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8日,我到江苏省汉文化景区游览。</p><p class="ql-block">徐州汉文化景区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京沪线,北迄骆驼山,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三环兵马俑路1号。</p><p class="ql-block">早上我乘公交来到汉文化景区西门。</p> <p class="ql-block">徐州汉文化景区是集“两汉三绝”为一体、国内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和国家4A级精品文化旅游区,它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p><p class="ql-block">徐州汉文化景区占地面积1400亩,由核心区和外延区两部分构成,核心区由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汉文化交流中心(展示汉化像石艺术)、刘氏宗祠、竹林寺、羊鬼山展亭(王后陵)、水下兵马俑博物馆等两汉文化精髓景点组成,外延区包括汉文化广场、市民休闲广场、棋茶园、考古模拟基地、滑草场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先来到汉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汉文化广场是景区的主入口,广场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90米,占地18000平方米,采取规整庄严的中轴对称格局。其空间定位以东西为走向,依次布置了入口广场、司南、两汉大事年表、历史文化展廊、辟雍广场等景点,终点矗立汉高祖刘邦的铜铸雕像,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广场的铺装以仿制的汉砖为主要材料,图案取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勾连云纹等装饰图形。两汉大事年表四周设计了少量的水景。水的使用,不仅可以与石材形成一刚一柔的对比,更成为两汉文化广场中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的手段,而且水体在园林广场设计中更具有独特的功效。游客可以从中感受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恢弘气魄,领略两汉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广场的设计犹如一段立体空间化的汉赋,通过“起”、“承”、“转”、“合”四个章节,抑扬顿挫、弛张有度,将汉风古韵自然呈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p><p class="ql-block">卧龙潭是景区因自然地势建设的园林小品,这里山势蜿蜒,曲折回还,颇有江南园林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汉风园</p><p class="ql-block">汉风园的铜镜雕塑广场上的铜镜雕塑以徐州博物馆馆藏汉代规矩铜镜为原型进行放大,雕塑高4.7米,其中铜镜高3.2米,为青铜铸造而成。基座由整块的埃及米黄大理石雕刻而成,长2.7米,高1.5米,形式创意源于汉代玉豹和汉代的鼎。铜镜雕塑周围景墙浮雕内容选自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和踏鼓舞等图案,与铜镜雕塑呼应。</p> <p class="ql-block">刘氏宗祠铭</p><p class="ql-block">浩浩寰宇,茫茫九舺。数百姓万家,何刘氏佼佼哉?盖其英才辈出,满堂生辉,尤以刘邦、厥功甚伟也!夫刘邦以丰沛布衣,南面称帝,宣告“王侯无种”,开历朝风气之先,一伟功也;建立大汉王朝,遂使华夏一族定格为汉,奠定文化千秋之基,又伟功也。怀经纬之才,建不世之功,岂故乡、一姓之荣耀亦国家、民族之幸事也!古之风流人物,谁能出其右者?以故,两千年下炎黄子孙,咸视丰沛为圣皋刘氏星散,回眸桑梓,向以彭城为郡望。堂堂中华,文明复兴,和谐社会,再歌大风。为弘扬汉文化、强国建新功,携手望乡游子,共谋经济龙腾,徐州于汉文化景区新建刘氐宗祠,非仅刘氏一族之宏愿,乃孚天下民心之所望矣!宗祠采汉代长安皇家学宫制式,为重檐四坡顶建筑,内陈汉高祖至清季刘氏先贤像。噫,群星灿烂,万古流芳,砥砺后崑,再创辉煌,真盛举也!丁亥仲夏,宗祠落成,谨镌此铭以记之。</p><p class="ql-block">朱浩熙撰</p><p class="ql-block">于公元二零零七年八月二日</p> <p class="ql-block">刘邦生平简介</p><p class="ql-block">汉高祖刘邦(前256年一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李),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生平</p><p class="ql-block">刘邦 挥家。 刘邦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 </p><p class="ql-block">(前256年一前195年6月1日) 战国时的魏安釐王21年·周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乙巳岁,即公元前256年生于楚国泗水郡(即汉“沛郡”)丰邑 </p><p class="ql-block">县中阳里家中,父母为刘太公(据野史记载名为:刘煓,字执嘉)和刘媪(野史记载名为: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p><p class="ql-block">大风起兮云飞扬, 公元前209年楚人陈胜、吴广在起义,刘邦在楚故地沛县响应,参与秦末的推翻暴秦行动。 为季,人称刘季。公元前221年庚辰岁,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帝国,之后刘邦试吏为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 </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秦王子婴请降,秦国灭亡。