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经验】“跌跌不休”一族

特立独行

<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特立独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3640628</p><p class="ql-block">字数:1974</p><p class="ql-block">李雪梅是我的邻居,是我老伴儿的发小。她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游泳和打乒乓球。因为我也喜欢打乒乓球,所以前些年我们经常一起切搓球技。因为互相比较熟,又住在一栋楼,比较方便;还由于技术水平差不多,能够玩到一起去。</p><p class="ql-block">走近古稀之年,腿脚渐渐不灵活了。为了防止发生运动伤害,一晃有四、五年光景我都不再做剧烈的运动了,乒乓球也放弃了。</p><p class="ql-block">因为不和李雪梅在一起打乒乓球,所以虽然住在一栋楼,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四个月前我碰到过她一次,她说她还在坚持每周游一次泳,每天打乒乓球。我对她说:“你也小70了,别不服老,不应该再参加剧烈的运动了,乒乓球不要再打了!”她不屑一顾的说“没事儿!等我打到75岁时就不打了。”</p><p class="ql-block">20多天前,我再次在楼单元门前遇到她,我惊诧地发现,她的两颗门牙下岗了!我问她“什么情况?”她说“嗨!别提了。大上个月,早上要去打乒乓球,下这个该死的台阶,着急一脚踏空了,一下子摔出两米多远。这不,把两颗门牙全干掉了,鼻梁骨也磕折了!住了一个多星期的院。”</p> <p class="ql-block">李雪梅的遭遇使我联想起在我们小区我认识的熟人中,这几年因跌倒致伤、致残、致死的可不止她一个。</p><p class="ql-block">老万夫妇受邀与几家战友自驾游去了西双版纳。按理说,两口子都是搞医的,理应注意安全,可是,西双版纳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令他们流连忘返。他们肆无忌惮地狂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有人更是别出心裁地提议:美女们每人手持一条彩色的沙巾,跳起来拍照。为了拍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老万要放低身价,趴在地上为她们拍照。随着“一、二、跳”的口令,美女们纷纷跃起。虽然跳的也就一筷子高,可是落地时却出了问题,只听老万老伴儿张杰“哎哟!”一声跌倒在地上——脚踝骨折了!现在两年多过去了,走路还一瘸一拐的离不开拐杖。</p><p class="ql-block">比张杰更惨的还有陶姐。她跌倒的情节很简单,但后果很严重。</p><p class="ql-block">一天吃过晚饭,她和老伴儿下楼准备去溜湾儿。出了楼门,下了台阶,没走几步,一不留神,左脚踢到了下水道马葫芦盖子的边缘上,瞬间身体失去平衡,全身前倾,平拍在地上,双膝重重地磕在了马葫芦盖子上。经拍片检查,双膝盖髌骨粉碎性骨折。经过将近6个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总算凑合着能走路了,但两腿打弯困难,不能走太远。</p> <p class="ql-block">她们几位是不幸的,同时也是万幸的,尽管她们都受了很重的伤,但还都能生活自理。下面要说的这位老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p><p class="ql-block">老董儿子住在离我们小区不远的地方,常来看望老董,挺孝顺的。有一天,老董接到儿子的一个电话,说老董正在读初二的孙子在学校帮助同学打假,让家长到学校去一下。老董的儿子在外企上班,单位开会出不来,让老董到学校看看。</p><p class="ql-block">老董一听,心里那个急呀!边扣衣服扣子边往公交站跑。他远远的看到公交站的车要发车了,边跑边挥手边喊“等一等!”就在老董即将跑到公交站时,一个趔趄跌倒了,头重重的磕在了马路的边石上!可怜的老董再也没有起来!</p> <p class="ql-block">中国有一句励志谚语告诉人们:“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可是从生理学角度上讲,人一旦过了65岁,那就是跌倒了容易爬起来难了!</p><p class="ql-block">人过了65岁功能退化加快,头脑反映迟钝,各个关节活动不灵活,眼神儿不济,身体平衡能力差,骨密度降低,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老年人成了前赴后继、“跌跌不休”的一族。</p><p class="ql-block">为了写这篇拙作,我上网查了相关资料。我国目前65岁以上人口占比大约在16/%左右,跌倒,已经成为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且年龄越大,占比越高。监测数据显示,跌倒后造成中、重度伤害者占比在38/%左右,死亡者约占1/%。就在我写这篇拙作时,又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我的一位老同学刚刚因跌倒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衷心祈祷她能平安无事!</p> <p class="ql-block">减少因跌倒给老年人带来的伤害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国家要做的工作外,做为个人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再好的刀口药也不如不割口子。”为了避免自己重蹈别人的覆辙,我给自己和老伴儿制定了“三大纪律十项注意”:</p><p class="ql-block">三大纪律</p><p class="ql-block">一、必须承认自己老了,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二、时刻牢记跌倒的风险,防患于未然。</p><p class="ql-block">三、适当活动但不做剧烈运动。</p><p class="ql-block">十项注意</p><p class="ql-block">1、早上起床慢起身。</p><p class="ql-block">2、不猛然下蹲、起立。</p><p class="ql-block">3、有坡道时绝不走台阶。</p><p class="ql-block">4、上下台阶、楼梯必须手扶栏杆和扶手。</p><p class="ql-block">5、事情再急也不追赶公交车,不抢上地铁。</p><p class="ql-block">6、乘车无座时尽量要有抓手。</p><p class="ql-block">7、遵守交通规则,走路注意观察路况。</p><p class="ql-block">8、多晒太阳多补钙,预防骨质疏松。</p><p class="ql-block">9、雨雪天非必要不出行。</p><p class="ql-block">10、不蹬高打扫卫生。</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儿互为监督员监督执行。老伴儿比我小11个月,仗着自己“年轻” ,执行规定动辄出现偏差,尤其爱抢过马路,追公交车,因此时常受到我的批评!</p> <p class="ql-block">长寿之心人皆有之,但长寿离不开健康;谁也不想跌倒,但谁也保证不了不跌倒。强化自身的防跌倒意识,尽管减少和避免跌倒的风险,是我们“跌跌不休”一族应该并且必须做到的。</p><p class="ql-block">(数据图片采自网络,致谢!其余图片为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