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新天地,德力格尔草原

心一直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入夏以来,距沈阳西仅一小时车程的辽宁彰武县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内蒙古草原相比,这里不仅仅是单一的草原,还同时拥有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景观。游乐项目众多,儿童乐园、速降滑沙、巴士漂流、水上快艇、沙漠越野、骑马射箭、激情篝火等,不一而足,这在全国草原避暑胜地中是少有的。自驾的朋友,直接导航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即可,这里有全国5C级自驾房车营地,更能增添家庭旅游的休闲、观赏和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清顺治四年,清政府在参河流域(今彰武地区)设立皇家牧场,并从内蒙古察哈尔征调牧民,其中有能力出众的管理者德力格尔兄弟二人。自此,兄弟二人在这辽阔无边的皇家牧场唱响了德力格尔草原的牧歌。</p> <p class="ql-block">  作为清朝历代的皇家专属牧场,德力格尔草原不仅饲养着大量的牛羊和骏马,还曾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宁昌古城驿站,连接着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有着“全辽管钥”之美誉,可见当时的德力格尔草原是多么的茂盛,贸易是多么的繁忙。</p> <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清政府的消亡,没有了皇家的禁忌,人们过度砍伐使用,裹夹着西伯利亚寒风的科尔沁风沙,渐渐肆虐着这片清朝皇家专属牧场,几十年的工夫就变成光秃秃的沙漠。昔日草原丝路上的宁昌驿站,被狂沙虐得只剩下一片废墟。风沙向东侵蚀,直逼沈阳及辽中、辽东等地区。</p> 遍野绿植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起,彰武人开始了坚持不懈的治沙行动,让治沙防沙中的功勋“樟子松”闻名全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彰武人又开始了复苏德力格尔草原的治沙治水行动。</p> <p class="ql-block">  昔日荒漠化的德力格尔草原,如今已是满目翠绿,郁郁葱葱,细草丛生,树木成林,稻田连片,湖河相接,丝毫不见了沙漠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  复苏的德力格尔草原,像一幅打开的风景画卷,误以为到了江南,让人的心情欣慰和舒展。</p> 园林织秀 <p class="ql-block">  俯瞰曾经的沙漠,仿佛魔幻般地变成了绿色江南。漫步其中,但见水绕绿地,草木依水,小桥流水,栈道通幽,园林般的景色让人情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湖里的爱心小岛,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璞玉,静静卧在水的怀抱。这是温柔爱心在沙漠中的投影,藏着人们对宁静美好的向往,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游览栈道将湖,河,林,草串联起来,通向静谧之处,或休憩纳凉,或露营野炊,都是极好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德力格尔草原的复苏,更为沈阳和辽中、辽东地区建起了绿色防沙屏障,拱卫蓝天,也因其深厚的“彰武治沙精神”而蜚声国内外。</p> 迷你小憩站 <p class="ql-block">  走进草原风景区,众多的新颖打卡拍照点让人驻足,背景是广阔的草原,清新的荷花,摇曳生姿的柳树,处处都是屏保画面。</p> 霍比特小屋 <p class="ql-block">  最受孩子及妈妈们喜欢打卡的神秘霍尔特部落,童话般的世界,低矮的茅屋似乎随时有矮小族人出现,袖珍的水渠湍湍而流,水帘般的瀑布哗哗作响,带来丝丝凉意,而那山坡上那别致的尖顶木屋更让人惊奇,似乎还藏有霍尔特人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霍比特人,是英国作家托尔金笔下奇幻小说中出现的一个种族,体型矮小,身高约0.6-1.2米。他们大多居住在乡野间低矮丘陵的洞穴中,善良平和,安静淳厚。</p><p class="ql-block"> 这里所展示的是以美国电影《指环王之霍比特人》为原型而筑的霍比特小酒馆。</p> <p class="ql-block">  霍比特人的瞭望塔,依树木搭建,在草原中显得格外别致。