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辽东两省六市游之旅,--从大连俄罗斯风情街到葫芦岛兴城古韵

开心就好(彭立霖)

<p class="ql-block">七月三日,我们这次河北辽东两省六市游之旅已接近尾声。今早游览完大连俄罗斯风情街后,我们将赶赴葫芦岛,明天结束葫芦岛的行程后,将赶赴北京丰台,结束我们这次令人难忘的河北辽东两省六市游的行程。带着连续多天奔波的倦意和对新行程的期待,早上6:30,我们一行36人,在宾馆匆匆用过早餐后,便踏上大连之旅的最后一个游程--俄罗斯风情街,不到七点,车子已稳稳地停在街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大连刚被一夜雨丝浸润,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凉意。风情街尚未完全从晨雾中醒来,游客寥寥,不少商铺的卷闸门还紧闭着,透着几分慵懒的静谧。我们一行人撑着伞,在雨幕中缓缓穿行,雨水打湿了石板路,倒映着两旁俄式建筑的尖顶与廊柱,倒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异域的朦胧美感。几家早早开门的店铺成了我们的焦点,有的旅友被商铺里的物件吸引,挑了些“割草机”(剃须刀)、眼镜、金戒、套娃之类的商品,还有人饶有兴致地选购了些俄罗斯食品和东北当地的药材,算是给大连之行留个念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莫七点半左右,随着一波波旅游团的涌入,安静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叫卖声、谈笑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但我们的行程不等人,葫芦岛还在前方等着我们。带着对俄罗斯风情街这条雨巷的短暂回味,大家匆匆结束购物,登车向着下一站--葫芦岛的“龙回头”景区进发。</p> <p class="ql-block">五个多小时的车程,窗外的风景从城市渐变为原野,又染上几分山海的壮阔。午后一点多,我们终于抵达葫芦岛,第一站便是“龙回头”。在进入景区山门后,我们迎来了我们这次旅程的第三位导游,葫芦岛站的小鲁,她将成为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后一位地接导游,而此前家住大连的朝鲜族姑娘朴朴导游,则早在俄罗斯风情街就和我们“拜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回头”景区位于葫芦岛市下辖的兴城市,龙湾海滨浴场以南2公里处,俯瞰龙湾海滨,依山傍海,这里风光秀美,风光旖旎,是葫芦岛的重要旅游景区之一。至于这个景区为什么叫“龙回头”?据说有两个版本。其一,相传清乾隆皇帝出游时,回京途中曾路过此处,见此美景多次回头观望,乾隆皇帝,真龙天子,这就是“龙回头”的由来之一。其二,传说渤海湾内曾经有海怪出没。有一天,这里来了一条来此修行的龙,看到这里百姓深受海怪的欺负,就用自己的法力将海怪除掉,海怪除掉后,它的修行也圆满了,要离开这一方水土了。离开之际,这条修行的龙有些依依不舍,频频回头,就形成了如今“龙回头”的版本之二。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这里是天然形成的观海点,“龙回头”的海岸线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游客。这里除了悬崖上的观景平台,还拥有全长1600米的沿海栈道,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沿海栈道的两侧不仅有大海和森林,还有索桥、木桥、谷地和长廊等景观,让游客在漫步时能够欣赏到多样的自然风光。这条栈道一直延伸到兴海湾,因此得名兴海栈道。“龙回头”观景台依山临海,松涛起伏,陡峭的悬崖下是美丽的海岸线,站在这里举目望向无边的大海,我们便会看到半岛形的小岛伸入海中…龙回头景区阴天观海,烟雾缭绕,晴天蓝天大海海天相映。各有其景,各有其美,是游客夏季游玩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站在“龙回头”观景台远眺,渤海湾的碧波在阳光下闪着粼光,海浪拍打着礁石,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几天来我们连轴转旅途的疲惫仿佛也被这海风吹散了大半。稍作停留,我们又驱车驶往兴城海滨。兴城海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景区。景区内有着天然的海湾与平缓细腻的沙滩,其景观与我国的北戴河和青岛极为相似,故有“第二个北戴河”和“小青岛”之美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海滨绵延14公里,由兴海湾、港口湾、邴家湾、老龙湾四个海滨浴场组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场,其中尤以兴海湾为最。兴海湾是一长约1500米的天然半月形海湾,海滨内无暗礁,岸边沙滩细软洁白,晶莹如玉,海水深浅适宜,水稳波清,清澈见底,是人们消夏避暑的好去处。跟随小鲁导游,我们步入了兴海湾景区。走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用花岗岩雕琢的高大的菊花女塑像,相传远古时渤海有一恶龙作孽,菊花姑娘挺身而出,为民除害,后来化为一座岛屿,屹立在大海中,她是美丽、善良、勇敢、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化身,是兴城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勇敢善良的菊花姑娘,给这个岛起名为菊花岛,并在岸上立了一座石像来纪念她…当然,这只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但也感人至深,引得游客们纷纺在此驻足拍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距“菊花女”塑像不远处就是“三礁揽胜”,这是三座礁石由栈桥相连,有如青岛栈桥,“小青岛”也由此而得名,礁石上建有“雪浪亭”和“迎霞亭”两座观海亭阁,亭名由书法家王堃骋题写。桥亭设计巧妙,形成“三礁石恋大曲桥,百皱岩戏千重浪”的独特风貌,游客可登亭远眺渤海日出,俯瞰兴海湾全景;而当海潮撞击礁石时白浪翻涌,轰鸣声磅礴震撼,游客亦可在此观海听涛;退潮时海滩半露,还可拾贝、捉蟹,或打卡拍照制作抖音。‌‌</p> <p class="ql-block">下午六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兴城古城,从古城南门“延辉门”进入了这座明代的历史名城。据史料记载,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城墙呈正方形周长3247米,四角设有炮台和瓮城,内含钟鼓楼(可俯瞰古城全貌)、祖氏石坊(表彰抗清将领祖大寿兄弟的功绩)及蓟辽督师府(明代军事指挥中心)。古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往中原的重要交通要道,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传,明朝守将袁崇焕曾率领不足两万人的兵力成功击败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十三万八旗子弟的两次进攻,并造成努尔哈赤受伤返回盛京后不久身亡,史称“宁远大捷”。古城还保存着众多的古衙、古庙、古宅及雄伟的城墙和古老的城门等历史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青灰色的城墙历经岁月沧桑,砖缝里都藏着厚重的历史印记,行走其间,我们都仿佛嗅到了明末清初明清两军交战,袁崇焕那“红夷大炮”怒吼发出硝烟的味道…因时间仓促,我们只来得及从南门走到钟鼓楼,再往北逛了一小段。脚下的青石板被踩得光滑,两旁的老字号店铺挂着红灯笼,偶有穿古装的姑娘擦肩而过,恍惚间竟有种穿越回到明清市井的错觉。钟鼓楼的钟声虽未响起,但那巍峨的轮廓,已足以让人感受到古城曾经的繁华与威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暮色渐浓,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从大连的雨巷风情到葫芦岛的山海壮阔,再到兴城的古城韵味,这一天的旅途,像一幅流动的画,每一笔都透着辽东大地的独特风情,让人回味无穷。明天上午,我们将结束这次河北辽东两省六市游之旅,从北京丰台启程回到各自温馨的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7.19</p> <p class="ql-block">题图取自网络,谨致谢意,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