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解《道德经》(二)

草原骑兵

<p class="ql-block">《道德经》释解(二)</p><p class="ql-block"> 时天色傍晚,关令尹喜躬身对老子曰:“弟子略备茶饮,请老师稍作歇息,详释天地宇宙万物之精意,以点拨弟子顽愚。”</p><p class="ql-block"> 老子欣若应允,由尹喜扶引到函谷关楼上一个凉亭。</p><p class="ql-block"> 遂令手下童儿将老子青牛安顿关下,凉亭中摆下茶水糕点,请老子上座。</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老子说:“现在你明白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道理,但要真正理解三生万物还需要更深入的体悟。”</p><p class="ql-block"> “请老师继续指教。”</p><p class="ql-block"> 尹喜恭敬地说。</p><p class="ql-block"> 老子指着天空中的星辰:“你看着这满天繁星,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亮度,不同的色彩,可曾想过它们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尹喜抬头仰望。</p><p class="ql-block"> “弟子觉得,它们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但具体是什么,弟子不太明白。”</p><p class="ql-block"> 老子深深的看了一眼璀璨的星空,缓缓开口:“这万物生长的奥秘,就在于……·”。</p><p class="ql-block"> 话音刚落,一阵夜风吹过,将老子的话语带向了远方。</p><p class="ql-block"> 尹喜急于想要听到那个关键答案,可老子却突然沉默了,只是深深的凝望夜空,仿佛是在等待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尹喜知道,老子即将要揭示的必定是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是揭开“三生万物”之谜的终极答案。</p><p class="ql-block"> 良久,老子才接着说道:“这万物生成的最终奥秘就在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遵循着相同的生成法则,都是道的不同显现。</p><p class="ql-block"> 老子指着夜空中的星辰,继续说道。</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些星辰,看似各自独立,实际上它们各自有着奥妙的引力关系。近的星辰引力强,远的引力弱,但都在相互影响着,这就是万物之间内在联系。同样,地上的万物也是如此。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它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棵树的成长,需要土壤、阳光、雨水、空气,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生存。而树木又为其它生物提供氧气、果实等栖息之所,这就是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尹喜若有所悟:“老师的意思是万物虽然表面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实际上都是道的体现,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正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老子点头。</p><p class="ql-block"> “《易经》有云:一阳一阴之谓道。这里的道,不仅仅是宇宙的根本,更是万物运行的法则。每一个事物都体现着阴阳对立统一,都在阴阳转化中生成和变化。”</p><p class="ql-block"> 老子又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p><p class="ql-block"> “你看一粒种子,它虽然小的微不足道,但其中却蕴含着一颗大树全部的信息。种子是阴,蕴藏这生命的潜能。土壤、阳光、雨水是阳,提供了生命成长和条件。档阴阳相遇,种子便开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完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而这棵树结出的果实里,又有新的种子,新的种子又能长出新的树木。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这就是三生万物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 尹喜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三生万物,并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永恒的循环过程。”</p><p class="ql-block"> “不错。”</p><p class="ql-block"> 老子拂须面笑。</p><p class="ql-block"> “道的运行,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万物的生成也是如此,总是不断的生成、变化、消解,然后又重新生成,这就是复归于道的道理。比如说一朵花,它从种子发芽开始,经历生长、开花、结果、凋谢的过程,最后化为春泥,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这个过程看似是结束了,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开始。花朵回归到了道中,又会以新的形式重新显现。”</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话让尹喜对生死有了新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那么人的生死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当然。”</p><p class="ql-block"> 老子点头。</p><p class="ql-block"> “人的生命也遵循同样的规律。肉体有生有死,但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阴阳二气是永恒的。肉体死亡后,阴阳二气重新分解,又会组合成新的生命形式。这就是为什么庄子在妻子死后,不但不哭泣、反而鼓盆而歌的原因。他明白生死只是阴阳二气不同的组合方式,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尹喜又问:“既然万物都是道的显现,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差异?为何有美丑、善恶、贵贱之分?”</p><p class="ql-block"> 老子深深的看了他一眼。</p><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你要明白,差异的产生,正是阴阳调和的结果,如果没有差异,就没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生机。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它的美,不在于所有的音符都相同,而在于不同的音符和谐搭配,高音低音、长音短音、强音弱音,正是这些差异,创造了音乐的美感。万物的差异也是如此:山的巍峨与水的柔美;各有其存在的价值。花的娇艳与草的朴素,各有其生命的意义。所谓的美丑、善恶、贵贱,往往是人们从自己的角度做出的判断,在道的层面,一切都是平等的。”</p><p class="ql-block"> 老子指着地上的一株小草说:“你看这草,在人们眼中也许微不足道,但在道的眼里,它与参天大树有着同样的价值。它们都在是道得显现,都在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小草用它的翠绿,装点大地,永它的根系,保持水土,用它的生命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虽然它没有大树的高大,但它有着大树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是道的智慧,让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尹喜对道理解越来越深刻。“那么,作为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道的运行呢?”</p><p class="ql-block"> 老子微笑道:“这就要谈到无为而治道理了。”</p><p class="ql-block"> “无为,不是什么好不做,而是按照道的规律去行动,不违背自然法则。就像农夫种地,他不能强迫种子在冬天发芽;也不能阻止果实在秋天成熟。他要做的是顺应季节的变化,在适当的时候,播种、浇水、施肥、收获,这就是有为中的无为。作为统治者,也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强行改变人民的本性,而要顺应人民的需要,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就像水一样不争而利万物,最终汇聚成海。”</p><p class="ql-block"> 老子又说:“个人修行也是如此,要明白自己的本性,顺应自己的天赋和特长,不要勉强做自己不适当的事情。同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外物所扰,不被欲望所牵,当你真正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你就会明白,自己也是这个伟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你即是到的产物,也是道明体现着,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整个宇宙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这时天色已经很晚了,老子与尹喜道别,叮嘱道:“记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更是一个可以指导人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完,骑着青牛,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p><p class="ql-block">(草原骑兵于2015夏蓉园居)</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