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打卡第5天——车轮滚动,时光轻吟,碾过喧嚣,追寻宁静

梅兰竹菊

<p class="ql-block">在夕阳温煦的目光注目下,我和大卢同学跨上单车,目标明确:沿着西外环一路向南,穿越南外环,直抵县城的心脏,去捕捉、去感受那份属于夏日晚间的独特脉搏与喧嚣。</p> <p class="ql-block">刚驶上西外环,城市的“动脉”便在我们眼前贲张。车轮碾过路面,仿佛置身于一条奔腾不息的钢铁洪流之中。重型卡车的轰鸣低沉有力,如同大地在喘息;小轿车疾驰而过,带起尖锐的风啸;此起彼伏的喇叭声,交织成一首繁忙而略显焦躁的现代都市交响曲。这两条通衢大道,宛如巨型的传送带,昼夜不息地吞吐着物资与人群,将远方的故事运进来,又把本地的活力输出去。车水马龙间,浓缩的是物流的奔忙、商贸的活力,是小城向外张望、与世界紧密相连的蓬勃心跳。最初的西外环两公里,地势平坦得如同摊开的画卷。我们轻松地蹬踏着,晚风拂面,带着白昼未散尽的余温。路旁,一片难得的绿茵上,一匹小马驹正悠闲地低头啃食青草。它油亮的皮毛在夕阳下泛着健康的光泽,长长的睫毛低垂,偶尔甩动一下尾巴驱赶蝇虫,那份旁若无人的恬静与自在,与咫尺之外喧嚣的车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像一枚遗落在工业文明缝隙里的、温润的琥珀。</p> <p class="ql-block">转折点到来——从西外环转入南外环,迎接我们的是一段绵延近一公里的大长坡。坡度虽不陡峭,却足够绵长,像一条缓缓抬升的、考验耐力的臂膀。每一圈踏板的转动,都清晰地感受到腿部肌肉在积蓄力量,在对抗着重力的牵引。汗水悄悄沁出额头,呼吸也渐渐变得深沉而有节奏。这沉默的爬升,是骑行路上最诚实的体能试炼场,也是锻造腿部钢铁意志的最佳熔炉。当车轮终于碾过坡顶,一种征服的快感油然而生。紧接着,便是对辛劳最慷慨的犒赏——一个酣畅淋漓的下坡!松开刹车,身体微微前倾,风瞬间变得狂野而亲密,呼啸着灌满衣衫,鼓动着耳膜。我们如同挣脱了束缚的鸟儿,沿着平滑的沥青路面俯冲而下,畅快的欢笑声不由自主地溢出喉咙。我们轻快的滑过中创园那片被紫薇花海拥抱的宁静区域。</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阳路南段,道路陡然开阔,车流也奇迹般地稀疏下来。然而,这份空旷并未带来宁静,反而成了另类活力的催化剂。这里,俨然成了“无畏骑士”的隐秘竞技场。发动机的嘶吼骤然变得高亢、尖利,改装过排气管的摩托车和电动车,如同躁动不安的钢铁野兽,载着它们的主人——那些安全意识如同单薄衣衫般被风吹散的叛逆少年郎——在宽阔的路面上来回穿梭、加速、翘头。炫技般的动作引得路人频频侧目,那眼神里混合着惊愕、好奇,更多的是深深的忧虑。每一次轮胎摩擦地面的锐响,都像敲打在旁观者心头的警钟,为这些在速度边缘起舞的青春捏一把冷汗。我们不敢久留,匆匆驶离这片弥漫着危险气息的“秀场”。</p> <p class="ql-block">体育公园敞开怀抱,我们顺势骑入环道。运动的气息扑面而来。场馆正在围挡装修,但丝毫未减园内的热度。健身器材区是最沸腾的角落:推举、拉伸、引体向上,挥洒的汗水在夕阳下闪光。而球类场地更是人声鼎沸: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网球拍清脆的击球声、羽毛球轻盈的穿梭轨迹,构成活力四射的节奏。骑行、慢跑、散步的人流如同溪水,在步道上蜿蜒流淌。