有趣的是,上面还有老鹰窝与其相伴。</p> <p class="ql-block">  满池的荷花,当你走过去细看,荷叶茂盛宽大,翠绿养眼。而那荷花独立出水,冒出尖尖的脑袋,试着打量周围,探索着未知和未来。它们打开自己的身体,准备迎接生命中的风雨。或娇羞含情,或含苞待放,或灿烂丰腴,或静静地伸展在荷叶下,仿佛怕被晒黑?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恰如其分的诠释了此时美景。</p> 铭记历史 <p class="ql-block">  《回望沙原》展现的主题,是彰武人坚持70年始终如一的植树造林,围封种草,形成了150万亩的七彩草原,体现出那些曾经战斗在塞北荒漠的治沙英雄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间,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成为辽宁中东部城市群和京津冀的“挡沙墙”和“碳汇库”。</p> <p class="ql-block">  景区依托草原路打造了18公里、12公里、6公里三条沙漠越野赛道,为辽宁之最,游客可在此体验激情沙漠之旅。</p> <p class="ql-block">  盘根错节裸露的越野车行道,透露着曾经沙漠的信息,雅丹造型和枯死的树木让人不能忘却曾经的风沙肆虐和苍桑荒漠。铭记历史,铭记彰武治沙精神,这恐怕是给后来人及游客的一点启示。</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保留着当年防风治沙而枯死的树干,给人一种苍桑震撼的感觉。治沙不易,保护更不易。</p> <p class="ql-block">  造型塞北雅丹-沙门,沙漠上如驼峰一样的沙丘,经千年的风蚀,坚硬的岩石体现了雅丹地貌的艺术风格。这里丰碑一样的沙门代表着沙原与平原和草原的分界线,一扇门两重天,一面郁郁葱葱,一面大漠无边。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也可以领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牧歌景象。</p> 宁昌古城 <p class="ql-block">  彰武,曾是我国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千年之前的辽代,这里曾属于懿州下辖的宁昌县。此后,直至明朝建立的450多年间,这里经历了契丹、女真、蒙古三个少数民族的统治,也历史性见证了民族大融合和开拓祖国边疆的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到了元代,草原丝绸之路发展到最为鼎盛阶段,对于驿道的建设与管理备受重视,极为严格,并以此与遥远的黑龙江、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特林地区)以及高丽国保持密切联系。因此,许多驿站成为周边居民的交换市场,有的地方还逐渐发展成力富庶繁华的城镇,这对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彰武当时设有宁昌站,并同其他所有驿站一样,均已以海东青(鹰)作为图腾标识。</p><p class="ql-block"> 从“宁昌县”到“宁昌站”,昔日的古城早已消逝在草原、大漠之间。穿越历史烟云,今天,让我们重新领略它普日的风采。</p> 自驾营地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全国第四批自驾车旅居车5C级营地,自驾营地占地面积约500亩,拥有停车位2000个、自驾车营位100个、旅居车营位40个和帐篷营位70个。</p> <p class="ql-block">  除了提供多种露营营位外,还有生态集装箱民宿,蒙古包等多种房型,能同时接待游客上百人。</p> <p class="ql-block">  特色美食众多,有沙泉鱼宴、彰武地瓜全宴、东北杀猪全宴、蒙古烤全羊、沙泉羊汤等。</p> <p class="ql-block">  彰武沙泉鱼宴,2018年2月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辽宁十大主题名宴。</p><p class="ql-block"> 沙泉鱼宴之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有十几种独特的烹鱼做法,可谓色、香、味、型样样俱全,沙泉鱼宴成了人们舌尖上的一道“美味大餐”。</p> <p class="ql-block">  避暑不去新疆那拉提,不去内蒙古草原,德力格尔草原更有性价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复苏的德力格尔草原迎来了大批游客光顾,成为了草原旅游新天地。</p> 感谢观赏,祝您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