参观人,跟随导游进入了另外一座展厅,眼前又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导游介绍,这是卢浮宫的阿波罗廊。阿波罗长廊是整个卢浮宫中最富丽堂皇的地方,长廊全长61米、宽10米,穹顶中央悬挂德拉克罗瓦的《阿波罗征服巨蟒》,墙壁镶嵌黄金浮雕和28位人物肖像挂毯,28位人物是为卢浮宫建设作出贡献的君主和艺术家。 </p> <p class="ql-block">阿波罗廊的天花板由画家夏尔·勒布伦以太阳的运行为主题进行装饰,而太阳则是路易十四国王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听到导游介绍,阿波罗廊的天花顶有12个星座。12个星座用不同的绘画来表现出来,因为我是双子座的所以询问了双子座的雕像,这就是双子座的图像。一位女神的脚下有两位童子在拥抱着。</p> <p class="ql-block">阿波罗廊里展出法国王室珠宝、钻石等珍贵文物,如路易十五加冕王冠(镶有280颗钻石)、青金石宝船等。</p> <p class="ql-block">就是法国路易十五加冕的王冠。导游介绍说,王冠前面的珍贵的珠宝已经被仿制品代替,在旁边的柜台上展示了王冠上的真正的珠宝。</p> <p class="ql-block">这种蛋彩画记得讲解员说是那个时期,用一种新的颜料的一种绘画方法,绘制出来的画面非常鲜艳明朗。好像是圣母玛亚,身上穿的都是鲜艳蓝色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在人员拥挤的展馆里,发现了这群孩子坐在长椅上在交流在写着什么?我觉得他们正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正在写着观后感或者正在画着他们见到的珍贵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在这幅画前面,有很多游人在观看在拍照。我们的讲解员介绍了这幅画,</p><p class="ql-block">“加纳的婚礼”是意大利画家委罗内塞,约1562年绘制。这幅画描绘的是耶稣和圣母玛利亚以及使徒们在约旦河畔的加纳这个地方遇到一商人正在举办婚宴,应主人邀请他们一起参加婚礼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幅画是卢浮宫的重要藏品。</span></p><p class="ql-block">《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杰作。这幅画反映了1830年革命,作者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p> <p class="ql-block">右上边那幅画是意大利的画家拉菲尔的“花园中的圣母。”</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拉斐尔在花园中散步,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花丛中剪枝,拉斐尔的灵感迸发,立即将这位少女的形象速写下来。不久,他用这位少女做模特儿,创作了这幅名画。因这姑娘是园丁的女儿,故这幅画又称《美丽的园丁之女》。</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的绘画厅里,看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潮涌动,</span>仔细一看,前方展览的是卢浮宫的珍宝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大师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的</span>“蒙娜丽莎的微笑”,画幅并不大,但她却是那样的闻名遐迩,那神秘的微笑几百年来迷倒无数人。</p><p class="ql-block">我站在这幅画的远处,远远的望着这幅名画,前方的人都高举着手机在拍照着,我试图向前挤去,但是没有成功,因为这幅画像已经被两面的隔板给隔开了,观看拍摄的人只能够从后方撤出,游人从隔板外两边行走,这种隔板造成了前面的人很难再挤出来,后边的人挤进去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我试图从隔板旁边的缝隙把手机伸进去拍摄这幅图,但被安保人员给制止了,只拍摄到这幅画的侧面。遗憾没有拍到完整的画面,只是在群里下载了团友们拍到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卢浮宫的展厅里,一面墙上悬挂着这幅和凡尔赛宫一样的大型油画《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在这幅画前也是参观的人很多,想把它完全拍下来是很困难的,最后只是拍了一个局部。</p> <p class="ql-block">在画廊里也看到了很多幅耶稣受难的画面。这也是很多画家喜欢绘制的题材。</p> <p class="ql-block">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用了一个半小时参观,这一路导游都在给我们详细的讲解,我们看到的这些展馆的雕塑、油画、历史事件,路过走过时也看了一些不知其名的藏品。当然在卢浮宫短短的时间来不及看到更多,但是卢浮宫没有错过的遗憾,每一件作品都是稀世珍宝,看到了,感受了美,这就是最大的收获。