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之后是四年零三个月楚</p><p class="ql-block">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汉之争,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于二月初三甲午日(即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定陶即皇帝位,建都洛 </p><p class="ql-block">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阳,高祖三年再迁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刘邦在位十二年(公元前206年二月一公元前202年二月在汉王位,公元前202年二月一公元前195年五月在皇帝位),</p><p class="ql-block">从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死后,谥号是“高皇帝”,庙号太祖。</p> <p class="ql-block">上山往南面爬行,可以到达竹林寺。</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竹林寺,竹林寺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州竹林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也是徐州八大古寺之一,更是国家3A级景区。竹林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仅是我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的修行地,更因其独特的宗教地位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华佛教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历史背景:竹林寺初名青园寺,位于徐州市和平大桥东首的骆驼山。后因净检法师应邀驻锡并主持寺务,晋穆帝“敕改”为竹林寺。寺庙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大殿错落有致,与山间的翠竹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建筑特色:走进竹林寺,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寺庙内的建筑保持着明代的风格,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等建筑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山顶的大殿、观音阁、中国第一比丘尼纪念堂、三座纪念碑亭,南北山门五组建筑,了解竹林寺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价值意义:净检法师以“竹林”命名寺院,既寓意佛祖传教之地,又象征着竹之气节,体现了法师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传承。2009年9月落成开放以来,明道法师应邀住持,有效展现中国名寺风貌,观音菩萨应化女身,体现了女性教化的不可忽视,女性仁德的养成是民族的希望,徐州竹林寺将特别注重女德修养的示范与培训,为社会和世界和平、人生和美而积极奉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南山门上,层层通进了解 竹林寺游品示都出 竹林寺文化。南山门是殿堂式的,供奉着两 天动尊金刚力士,往上走便是天王殿,中间供率着弥勒菩萨。过了天王殿,便是三圣殿。从三圣殿往西,就是刘英、笮胜纪念阁。再往上走,便是韦陀殿,最后到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的正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往西至净检法师纪念堂,往东绕大雄宝殿后至观音阁梵音微风中,更能找到内心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竹林寺</p><p class="ql-block">竹林寺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是徐州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24岁出家,70岁圆寂。徐州人民为纪念其功绩,东晋永和年间在东郊狮子山上修建了竹林寺,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文献记载,明清时期的竹林寺顺山而建,规模宏大,为徐州八大寺之一。后历经战乱,常年失修,直至上世纪中期日寇侵华,竹林寺被肆意劫掠,千年古刹毁于一旦。徐州竹林寺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韦驮菩萨在抗战期间神秘显身,战后又从日本回归的奇闻佚事,更凸显了特别的文化价值和传奇色彩。新建的竹林寺座落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北侧骆驼山上,属于典型的“山上寺”。</p><p class="ql-block">汉传佛教游览区包括竹林寺内的观音阁、第一比丘尼纪念堂、南北山门、钟鼓楼等,展示汉传佛教的历史风采。两大展区的风物,集中体现了汉文化的博大恢宏,构建了“观汉狮子山,拜佛竹林寺”的独特人文景观。竹林寺今后的发展将围绕特别研修、农禅体验、社会慈善、观光演艺、国际交流等五大文化建设,配套完善相关设施。</p> <p class="ql-block">哼哈二将,在佛教传统中,他们是护法神的代表,一尊张口怒目,仿佛在发出“哼”的声音,能以鼻哼出白气制敌:另一尊则闭口怒目,以口哈出黄气御敌。其造型通常肌肉虬结,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气势汹汹,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主要职责是守护佛法和保护信徒免受邪恶和灾难的侵害,为信徒提供力量和庇佑。