这里,是健康与活力的露天舞台,是城市脉搏最强劲的律动点之一。我们没有停下脚步,只是让这份蓬勃的生命力短暂地冲刷过感官,便继续沿着正阳路北行。</p> <p class="ql-block">为了避开即将汹涌而至的下班晚高峰车流,我们明智地拐向东边的朝阳路。一路向北,暮色如同稀释的蓝墨水,正一点点加深着天幕的底色。不知不觉,人声、音乐声、食物的香气混杂成一股强大的引力场,将我们卷入——界湖公园到了。这里,在傍晚时分彻底蜕变为一个巨大的、光怪陆离的夏日露天狂欢场!虽然路灯还未亮,各种摊位如雨后蘑菇般涌现:滋滋作响、香气四溢的烧烤摊、小吃车;琳琅满目、闪着廉价光泽的饰品摊;套圈、打气球、旋转木马等娱乐设施发出欢快的电子音;举着手机支架、对着镜头或唱或说的主播们;广场舞大军随着强劲的节奏整齐划一地舞动……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空气里弥漫着油烟、糖霜、汗水和兴奋的味道。置身其中,仿佛掉进了沸腾的、五光十色的生活万花筒。骑行在此刻成了艰巨的任务,我们像两叶在激流中颠簸的小舟,左躲右闪,艰难穿行。那份喧嚣与拥挤带来的压迫感,很快让我们心生“逃离”之念,奋力“划”出了这片欢乐却令人窒息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此时,暮色已浓得化不开,天空呈现出深邃的宝蓝。路灯仿佛约好了一般,依旧沉默着。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行在中心街略显昏暗的光线里,如同谨慎的夜行动物,去补充消耗的能量。当食物安抚了辘辘饥肠,城市的华灯终于次第点亮。璀璨的霓虹、明亮的橱窗、流动的车灯,瞬间将黑夜撕开一道道炫目的光之裂口。然而,这份人造的光明与随之而来的、被灯光放大了数倍的市声——喇叭、音乐、人潮——交织成的“盛宴”,对我们这些刚从自然和运动氛围中抽身的人来说,竟显得有些“无福消受”。心底那份对宁静的渴望愈发强烈,我们决定踏上归途——沿着历山路南行,驶向通往家园的澳柯玛大道。</p> <p class="ql-block">行至西山小区附近,一阵悠扬的乐声和热烈的掌声吸引了我们。小广场上,一场夏夜露天晚会正酣。驻足片刻,生活的画卷又添一帧:交谊舞者们在简易的灯光下旋转、进退,裙裾飞扬,热情似火;两位戏曲爱好者气沉丹田,唱起《智取威虎山》选段,字正腔圆,豪气干云,引来阵阵叫好;随后,电吹管奏响一曲《搀扶》,旋律深情款款,如泣如诉,在夜色中流淌,抚慰着喧嚣后的心灵。精彩纷呈,令人流连。然而,夜色已深,家的方向在召唤。我们带着耳畔残留的旋律,再次蹬上车轮。</p> <p class="ql-block">车轮滚动,将璀璨的灯火、鼎沸的人声、晚会的喧嚣,一点点抛在身后。熟悉的道路延伸向黑暗,但心中却愈发安定。空气渐渐变得清爽,周遭的声响也慢慢沉淀下来,只剩下轮胎摩擦地面的沙沙声和自己平稳的呼吸。当熟悉的街景和家门终于映入眼帘,一种卸下所有风尘的踏实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二十公里,一个崭新的数字烙印在今晚的骑行轨迹上。它不仅仅是一段地理距离的丈量,更是一次感官的盛宴、一次对城市夏日肌理的深度触摸、一次逃离喧嚣又最终回归宁静的心灵旅程。汗水与晚风,喧嚣与安宁,挑战与征服,都在这滚动的车轮下,交织成一首属于夏夜的、独特的骑行诗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