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保罗要塞、伏特加酒博物馆

六月

<p class="ql-block">  </p> 彼得保罗要塞 <p class="ql-block">  彼得保罗要塞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5月27日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奠基,标志着圣彼得堡建城的开端,这一天至今仍是圣彼得堡的建城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彼得保罗要塞及内部的彼得保罗大教堂均以耶稣的两位门徒命名。彼得被视为基督教的基石,象征坚定信仰,保罗则是向外邦传播福音的关键人物,代表开拓与传播。</p> <p class="ql-block">  彼得门(1717年),巴洛克风格凯旋门,饰双头鹰浮雕及圣彼得雕像,象征沙皇权威。</p> <p class="ql-block">  一位女士给小朋友表演小木偶,好像是推销。</p> <p class="ql-block">  铜像为彼得大帝真人等身大小(约2米高),呈现晚年彼得大帝坐姿。其独特之处在于比例反差——身躯高大健硕,头部却相对小巧,这一设计被解读为“以微小头脑承载宏大智慧”的隐喻。</p> <p class="ql-block">  彼得大帝左手象征“健康”,右手象征“财富”,因长期被游客触摸祈福,双手及膝盖已磨得锃亮,形成独特的“人文包浆”。</p> <p class="ql-block">  要塞的核心建筑是彼得保罗大教堂,建于1712—1733年。</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安葬了从彼得大帝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罗曼诺夫王朝历代君主,成为帝国兴衰的象征。教堂尖顶高达122.5米,顶端天使手持十字架的风向标,既是地标,也呼应圣徒守护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造币厂(1724年),欧洲最古老造币厂之一,曾印制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含三元纸币),现产俄罗斯纪念币 。</p> <p class="ql-block">  此装置揭示要塞的"黑暗遗产"——彼得大帝之女伊丽莎白女皇(1741年)曾在此处决政敌,雕塑的沉默威慑力远超文字史料。</p> <p class="ql-block">  该雕塑应位于要塞监狱展览区,影射沙皇尼古拉一世(1825-1856) 镇压改革的黑暗时代,尤其指向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被囚禁的贵族革命者。</p> <p class="ql-block">  将近中午12点人们纷纷面向开炮的方向,举起手机。</p> <p class="ql-block">  12点准时一声炮响,响彻十里,鸣炮传统始于18世纪初期,最初由彼得大帝下令,以炮声作为城市工人开工、收工和午休的信号。</p><p class="ql-block"> 1998年开始这一仪式被正式写入圣彼得堡城市章程,成为城市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吃了俄餐,菜品简单、味道不错,因为下午要去伏特加酒博物馆,所以中午好好吃饭,以免醉酒。</p> <p class="ql-block">  </p> 伏特加酒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首家以伏特加酒文化为主题的私营博物馆,由一名教师、工程师和医生共同创办,旨在填补俄罗斯国酒文化展示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陈列跨越数个世纪的玻璃与瓷制酒瓶、雕花瓶塞、饮酒器具(如铜制酒壶、高脚杯),展现俄罗斯不同时期的工艺与审美。</p><p class="ql-block"> 展示伏特加从15世纪“面包酒”演变为国酒的历史文献,包括禁酒令时期的政策文件及广告画。</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有一个形似大型挂坠的铸铁刑具,这是过去对酗酒者的惩罚工具。</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可以品尝三种最经典的俄罗斯伏特加酒,配以腌鱼、肥肉片和酸黄瓜等传统下酒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