</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弥勒菩萨姓慈氏,现居兜率陀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年),降世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为贤劫千佛第五位。其背后为韦驮护法菩萨,四周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祖师殿</p> <p class="ql-block">伽蓝殿</p> <p class="ql-block">从竹林寺下山。</p> <p class="ql-block">到达水上兵马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画像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狮子潭水面东侧的汉画像石长廊全长约300米,是国内第一座以“汉画像石文化体验”为主旨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展厅分为三个区域:动漫展示与休闲区、汉画像石及拓片模拟制作互动区、汉画像石精品展区。其中堪称国内第一的以汉画像石图案为题材的动漫影片,创造了汉画像石文化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汉代现实生活场景,使游客身临其境。并以现场互动的形式展示汉画像石雕刻、拓片制作、印章篆刻及书法题跋。通过互动参与项目,既增添了文化特色,又使游客充分融入文化本身。另外,展厅外还分布了“车马出行组团”、“战争比武组团”、“生产生活组团”、“神话世界组团”等四个汉画像石组团,真实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汉代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p> <p class="ql-block">水下兵马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水下兵马俑博物馆是国内首座建筑于水中的博物馆。该馆建筑在五号、六号兵马俑坑的原址上,形状为两座方形桷斗状建筑。建筑所在处曾出土过骑兵俑坑和马俑坑,后因当时砖瓦厂施工建设,俑坑被破坏,坑内陶俑已被悉数取出。水下兵马俑馆展出了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p><p class="ql-block">汉文化交流中心</p><p class="ql-block">建在狮子潭水面上的汉文化交流中心借鉴了汉代建筑的神韵,主要展示了东汉时期比较兴盛的汉画像石艺术。整个交流中心为一座建在水塘上的干栏式建筑,有开阔的厅堂,上层建有观景平台。整个建筑借鉴汉代建筑的神韵,用现代的材料表现传统的精精神,成为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兵马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徐州汉兵马俑是继西安秦兵马俑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作为楚王的陪葬品,四千多件汉俑是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军旅中士兵们的思想、神态和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汉兵马俑馆北侧100米(狮子潭内)新建有目前国内唯一的水下兵马俑博物馆。该馆为两个方形桷[jué]斗状建筑,借鉴汉代屋顶建筑形式,呈四坡面。展出的是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是在原址上就地建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由汉兵马俑主馆和水下兵马俑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形态各异的兵俑整齐地排列在六条俑坑中,是一支威武雄壮的地下部队。</p> <p class="ql-block">来到汉文化演艺中心,汉文化演艺中心是充实完善徐州市汉文化景区的重要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是丰富完善汉文化景区景观的重要建筑,会大大丰富游客和市民参加文化活动和旅游观光的内容。场地东侧为家居乐超市,南侧位汉文化广场,西南侧为王后陵。</p> <p class="ql-block">楚王陵</p><p class="ql-block">处于汉文化景区核心区的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的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则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这座楚王陵凿山为葬,结构奇特,工程浩大,凿石量高达5100立方米。墓中出土金、银、铜、铁、玉、陶等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套,其中包括目前国内出土的一件玉片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金缕玉衣、镶玉漆棺、玉卮[zhī]、金腰带扣等,工艺精绝、令人叹为观止。该墓的发掘被评为1995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位于楚王陵南侧的羊龟山,据推断为楚王王后之陵墓。由于色彩保护技术的复杂性,暂未正式发掘。建有王后陵王后陵展示亭,展示相关汉代诸侯王墓与王后墓的形制结构。</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汉文化景区,乘车到龟山汉墓去游览,但汉文化景区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汉兵兵马俑和骑兵兵马俑让我难忘,留在脑海里,留在记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