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前,美文空间里看到一篇题为《 漫说男女 》的短文,那诙谐不失严肃、轻谩满蕴哲理的语言,读来顿生共鸣。</p><p class="ql-block"> 开篇虽为虚构,但因其生动浅显更鞭辟入理,进而自然而然又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生发议论的行文结构之妙。</p><p class="ql-block"> 一哲学家问老农,爱情和婚姻有什么区别。</p><p class="ql-block"> 老农回道:今儿睡了明儿还想睡是爱情,今儿睡了明儿还得睡叫婚姻。</p><p class="ql-block"> 话糙,理不糙。</p><p class="ql-block">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p><p class="ql-block"> 好个言简意赅,入木三分!</p><p class="ql-block"> 作者顺势议论道 ——</p><p class="ql-block"> 今儿做了明儿还想做的事儿是事业,今儿做了明儿还得做的事儿叫工作。</p><p class="ql-block"> 今儿吃了明儿还想吃的食物是美食,今儿吃了明儿还得吃的食物叫饭。</p><p class="ql-block"> 今儿一起喝了明儿还想一起喝的是朋友,今儿一起喝了明儿还得一起喝的叫客户。</p><p class="ql-block"> 以此句式依此逻辑,似谁都可以说出若干生活中的现实之事。这不禁让我也忆起了步入社会初年刚参加工作时常听到的类似话语。</p><p class="ql-block"> 不知因了什么,那时节单位除了书记及个别担点儿特责的人普通员工才得知道他们的政治身份,其他大多群众党员仿佛仍处地下似地不大为众人所知。就此,在某些特殊语境闲谈唠起某某某时,常常听到如是惊㤉—— 他还是党员呀!他还不是党员呀!</p><p class="ql-block"> 虽仅多一字少一字,然个中意思,傻子都听得出来。前者,在群众眼里心里多少不大够党员的格儿,至少缺点儿党员的样儿。后者,在群众眼里心里早就是党员了,且不管他何时得入能不能入。履行程序而获批固然重要且必须,但群众的认可敬重似乎更重要且更必须。前者,关乎有其名。后者,证明有其实。人们不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吗?</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星。</p><p class="ql-block"> 是的,一点儿不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老百姓是最有资格指点江山的,且可一字见褒贬,一字知臧否。</p> <p class="ql-block"> 类此一字之差却品行修为天地的情形,多了!</p><p class="ql-block"> 测得出的叫智商,测不出的才是智慧;印得出的叫文凭,印不出的才是文化;看得到的叫视线,看不到的才是视野;说得出的叫内容,说不出的才是内涵;量得出的叫温度,量不出的才是温暖;摸得着的叫脊椎,摸不着的才是脊梁 ……</p><p class="ql-block"> 细想,这一字之差,直让多少人毕其一生都难愈越。</p><p class="ql-block"> 细想,这一字之差,不就是人之高下的分水岭吗?</p><p class="ql-block"> 细想,这一字之差,倘得不忘便会催生奋进之心,若任其有别自当平庸一世。</p> <p class="ql-block"> 估计您也曾有过类似自羞自愧之窘 吧? 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却常常因了个别人的不文明而招致羞辱鄙视 ——</p><p class="ql-block"> 某国酒店大堂,用汉字赫然写着 ″ 禁止随地吐痰 ″ 的警示语。</p><p class="ql-block"> 某游轮上,外籍船员竟被中国大妈疯抢大虾的场面惊呆了,吓傻了。</p><p class="ql-block"> 某路口,虽红灯未变见无车辆,一群中国游客便蜂拥而过,且边走边嘲笑守规矩的老外太一根筋。</p><p class="ql-block"> 外国人在中国闯红灯越栅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竟理直气壮为入乡随俗。