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旅游,无非就是三个要素,美景、游人和美食。美景是基础,游人是核心,那么美食呢?</p><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我们从玄武湖出来,女婿就领着我们转了两趟地铁赶到了“南京大排档”,可问过大堂经理才知道,午餐的预约名额早已售罄,万般无奈之下的退而求其次,我们才到了“一人一福 一城一面”的“鸿福面”,女婿说,这儿也是南京城知名的就餐圣地,也难怪,都下午两点了,门口还有几十人在排队,等我们挨进面馆儿,早已是饥肠辘辘,好不容易等到餐号,女婿又去外面买来了半只“章云烤鸭”,说是到了南京,这道菜也是必点,既然如此,那就跟着孩子们享享口福吧,可等到“鸿福面”一上桌,我还是大吃一惊,谁能想得到这儿的饭碗竟然大到了离谱,碗口接近四十公分,深度约有二十公分,怎么样,够嗨吧!再看一看碗里,面虽不是太多,但配料绝对又是让你意想不到,两片大块的把子肉,拇指肚一般的牛肉也足有二十块,十五厘米长的炸猪皮,还有数不清的配菜,糯糯的火腿片,沙沙的腊肠、猪肝、猪肾,脆脆的黑木耳,甜甜的西红柿,滑滑的乌江榨菜,油亮亮的小油菜……一碗面78元,听起来不便宜,但我们四个人才刚刚吃完。</p><p class="ql-block"> 说道烤鸭,也许您不以为然,吃过北京烤鸭也并不稀奇,但“章云烤鸭”,料汁绝对是她的最大特色,看起来它和生抽的颜色也没有什么两样,但和大块的烤鸭一同送进嘴里,马上就会让你的味蕾发疯,焦、香、咸、甜、鲜、韧……非常可惜,我不是厨师,说不出它的精髓,只能用“回味无穷”来总结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是下午三点四十分,我们刚从“鸿福面”出来,可“李记清真馆”门前仍然排着近五十米长的食客队伍,我和妻子建议女儿女婿不要再跟风,可两个孩子仍执意排在了那条长龙的尾巴上,用女儿的话说,绝不能回到家里再拍着大腿说,为啥就不能再等上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问过马路上的志愿者才知道,这儿每一天都是早晨五点半开始营业,夜里七点停止售票,但营业时间会一直持续到十点,于是,我也迫不及待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十二块五一份儿,五个牛肉煎包,不贵吧,你还别说,这包子,有特色,焦黄的脆皮儿,喷香的汤汁儿,Q弹的牛肉馅儿,真的是能香到把自己的舌头吞下肚,不过千万心急不得,里面的汁水实在是太过丰盈,否则一定会烫得你口舌起泡。</p><p class="ql-block"> 晚餐更是丰盛,“王府麻椒鸡”既是店名又是特色,“古法糖芋苗”色呈琥珀,香菇包清香甜脆,当女婿推荐号称金陵一绝的“南京双臭”(臭豆腐 猪大肠)时,我本能的皱了一下眉头,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大约1983或者是1984年的时候我就第一次吃了臭豆腐,那时候大舅还在兴隆保温厂上班,有一次我去找他正好赶上午饭时间,一生节俭的大舅特意买了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臭豆腐招待我,可我只尝了一口就偷偷扔掉了,从那以后的这近四十年我再也没有碰过这种闻之欲呕的东西,哪怕是人人都知道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但今天,既然是女婿特意推荐,并且再三强调这是南京一绝,我还是忍不住答应下来,不扫兴只是其一,更想尝试一下南京“一绝”的魅力才是主要原因,等一个砂锅模样的餐具端上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端详起来,大肠的样子不必细说,在家我也没少和它打过交道,我喜欢它的独特味道,可臭豆腐却不是我印象中黑黢黢的面庞了,豆腐乳一般大小,青灰色面容,说句实在话,一点儿也不丑,我拿起筷子,轻轻翻动一下,感觉弹性十足,直到这个时候,竟没闻到一丝儿记忆中的臭味儿,我忍不住夹下一小块儿放进嘴里,香!真香!而且还夹杂着一股浓郁的花椒辣椒的独特香味儿,虽然后味儿中的清甜我说不出它的来源,但这道菜给我的惊喜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了。灌汤蟹黄包 虽然个头不过小儿的拳头一般,但服务员说三十块钱一个,值得一尝,转身之前还特意把叠放在一起的几个笼屉铺展开来,并仔细交代了它的吃法,嘿嘿,用吸管吃的包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但尝过之后才确信狂赞非虚。 民国美玲粥只听名字就会让你充满期待,对吧?宋美龄何许人也,想必大家都知道,以国母名字命名就足以彰显它的高贵,事实也是如此,牛奶大米熬粥保证了它的营养,荸荠块的爽脆甘甜不止丰富了粥的口感,更增添了美玲粥的营养,有幸见到,哪能不尝一尝?</p><p class="ql-block"> 于是乎,我得出一个结论:美食一定是旅途中锦上添花的那个“花”字,因此,出门儿就别提减肥的事儿了!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