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东北商船学校

卢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哈尔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藏着太多值得我们去了解、知晓的事件,既有波澜壮阔的时代印记,也有鲜活生动的故事。那些独特的历史伴着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也滋养着我们每一个哈尔滨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哈尔滨的独特一部分是藏在那些交织的历史纹路里。别的城市可能是单一的历史脉络,而哈尔滨像是把好几段“不搭界”的元素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气质。这里有满族及其先民对哈尔滨早期文明重要开创的印记;有中东铁路带来的外国风情与本土文化的碰撞;有闯关东移民带来的创业精神和市井烟火气;更有革命年代里那滚烫惨烈的抗争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种多元的交融,让城市的气质特别复杂又鲜活,道里中央大街方石路与各式欧式建筑的交织,见证了哈尔滨的开埠史与文化交融;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里藏着闯关东人的创业史;南岗区遍布着各派教堂和革命斗争的足迹;松江北岸的江风里还飘着当年商船学校师生们的热血故事……走在街上,好像每一步都踩着好几重时空,这种融合在别的城市是很难复制和感受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我就是带着这种哈尔滨人的独特心理感受开车去江北寻找那当年的“东北商船学校”,去看他的旧址,去感受当年的岁月,了、学习解商船学院的历史,讲讲商船学校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路江风拂面,鲜花伴随,从家出行一路导航半个小时就到了曾是叱咤风云的东北商船学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曾经是哈尔滨老船厂的位置,眼前这一排清水红砖搭建的老建筑已经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了!这就是1927年,在东北王张作霖的支持下,时任东北海军司令兼东北航务局董事长的留日的沈鸿烈为培养航运专业人才及海军军官,多方奔走而建成的东北商船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沈鸿烈聘任同样留学日本的王时泽任东北航务局局长并兼任东北商船学校校长。王时泽留学日本时曾与杨开慧烈士的父亲杨昌济同班,并与秋瑾密切交往,共同加入孙中山先生派人赴日组织的秘密团体三合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北商船学校是东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所海运院校。其历史意义重大,开创了东北地区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该学校隶属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以“造就海军将校”为宗旨,学生入校即编入海军军籍,毕业后可授少尉军衔。校内设驾驶、轮机、测量班等,教职人员多数是军官,实行军事化管理。商船学校的校歌是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满江红》,学校规定全校学生每天都要集合高歌一曲。同学们也都非常喜爱《满江红》,每唱一次都会感受到英雄长存浩气的激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北商船学校从建校时,就有中国共产党在那里的活动!这确实是一段极具历史张力的交集——它让专业航海教育的摇篮,同时成为了革命思想传播的阵地。这种明着是“航校”与暗中是“红校”的双重身份,真是充满了传奇和故事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中共派冯仲云等地下党员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学生中悄悄播撒革命火种。那些原本学习驾驶、轮机的青年,一边钻研航海技术,一边通过共产党的读书会接触进步书籍,逐渐明白,航海不仅是驾船远航,更要为国家和民族“掌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种融合其实也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特质,国难当头,无论学什么专业,救亡图存都是最紧迫的“必修课”。东北商船学校的这段革命历史,也让它超越了单纯的教育机构的意义,成为连接专业人才培养与民族解放事业的一个独特节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商船学校开展了丰富的进步活动。1930年10月,冯仲云来到学校任数学教授时,校内已有数名中共地下党员,在此基础上,冯仲云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并建立了党组织,中共江北区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长王时泽对他的下属及学生一贯关爱有加。在担任哈尔滨商船学校校长期间他不仅聘请了冯仲云为数学老师。还在得知冯是中共地下党员时,却一直对他进行了保护。在冯仲云的影响和培养下,商船学校不少学生加入了中共,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抗联骨干的驾驶甲班学生傅天飞,以及后来成为第三国际情报员、著名作家的驾驶丙班学生舒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傅天飞被列入被捕黑名单。王时泽闻讯后,即把傅天飞叫来,开门见山对他说:“你处境危险,如果你是中共地下党员就赶快逃走,如果不是你就坦然留下。”傅天飞说:“我没有盘缠。”王时泽便送给他一笔路费,帮助他虎口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一八”事变后,商船学校的中共党员和读书会会员积极行动起来,带领部分学员有的加入抗日义勇军,有的加入抗日联军,还有的留在哈尔滨做党的地下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2年,东北商船学校学生范廷桂和抗日英雄赵尚志领导游击队,在哈尔滨市郊成高子镇附近颠覆日军军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北商船学校看似是培养海军的学堂,实则是抗日力量的隐形堡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退休后,常常在家乡哈尔滨这座充满故事的城市里探寻历史与现代。并深入了解、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今天来到江北看眼前的这座东北商船学校旧址深深地感到,她宛如一颗镶嵌在哈尔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它所承载的历史,与哈尔滨的城市发展脉络紧密交织,是哈尔滨历史上的激荡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岁月的车轮已驶过多年,眼前的东北商船学校旧址依然不朽地静静地矗立在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的土地上。它不仅是一座建筑的遗存,更是哈尔滨城市精神的象征,是哈尔滨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提醒着我们,哈尔滨这座城市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抗争精神。哈尔滨所孕育的东北商船学校,以及从这里走出的无数优秀学子,为哈尔滨的历史增添了激昂的旋律,注入了深厚的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面到了老船厂码头,看见了老灯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