这也是我第2次参观卢浮宫的最大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在法国的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全体团员参加了进入巴黎歌剧院参观的自费项目。去巴黎歌剧院参观,我想象的就是看它的线条和建筑结构。因为我经常去国家大剧院观看演出,拍摄了不少国家大剧院的精美的线条和造型。</p> <p class="ql-block">由法国著名的侦探、悬念小说家加斯通·勒鲁(1868-1927)写下的《歌剧魅影》(后又搬演成电影、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故事就发生在巴黎歌剧院。</p><p class="ql-block">我们合唱团曾经唱过歌剧魅影的音乐剧当中的一段歌曲。合唱团的指挥给我们讲了这部音乐剧的背景。歌剧魅影讲述了1870年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以排练和演出歌剧为背景。围绕一位女演员分别与一位年轻贵族和一位隐匿于剧院的魅影之间的感情纠纷,而展开矛盾冲突的传奇故事。剧情徘徊于现实与幽灵之间,是一部爱恨交集的悲喜剧。站在巴黎歌剧院的大厅里,我仿佛又回忆起剧院魅影里的音乐旋律。</p> <p class="ql-block">走进巴黎歌剧院的进门大厅,这是一个四周有一圈柱子的圆形大厅,大厅顶部有个圆形造型,讲解员用激光笔给大家显示了,设计师把自己的名字巧妙的绘制在这个屋顶的圆型图形中。</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歌剧院,马上就会被壮观的大楼梯吸引,大理石楼梯在金色灯光照射下更加闪亮,据说是被当时贵族仕女的衬裙擦得光亮,可以想见歌剧院当时的盛况。大楼梯上方天花板上则描绘着许多寓言故事。</p> <p class="ql-block">欣赏过大楼梯后,可从两侧进入歌剧院走廊,这些走廊提供听众在中场休息时社交谈话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四周是由柱子构成的观众席。从下面望到二楼,是一个个像包厢一样的小阳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2楼的一个阳台看到的,整个剧院内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沿巨型楼梯拾阶而上,迎面是装饰奢华的巴黎歌剧院的金色走廊。走到这里我感觉这个厅就像卢浮宫里的阿波罗廊,像凡尔赛宫里的镜厅,室内天花板、墙面、楼梯和每一处角落,都布满了精致的雕塑、造型优美的挂灯以及壁顶上大幅脂粉气很重的油画作品,具有浓郁的洛可可风格。由于歌剧院的装饰太过华丽,它又被喻为“巴黎的首饰盒”。顶棚一概都是绘制古典油画的“天棚画”,两旁的墙面均为繁复的古典风格倾向的壁龛和雕刻。</p> <p class="ql-block">这个厅四周挂的是各国来宾的画像。这幅画绘制的是中国的女宾,因为他们没有中国妇女的服饰,所以用来法的中国官员的官帽,日式服装来绘制一个中国女子的图像,手里捧着茶壶和茶叶,代表的中国的茶叶文化 。</p> <p class="ql-block">这扇镜子很有意思,因为透视关系它可以看到镜子里透射过十几道门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像应该是巴黎歌剧院的一个图标吧。</p> <p class="ql-block">随着中文讲解员,我们参观了近一个小时左右,在歌剧院金碧辉煌的走廊里,在他的大台阶上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的艺术魅力,它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去赞美,只需要用心去感受。正如这座歌剧院,它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人类精神的一座殿堂。</p> <p class="ql-block">巴黎的第3天一早,豆导带领团队出发,力争在早上9点之前到达巴黎圣母院。进入巴黎圣母院是需要排队的,豆导告诉大家早10分钟到,可能就会排队在几百人的前面。我们到达巴黎圣母院的广场,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顺着多道的栏杆转圈着走近大门。</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大门的路程中,我们的中文导游到了,耳麦里已经响起了中文导游的介绍。因为提前没有预约到馆内导游的解说服务,所以我们的导游只能安排在巴黎圣母院外面讲解。我们这位中文导游只能够带我们进去后悄悄的进行讲解。在进入大门前我被安保人员拦住,让我把耳麦摘下来放进包内,他严格的限制我们戴着耳麦进入馆内。</p> <p class="ql-block">知道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从电影《巴黎圣母院》认识的。相信很多人都涉猎过《巴黎圣母院》这部名著,或者欣赏过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影片,那个被处死在绞刑架上的吉普赛女郎,那个香销玉殒,美丽纯真的爱丝美拉达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个教堂发生的吗?