</p><p class="ql-block"> 虽然公共交通大都设有 ″ 爱心座椅",可多见年轻人理所当然安之若素地坐在上边,全然无视身边站着的老弱病残孕。</p><p class="ql-block">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 文明之邦,何致于此呢?当下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不太低呀!国民素质素养规范、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与力度也不差呀!何以效果差强人意呢?细细想来,也有个因一字之差而致欲速不达甚而适得其反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重规范,轻规劝。规范,重在约束;规劝,重在引导。规范,易见速效,却也因其强制性而内生的本能反感,失范则反弹;规劝,是慢工夫,但因其欣然接受而自然生发的情愿,一旦成型便一劳永益。规范,常以运动形式一阵风似地去开展,故而形成了人们风来则紧风过就松的应对心理。规劝,则长在晓之以理、喻之以道、暖之以情、予之以益,如春雨润物般地化其心灵,进而固化为行为自觉。规范而成的文明,是我得怎样的被动;规劝而成的文明,是我要怎样的主动。我得怎样,我要怎样,一字之差,效果或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 就在今年暑期,某省教育厅以极其创新的沙画速变形式,在省台黄金时段作了整个假期的关于学生安全公益广告,责任心之强,用心之良苦,令人感佩。然而,对于该广告指向受众的中小学生而言,与一幅幅野浴所致种种不安全所对应的一连串 ″ 不许 ″ 口吻,如若改用 ″ 不宜 " ,虽语气变轻了,但估计效果会更好。正处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是你不让他干啥他偏要试试。</p><p class="ql-block"> 规范,是官本位本能习惯。发号施令、一刀切、一阵风,重布置,轻落实,满足于走过场,故而凡事成效了了。</p><p class="ql-block"> 规劝,是民本位一贯作风。察民情、体民意、顺民心、化民风、正民俗,终当海清河晏,风醇气正。</p><p class="ql-block"> 一字之差,关乎民风。</p><p class="ql-block"> 一字之差,亦系国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字之微,岂容小觑。这一字不只有时关乎国运、民风之大,且某个情下还决定着某些个体的生死、喜悲呢!</p><p class="ql-block"> 1944年11月25日午后一时,美军航空队九架战机满挂炸弹急飞贵州、广西交界广西一侧的南丹六寨村,在几轮俯冲投弹后,又多轮机枪扫射。瞬间,三平方公里不到的小寨一片火海。这次轰炸,包括国军一名中将、二名少将、八名上校、二百多名中校以下军官、八百多名士兵、五千多名难民在内的六千多人刹时成为冤魂。可悲的是,他们到死都不明白,盟军为啥要轰炸自已人。</p><p class="ql-block"> 经事后调查,此次惨痛纯为误炸导致。</p><p class="ql-block"> 当其时,国军有大批外援军用物质被困留在距六寨仅百公里不到的贵州边境六甲等几个火车站内,然此时日军已攻占了六甲 。为不让大批军火落入日军手里为其所用,重庆国府当局请求盟国空军支援炸毁六甲。不想,机场指挥部电译员把六甲错译成六寨。故此,酿成六寨悲剧。</p><p class="ql-block"> 一字之错,六千冤魂,谁还敢说其轻。</p><p class="ql-block"> 早年,一家父子外出谋生。经打拼,业有小成,只是无暇回家。恰有一同乡欲返故里,大字不识的父子请了位先生代为写了封家书,托同乡捎回,以释两地牵挂。书信捎到,寥寥几字 —— ″ 生意尚好,因忙故了一人。" 婆媳虽不知故的是老是小,都是至爱亲人,自是悲痛难已,哭得个昏天黑地。</p><p class="ql-block"> 数日后,那位捎信乡亲欲重返外地,想到好人做到底,便在走时顺路又去了那婆媳家,意在问问可否有信或东西回捎。到了门口向里张望时,见屋里设了灵堂,知道人家有丧事,想到多有不便,就悄然离去了。待他回到外地见到那对父子,便将所见实情相告了。父子二人虽不知死的是老是小,都是至爱亲人,自当悲不自胜。在哭得个天凄地悲后决定,立时返乡奔丧。及至父子到家与婆媳几目相对时,悲喜交加中一时怔住了。何以一封信哭坏一家人?却原来,写信先生把 ″ 雇 "字错写成″ 故 " 了。