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出阳关,路过楼兰,怀念班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乘坐的专列从伊宁站缓缓驶出站台,向着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进发。这趟从北疆穿越天山至南疆的旅程,是一场浓缩西域地理与文明的极致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列车驶过准噶尔盆地边缘,看着窗外连绵不断的沙漠与雪山交织的奇景,我以为这就是新疆铁路最美的景色。然而当列车从乌鲁木齐横跨天山,车窗外的画面让我彻底震撼了一回,原来在中国版图的西端,竟然藏着一条史诗级铁路,它所经之处,堪称"天地之间的奇迹走廊"。我们乘坐的绿皮火车如钢铁长龙,一头扎进了天山山脉。车轮与铁轨碰撞出的"咔嗒"声逐渐加快节奏,就像敲响了一场自然交响乐会。据列车员说,列车在20分钟内要穿越13条天山隧道。当列车开始攀爬海拔3000多米时,眼前的若隐若现景象让我屏住了呼吸。左侧是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右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车轮几乎贴着悬崖边缘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钻出天山峡谷后,绿色巨龙沿途串联起车师、龟兹、焉耆、古楼兰等西域古国遗迹。当列车刺穿天山脊梁的瞬间,北疆牧草的湿润尚未褪去,南疆沙漠的热风已裹挟着龟兹乐舞的残响与楼兰驼铃的碎影,扑面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同行的人一样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风景从雪山草原变为沙漠绿洲,心中涌起穿越时空之感。西出阳关,路过古楼兰,我仿佛回到了东汉时期,想起了民族英雄班超。出发之前,我曾查阅过张骞、班超以及玄奘出使西域的资料,特别是对民族英雄班超31年的征战历程有了初步了解,对班超这样一位出使西域的卓越外交家与军事家的英雄传奇故事佩服至极。因此,就有了以下粗略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史料显示,班超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史学大家。但他不甘心只在书斋中度过一生,年轻时因家境贫寒受雇于官府抄写文书。一次,他掷笔长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这便是“投笔从戎”的由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汉王朝建立后,西域因王莽的错误政策陷入混乱,大部分被北匈奴控制,屡犯边疆。汉明帝刘庄决定出兵反击北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带着三十六位勇士踏上西行之路,他们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坚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班超抵达鄯善国后(古楼兰,公元前77年,西汉使臣傅介子刺杀亲匈奴的楼兰王安归,拥立亲汉质子尉屠耆为王。为彻底切断匈奴影响,汉昭帝下诏将国号由“楼兰”改为“鄯善”,并迁都至伊循城,今若羌附近),敏锐地察觉到鄯善王虽然表面上对汉朝表示欢迎,但实际上却暗中与匈奴勾结。为了迅速稳定局势,班超决定先发制人。他设计捕获了匈奴的使者,并斩杀了鄯善王的匈奴亲信。这一果断行动不仅震慑了鄯善王,也向西域诸国展示了汉朝的决心和实力。鄯善王见状,立刻表示愿意归附汉朝,班超的西域之行取得了开门红。班超还以汉朝的威望和恩德,安抚鄯善百姓,使其成为汉朝在西域的坚定盟友。这一行动不仅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也为后续的西域经营奠定了基础。作为丝路枢纽的古楼兰(鄯善)控制东西贸易通道,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即发生于鄯善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后,班超来到于阗国。于阗国在西域诸国中势力较强,且与匈奴关系密切。班超到达后,发现于阗国内部存在着亲汉和亲匈奴两派势力。他巧妙地利用这一矛盾,先是以汉朝的威望和诚意打动了于阗王,使其倾向于汉朝,然后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削弱了亲匈奴派的势力。最终,于阗王被班超的诚意和智慧所打动,归附了汉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焉耆国,班超面临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焉耆王因与匈奴关系深厚,对汉朝的使团极为敌对。班超到达焉耆后,发现其国内部矛盾重重,于是决定利用这些矛盾,分化瓦解焉耆的势力。他先是以汉朝的威望和实力震慑焉耆王,使其不敢轻举妄动,然后通过与焉耆国内的亲汉势力合作,逐步削弱了亲匈奴派的势力。最终,在班超的巧妙布局下,焉耆国也归附了汉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龟兹国是西域诸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且与匈奴关系密切。班超到达龟兹后,发现其国内部存在着亲汉和亲匈奴两派势力。他巧妙地利用这一矛盾,先是以汉朝的威望和诚意打动了龟兹王,使其倾向于汉朝,然后又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削弱了亲匈奴派的势力。最终,在班超的巧妙布局下,龟兹国也归附了汉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尉犁国因地理位置重要,一直是匈奴与汉朝争夺的焦点。班超初到尉犁时,尉犁王态度暧昧,暗中与匈奴勾结。班超察觉后,果断采取行动,设计捕获匈奴使者,斩杀尉犁王的匈奴亲信,迫使尉犁王归附汉朝。班超还以汉朝的威望和恩德,安抚尉犁百姓,使其成为汉朝在西域的坚定盟友。这一行动不仅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也为后续的西域经营奠定了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在鄯善、于阗、焉耆、龟兹和尉犁等国的行动,班超凭借其出色的智慧和勇气,逐一化解矛盾,使这些国家归附汉朝,为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多年的努力,班超凭借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才能,再次打通了西域,并在西域经营了三十多年,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成功收复了约55个国家。他被封为西域都护,封爵定远侯,成为了民族英雄。在他的治理下,西域恢复了和平与繁荣,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西域的岁月中,班超的家庭也经历了无数风雨。班超一生共有两位妻子:一位是他在洛阳的结发妻子,为其生育了两个儿子;另一位是他在出任疏勒镇守使期间迎娶的西域公主,即疏勒夫人,为其生育了混血儿子班勇。疏勒夫人的婚姻是班超在西域期间的权变与智谋的体现。班勇在父亲班超离开西域19年后,继承父业再定西域,成为与父亲齐名的历史人物。班超在西域的生活虽然充满艰辛,但也充满了温暖和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班超年事已高,终于回到长安时,受到了极高的尊重和热爱。长安城的百姓们夹道欢迎这位英雄的归来。班超向朝廷汇报了自己在西域的经历和成果,为汉朝的边疆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班超的“投笔从戎”激励了无数文人志士投身军旅,他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为了勇于冒险、敢于拼搏的座右铭。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乘坐新疆专列,路过这片曾经被班超经营过的土地时,心中感慨万千。车窗外,天山巍峨,沙漠无垠,绿洲点缀其间,这片土地的壮美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深震撼了我。班超在这里留下了无数足迹和功绩,他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得以传承和发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年时光流转,班超的功绩依然被铭记。他为中国的版图成型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普通老人,我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班超当年的英勇与豪迈,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敬意。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班超的故事让我明白,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磨灭。班超以“投笔从戎”的勇气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情,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班超的足迹遍布楼兰、龟兹、疏勒、尉犁等古国,他的智慧和勇气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边疆的安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这片土地上依然延续着班超的精神。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无数的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继承了班超的遗志,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团结而不懈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从列车上走下,踏上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时,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班超的故事不仅仅属于过去,它也属于现在和未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成为新时代的“班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趟旅行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国情怀”的真正含义。班超在西域的坚守,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他的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灯塔。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家国,脚下就有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车渐渐远去,而我们这些古稀之人对西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华原人家西出阳关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7.19</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