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47)探秘澄江化石自然博物馆 对话生命

茉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彩云之南的玉溪澄江,有一座承载着地球生命演化奥秘的殿堂——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它宛如一颗闪耀在时光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吸引着无数怀揣着对自然科学热爱与好奇的人们前来探寻生命的起源与奥秘。我们从旅居地踏入了这座神秘的知识宝库,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自然科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博物馆序厅,穹顶中央螺旋状的“生命演化树”艺术装置映入眼帘,每一个分支代表一种生物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生命的壮丽画卷。看到许多孩子们仰着头,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手指着不同的分支,不停地问身边的家长:“妈妈,这是什么生物?它是怎么来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家长带着孩子们走进自然博物馆,一起看展的真实意义,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孩子在触摸仿真恐龙化石的纹路时,悄悄在心里种下对世界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生命大爆发”展厅。这里,仿佛是一个时光隧道,将我们带回了5.18亿年前的寒武纪。讲解员生动地讲述着那个神奇的时代,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的生命形式极其单调,然而,自寒武纪开始,各种生物却如魔术般大量涌现,这便是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看着展柜中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化石,多孔动物、腔肠动物、叶足动物、奇虾……孩子们惊叹不已,这些古老的生物仿佛穿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远古时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埋藏澄江化石的真实地层,记录了寒武纪生物的生活场景。”讲解员指着一面高大的化石墙说道,“5亿多年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远古生物们在这里自由游弋、繁衍生息。一场地质灾害突然来临,这些生物们被泥沙掩埋,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化石。”孩子们凑近化石墙,仔细地观察着,试图从这些古老的岩层中找到生命的痕迹。那一刻,我感受到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展厅中,我们还遇到了一群中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聆听着讲解,不时地记录着笔记。看到他们专注的神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对知识的渴望总是那么强烈。一位老师模样的人告诉我们,这次研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他们从课堂走向实践,实地观看古生物化石,了解生命大爆发,探知生命的起源,学习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视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来到了“生命大演化”展厅。这里展示了各个地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多样的多细胞生物;从海洋生物的诞生,到陆地生物的崛起;从恐龙的称霸,到哺乳动物的繁盛……孩子被这些神奇的演化过程深深吸引,他不停地向讲解员提问,关于恐龙的灭绝,关于人类的起源,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童真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生物多样性”展厅则让我们领略到了地球生命的丰富多彩。这里展示了“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捐赠的来自非洲、美洲的标本,以及草原、雨林、极地、湿地等动物生活场景,仿佛带我们穿越了不同的地域,感受着不同生态环境下生物的独特魅力。孩子兴奋地在各个场景间穿梭,与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合影留念,他说,以后要去这些地方,亲眼看看这些可爱的动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丰富的化石展品,博物馆还运用了大量现代科技手段,让我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世界。走进“海底隧道”,高清数码技术复原的寒武纪生态系统展现在我们眼前,奇虾在头顶游弋,三叶虫在海底爬行,仿佛我们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海洋的一部分。还有VR、AR、化石扫描等技术,配合200多个多媒体视频,让古老的化石“活”了起来,为我们讲述着生命演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古生物化石的场所,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让孩子们在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也让成年人重新唤起了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敬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发现首块化石,到申遗成功,再到博物馆的建成,澄江化石地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与心血。自1984年侯先光先生在帽天山西坡发现带软躯体构造的长尾纳罗虫化石后,这片土地便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多年来,关于澄江生物群的大量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等科研项目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12年,澄江化石地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澄江化石的价值,2014年,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开工建设,历时多年,终于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地球生命演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不仅是一个科普教育的基地,更是一个科研的前沿阵地。未来,我们期待在这里能有更多的科学发现,解开更多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谜团。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这座博物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走出博物馆时,那份对文明与自然的沉浸感仍未消散——这场意犹未尽的探索,其实早已在时光的脉络里埋下伏笔。正是在那些被岁月温柔镌刻的“岁痕”之中,我们走进博物馆,触摸人类演化的轨迹:从生命最初的微光到文明火种的点燃,从蒙昧中的摸索到智慧的星火燎原。在这里,能清晰感受到人类从无到有的壮阔,也能窥见进程里那些或宏大或细微的奇异瞬间——或许是一块旧石器上的磨痕,或许是先民刻画的星图,每一处痕迹都在诉说着生命与文明如何在时光里生长、蜕变。而当脚步离开展馆,这份对“演化”的感知会融入日常,让我们更懂得在当下的时光里,延续那份属于人类的、向新而生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6181684</p><p class="ql-block">茉莉/文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