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故居、文成天顶湖生态山庄、诚意候廟。

树华

<h3>随温州孝親公司去文成旅游一天,观瞻刘基故居、游览天顶湖生态山庄、瞻仰刘基廟。<br>刘基故居位于浙江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br>武阳村背靠五指仙峰,前有良田, 镶嵌着七个小土墩,如天上的七星有序排列, 名日:“七星落”。后有水口金龟山, 左边弓箭山,右边宝剑山,形成了“左弓右箭,七星落,金龟把水口”的人居佳境。田 上种有上百亩的荷花和菊花,有着夏观荷、秋赏菊的靓丽风景。</h3> <h3>武阳堂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该建筑由刘基第六世孙刘启节所建。<br>五开间,属于故路亭风格,亭子位于垒砌的石块之上,外侧设有过道走廊,走廊连着座椅,供路人休息。旧时正屋还设有小戏台,逄年过节有木偶戏在此演出,村中人都集中在这里看戏。给幽静的小山村增添一份乐趣。</h3> <h3><br>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 出生于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谋略家。元进士,官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 久沉下僚。知元政不可为,且无所宣力,后,弃官归隐,著《郁离子》明志。至正二十年(1360年),应邀辅佐朱元璋,陈时务十八策,一统大明江山。拜太史令、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正德间追赠太师、谥文成, 誉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谓。有《诚意伯文集》 传世。</h3> <h3>进入刘基故居大门,即立有祖训族规:<br>爱家国,<br>睦邻里,<br>尊祖宗,<br>孝父母,<br>和兄弟,<br>敦族親,<br>训子孙,<br>正名分,<br>勤职业,<br>慎官守。</h3> <h3>刘伯温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在明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重建懦家秩序, 影响深远。他制定了籍田礼,草创《大明律》及科举、军卫等制度。并依据堪舆术及儒家秩序,设计建造了南京明故宫。他为官刚正不阿,执法不避亲责,斩贵戚李彬,震动朝野;犯颜直谏,不避喜怒, 救数万妇女,德积百世。可为百代楷模。</h3> <h3>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是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谋略家。他为朱元璋量身订制&quot;时务十八策”,堪比&quot;隆中对”,辅佐朱元璋灭友谅,取士诚,定中原,荡群雄,逐元廷,鼎定大明江山。朱元璋多次称之为&quot;吾之子房&quot;,明朝廷论他功绩时有&quot;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的定论。与姜尚、张良,诸葛亮并称中国“四大帝师&quot;,</h3> <h3>刘伯温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诗文并著。 <br>刘伯温诗文古朴雄放,多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他的散文理、气并重,具有理明气昌与气昌而奇的特点。<br>刘伯温的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倡导率真之作,强调经世致用。 <br>著有《春秋明经》,《写情集》,《我瓿集》,《梨眉公集》,《郁离子》等,均收入《诚意伯文集》</h3> <h3>刘伯温幼时即习《春秋》学,后又师从郑复初习濂洛之学,受理学的浸润甚深。但又不胶执于理学,可以说是一位“通天地人”的“通儒”之士,有许多超越时代的创见,影响深远。 <br></h3> <h3>武阳书院占地面积达9亩多,由一轩、 <br>一堂、一馆、一斋、二亭组成,是不可多<br>得的国学研修场所,也是刘基家风家训传<br>承基地的主阵地。 <br>少年刘基就是在这里开蒙启智,走出大山、走入仕途、走上人生辉煌的舞台。<br>刘基晚年致仕,回到武陽,仍乐此不疲地在此书院给子孙们讲经授学。</h3> <h3>鹤鸣堂内正厅匾额:千古人豪。</h3> <h3>中午在文成天顶湖生态农庄就餐,餐后在山庄休闲至下午2时。</h3> <h3><br>天顶湖生态农庄地处温州市文成县海拔678米的高山平台。连接百丈漈飞瀑、天顶湖景区,距文成县城15公里;距温州市区约100公里。是文成县全域旅游的中心位置。<br>天顶湖生态农庄园区创建于2001年。于2017年12月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h3> <h3>原始部落屋,外型仿古逼真,仿佛穿越到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h3> <h3>原始部落屋内设客房,精致豪华。</h3> <h3>下午去诚意伯廟。</h3> <h3>刘伯温塑像。</h3> <h3>刘基庙,即钦建诚意伯庙,位于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华盖山南麓,是刘伯温故里两大核心景区之一。明天顺二年(1458年)敕建,占地面积约3024平方米,庙为七间三进二回廊合院式的木构古建筑, 构筑粗放严谨,有头门、仪门、正厅,庙后附有追远祠,庙门外两侧有“帝师”“王佐”两木牌坊。正厅与仪门中有天井,边有二轩回廓紧紧衔接。进口门额上,悬挂着《钦建诚意伯庙》的直式龙凤匾。正厅中塑有刘基及其两子刘琏、刘璟三尊坐姿塑像,神态庄严。大梁与巨柱上分别悬有历代名流题书的巨匾和楹联。庙内环境清幽,规制恢宏,风格古朴,庄严肃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