那个面目丑陋而心地善良,充满了正义感的加西莫多,还有那个佛口蛇心、揣奸把猾的副主教克洛德,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吗?是的,正是这个巴黎圣母院!这就是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这就是被世人称之为世界三大教堂之一的巴黎圣母院。</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走进巴黎圣母院的教堂内,尝试着寻找《巴黎圣母院》故事的痕迹。但过去的已不复存在,死去的已不能复生,留下来的是那个气冲霄汉,让人回味无穷的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是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西堤岛上的一座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于1345年建成,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法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历史古迹之一。</p><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在其漫长历史中,被各种文艺方式以数不清的规模描写、传播,成为地球表面最著名、最有文化意义的建筑物之一。</p><p class="ql-block">1991年,圣母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走进巴黎圣母院,我们都围拢在中文讲解员的周边,听着她悄悄的给我们讲解着巴黎圣母院里的内部结构,精美的油画雕像以及发生在圣母院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随着参观的人流,紧跟着导游,按照参观的路线向前走去,耳麦里时时响着导游的声音,眼睛不停的在观望着,拍照着这座巴黎圣母院教堂内哥特式的尖形拱劵穹顶,壁画,雕塑,身边的彩色玻璃。</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的彩色玻璃窗更是令人惊叹。这些花窗上,设计师运用稀有且珍贵的材料,生动地描绘了《圣经》中的各种故事情节。它们通过丰富的色彩与复杂的图案,讲述了无数圣人的故事和宗教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这些花窗设计繁复而华丽,宛如盛开的玫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每当自然光穿透这些彩色玻璃时,教堂内便弥漫着五彩斑斓、如梦似幻的光影,仿佛是神明的启示正悄然降临。</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教堂内真是太漂亮了,每走一步抬头望去都是不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参观行走的左边这一溜,是一个个的小空间,是由彩色玻璃构成的半圆形的墙面挂着不同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这幅和平鸽挂毯,导游介绍是教堂大火修缮后重新开放后挂上去的新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教堂的主圣台。</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雕像。它被精心安置在大教堂东南方的柱子前,与圣母祭坛相映成趣,共同诠释了巴黎圣母院的深厚宗教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扇窗户雕刻绘画出精美的图案,有一种视觉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导游一直在给大家悄悄的介绍着巴黎圣母院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巴黎圣母院教堂内的参观,中文导游带大家在大门口栏杆外给大家讲解这座教堂的历史。具体给大家讲了这座教堂的西立面的故事。因为我没有读过圣经,所以对导游讲的很多圣经里面的故事听的稀里糊涂记得很少,回到家里后去查找有关资料,才了解到导游所说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将教堂外观划分为三个层次,最下层,三个精美的桃心拱门,左侧的圣母门,生动重现了圣母受难的悲壮场景;中间则描绘了“最后的审判”的宏大画面,寓意深远;而右侧则讲述了圣安娜的感人故事。再往上,旧约里的28座君王像在众王廊中一字排开,与下方的雕塑相互辉映,共同织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28座君王像在众王廊中往上,是一个精致的小露台,露台四周以镂空栏杆为界,而立面的核心部位,则是一扇圆形玫瑰花窗。花窗之内,三座雕塑静静伫立,其中两位天使分别寓意着“过失”与“救赎”,它们守护在圣母的雕像两侧,共同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p><p class="ql-block">紧接着圆形玫瑰花窗,我们的视线转向了巴黎圣母院的第三层,那里矗立着两座高耸入云的方形塔楼,它们以69米的高度傲视巴黎市中心。