</p><p class="ql-block"> 一听,就是个编出的笑话。但在那等落后外加愚昧的年代,现实完全可以编出满眼是泪的笑话 。</p><p class="ql-block"> 别说,还真有个因一字丢官的笑谈。</p><p class="ql-block"> 左宗棠任两江总督时,曾举荐了一位性情憨直作战骁勇的原湘军旧部任了华亭县令。一次县考前上边发下试题,他怕泄密,将其藏入靴中。谁知,要考试了,他偏偏说啥也想不起试题藏到哪儿了。情急之中,属下忙问老爷可否记得试题。行武出身文墨不通的他,只含含糊糊记得那题里有个″ 马 " 字。当其时,各级考试题大都出于《 四书 》,于是手下急翻《 四书 》,手忙脚乱中也只翻出了 ″ 至于犬马 "、″ 百姓闻王马车之声 " 等几条呈上让他认定。″ 不对,不对。" 县令急急摆手摇头。″ 马在前边。" 县令补充道。于是,手下又是一阵急翻,终又得找出句马在前边的 ″ 马不进也。" ″ 不对不对,字儿少。" 县令急得直跺脚。这一跺,让他立时想到了靴子。″ 哈哈,想起来了!" 待他喜形于色地从靴里掏出试题展看时,那题竟是《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马从何来?属下虽知原委,谁又敢笑出声来。</p><p class="ql-block">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笑话,倒底还是让左宗棠知道了。慨叹懊悔自已知人却不能善任中,吟诗一首 —— 焉作马时马当焉,恰似当年跨马前。冲锋陷阵猛如虎,何必荐他弄笔尖。即而,将其罢免。</p><p class="ql-block"> 至此,世间留下一字丢官的笑谈。倘所有一字之憾只是一笑也便罢了,怕只怕类六寨悲剧再N度重演。故而,一字之微,也无不慎之理。</p><p class="ql-block"> 别说,真还有因一字之错终得大成的鲜见个例呢!</p><p class="ql-block"> 1947年,章安翔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参谋。一日,在传达作战命令时,错将地名张家塝写成张家榜。幸亏被司令员刘伯承及时发现,才得幸免战场之殇。因了重大失责教训,因了司令员的严厉批评,此事之悔之痛,让章安翔刻骨铭心。此后的章安翔,凡事不只细心更用心,就此成就为我军著名军事将才。</p><p class="ql-block"> 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窃以为,还是羊圈牢牢的不丢为好,还是不经前车之覆一路风顺的好。</p> <p class="ql-block"> 不用细想,不可预知的人生中,天壤之别又哪里只是那偶或一字?一念千里,一线生死的事儿还少吗?一如,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再如,越雷池一步可能万劫不复,守住底线多得一世平安。又如,冲动是魔鬼常招祸患,淡定是天使保你吉祥。</p><p class="ql-block"> 您注意到了吗?读书期间的孩子,凡主动学习的未来大都不会太差,凡被动应对的前途大都不会太好,且无论其智商高低。</p><p class="ql-block"> 您注意到了吗?初入社会的人,凡事用心的大都会如鱼得水,诸事无心的少有不差强人意,且不管其背景如何。</p><p class="ql-block"> 您注意到了吗?已为人夫人妻的,总因想回家而归心似箭的没有不夫妻合美的,该回家却不大情愿的少见家庭和睦的,且不分家境贫富。</p><p class="ql-block"> 您注意到了吗?做了人父人母的在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尽心更用心的常常事半功倍,尽心不用心的往往事倍功半,且无关孩子聪慧与否。</p><p class="ql-block"> 您注意到了吗?成了隔辈的,对晚辈生活无度插手好心也成驴肝肺,在晚辈需要时适度搭手那才是雪中送炭,且不拘时空。</p><p class="ql-block"> 您注意到了吗?人到老年,凡事少用儿女的往往老得更自如、更幸福、更有尊严,凡事必用儿女的常常老成了麻烦、累赘,甚而老成了晚辈恨你不死的多余人,且不在于你的身份地位。</p><p class="ql-block"> 呦,区区一字,竟可关乎人生苦乐悲喜、得失成败呀!</p><p class="ql-block"> 一字天壤,谨记慎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