这些塔楼不仅为巴黎市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景平台,更成为了城市天际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15日,维修中的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导致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经过专家的5年修缮,巴黎圣母院在2024年12月8日,维修后的圣母院重新开放。目前,圣母院的塔尖部分仍在维修中。</p><p class="ql-block">那年巴黎圣母院着火以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为此我还写了一份感想</p><p class="ql-block">“曾经的相遇-感叹巴黎圣母院”,发表在人生速写的微信平台上。</p> <p class="ql-block">2010年9月,我随团队到巴黎游览时,在巴黎圣母院逗留了30分钟,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进去,只在周边进行了拍照。</p> <p class="ql-block">当时巴黎圣母院的高高的塔尖直冲云霄,现在看到的塔尖感觉没有这么高了。</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巴黎圣母院的参观告别了我们的上海小导游。豆导带领团队,跨过圣母桥去到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参观。这家黄金年代就创立的书店吸引过许多无数文豪,如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p> <p class="ql-block">这家小小的书店,门口有不少读者在排队,好像书店里正在搞活动。</p> <p class="ql-block">透过窗户可以望见书店内,延伸到屋顶的书架里摆满了书籍。</p> <p class="ql-block">发现了这个可爱的男孩正在寻找自己需要的图书。我知道很多西方国家的孩子们从小就到书店和社区图书馆去借书,从小他们都有读书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书店。豆导带团队沿着塞纳河畔游走。塞纳河畔,两岸有很多绿色的小房子,豆导说这是塞纳河畔的一道风景,它是艺术家们绘画写生的地方,政府在河边安置了很多这种绿色的小房子,供艺术家们存放工具和书籍,这也是反映法国对艺术家们的尊重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从塞纳河边回望,可以看到巴黎圣院的高高的两座亭楼。</p> <p class="ql-block">沿着塞纳河的左岸行走,可以看到塞纳河上有很多座桥梁。河中有不同型号的船只在游走。</p> <p class="ql-block">河岸边有不少艺人已经打开了绿色的小房子,摆放着他们的文创产品。有各种的卡片、纪念封、冰箱贴、杂志书籍。真想停留在这些小房子前面,挑选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冰箱贴,可惜队伍行走的太快,只能拍两张照片后紧跑两步,保证耳麦里能够听到前面导游的声音。就是这样一路小跑着,在塞纳河边游走。</p> <p class="ql-block">步行至新桥,我们通过新桥走到了塞纳河的右岸,导游介绍这座桥是巴黎最古老的桥,这座桥的结构为以后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典范。</p><p class="ql-block">在新桥桥上有亨利四世骑马的铜像,在桥上可以把塞纳河左右岸的风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莎玛丽丹百货结束这段塞纳河畔的游走。</p> <p class="ql-block">中午12点左右,团队来到埃菲尔铁塔附近的码头,在这里我们乘上游轮,安排了团队在游船午餐,三道式西餐。</p> <p class="ql-block">游船上的服务员首先给我们桌上酒杯里倒入红色的葡萄酒和白色的葡萄酒。然后先后上了三道西餐,海鲜沙拉,牛排主菜和餐后甜点,最后还给上了小小的一杯咖啡。</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兴奋的拿起酒杯互相祝福,祝贺我们有一个愉快的法国的浪漫行,祝福我们有缘在这里相聚相识。</p> <p class="ql-block">祝福我们三姐妹,有一个愉快的法国浪漫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边品着西餐一边欣赏着塞纳河两岸的风光,游船沿着塞纳河自西向东游览,从一座桥下返回。游船一路上穿过好几道桥梁,看到了不少有名的建筑,路过了巴黎圣母院,路过了自由女神,路过了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游船的工作人员不允许船上的客人到船舷上拍照,也许是为了安全,游客面对两岸的美丽的风光,禁不住会打开舱门到船舷上去拍照,我坐在船舱门的旁边,不敢到船上去拍照,只是趁着开门的功夫不时的拍摄着由远至近的埃菲尔铁塔和自由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这座自由女神像,据说是美国赠送给法国的礼物,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要小得多,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国赠送的。真是相互赠送。</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个人感觉像是一个火车站,或者是一个塞纳河上的渡口站。</p> <p class="ql-block">两座建筑,因为它的造型别致而让我拍摄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法国巴黎的地标之一。2010年9月我到法国巴黎的时候,有参观巴黎的凯旋门这一个行程。当团队的大巴车行驶到香舍大街附近时,远远的望到凯旋门处,烟火缭绕,原来法国巴黎的工人正在大罢工,他们聚集在凯旋门下,周边大量的军警人员包围着他们,他们产生了对抗,外面用高压水枪和燃烧弹向里面喷射,远远的看到了高压水枪的水道和烟雾弹的烟雾。为了团队的安全,我们只是远远的观望着就离开了香舍尔大街,被拉到老佛爷购物中心去购物。这样那年凯旋门和协和广场都没有能参观成,留下了遗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终于我站到凯旋门的前面,仔细的观望着它。在他的前面留下了一个个的留影。了却了我当年的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巴车围着协和广场转了好几次,也路过了好几次,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座高高的方尖碑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远的能看到碑座上有一些金色的阿拉伯图案。</span></p><p class="ql-block">去年我去埃及旅游时,见到了埃及的方尖碑。查了资料才了解到,协和广场的方尖碑是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于1831年赠予法国的外交礼物,旨在感谢法国学者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原为卢克索神庙前的双碑之一,1836年经两年半运输后竖立于巴黎市中心协和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上有两座喷泉:北侧河神喷泉与南侧海神喷泉,装饰青铜美人鱼雕像,象征法国航海技术。</p> <p class="ql-block">巴黎第2天上午参观了卢浮宫,下午又参观了歌剧院,傍晚五点团队还要去参观另外两个景区:外观法国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圣心教堂和蒙马特爱墙。由于我身体不舒服,头晕脑胀,申请了在大巴车上休息,就没有跟着团队下车去参观。</p><p class="ql-block">我的同伴拍摄了这两个景区的照片,以了我没有去参观的遗憾。</p><p class="ql-block">这是法国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圣心教堂,位于巴黎北部的高地蒙马特上,为巴黎著名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蒙马特爱墙。</span>是2001 年 2 月 14 日情人节建立,坐落于巴黎市北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小公园里。1992 年起巴隆开始收集和记录下了1000 多条用 300 多种语言写就的“我爱你”的手写体。</p><p class="ql-block">看到这座墙我想起来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小巷内看到的亲吻爱墙。爱墙由很多块瓷砖拼成,最后拼成了一个接吻墙。著名的“爱墙”,非常有设计感,发起者在民间收集了4000余张照片,烧在瓷砖上,每一块瓷砖纪录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爱的场景,在墙上组合成两唇相接的巨型亲吻图案,照片的主题是和平与爱,寓意是让人类的亲吻之声盖过枪炮声,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依然会有纷争与战乱,但和平却是永恒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巴黎游览街道的时候拍下来的一座座的楼房,发现他没有很高的大厦,都是这种六七层高的楼房,感觉有很欧式的建筑风格,有一种非常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14天的南法浪漫之旅很快就结束了,在这里我写了8篇游记,来记载我这14天的旅程经历和感受。正像我们这次旅程的路书上写的:法国是每人心中的梦幻浪漫旅行地,如果巴黎是浪漫的代表,那么南法就是被眷顾的人间天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