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仲夏黄山、江西游纪行之十.婺源月亮湾的“星江烟雨图”(2025-6-19~周四/江西上饶 /气温19~26℃/小雨~空气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游了黄山徽州区的西溪南,吃过中饭,赶往婺源月亮湾。地导介绍:婺源月亮湾是一个小众景点,是饶河上游支流星江河(乐安河上游段)的一处弯月形沙洲,被摄影爱好者发现后,成为水墨婺源的经典代表之一。搜网,以月亮湾命名的景区很多,其中不少景区比婺源月亮湾名气大得多,如安徽泾县月亮湾因“几十条小溪汇成的河流绕山而过,俯瞰宛若弯月”;金沙江大湾因河流切割形成180°的“Ω”型拐弯,被赋予“月亮湾”的浪漫称谓;喀纳斯月亮湾则因河床反“S”状弯曲构成半月牙形态而闻名…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国内一些景区喜欢以月亮湾命名呢?因为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乡愁、团圆等情感寓意。通过“月亮湾”的命名,将自然景观与“海上生明月”等诗意意象绑定,赋予其丰富且充满想象的内涵,如烟台月亮湾以“月亮老人”雕塑强化婚恋主题,湖州月亮湾则借太湖月夜传说营造浪漫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部分景区将地貌与民间传说结合,如广鹿岛月亮湾衍生出“八仙夜游撒金粉”的故事,喀纳斯月亮湾的“神仙脚印”被附会为嫦娥奔月遗迹。这类叙事既丰富了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强化了名称的记忆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婺源月亮湾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我们心里也充满了好奇与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月亮湾就是路边的一个小河湾,没想到,下车后,与其它A级景区一样,门脸相模相样,有大型停车场,景区入口翠竹塑形的拱门像绿色甬道,给人以清凉感;路边的休闲中心已建成,现代感与江南特色兼备。景区沿星江河分布,一面靠山,一面临水,远方群山逶迤,烟云蒸腾,白墙黛瓦的徽派村落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朦胧而又梦幻。小雨越来越绵密,同行游客全都打着伞,我为了拍照只能穿雨披,袖口裤脚难免打湿。步行从接待中心到月亮湾沙洲,大约二十分钟,途中有三个观景点,因为赶时间,前两个观景点来不急细看,只能随便闪拍几张;到了第三个观景点,导游多给了点时间,我们急急地冲上二层观景台,月亮湾沙洲就在眼底,一弯“新月”平躺在碧水之中,载客的竹筏穿梭其间,就像在素净的绢帛上滑行。小雨霏霏,把细密的雨珠撒向江面,犹如星雨落河,新月相拥,真是一幅幅绝美的“星江烟雨图” 。一一 烟雨中,不少游客甩掉雨伞,不顾雨湿衣衫,也不顾妆容,以星江月亮沙洲为背景,拍下了一张张浪漫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仲夏黄山、江西游纪行之十一. 婺源的宠儿 一一 “鸟中大熊猫”蓝冠噪鹛 (2025-6-19~周四/江西上饶 /气温19~26℃/小雨~空气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第三观景台拍摄,聚焦的当然是星江河上的眉月沙洲以及碧水中游弋的竹筏,但在一处拍得久了,画面构图有些单调。其实临河观景台的后面山坡上,还有更高的观景塔楼,山上也修了观景栈桥,可惜均没有开放;既使上去了,在烟雨朦胧的天气,也需要长焦镜头或专业相机,才能拍出理想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游客在此拍照打卡,就返回了。我们心有不甘,决定往前走走,看看前面的竹筏码头。观景台下,滨河的步道绘上了彩画,重点是宣传靛冠噪鹛。靛冠噪鹛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等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靛冠噪鹛也叫蓝冠噪鹛,曾一度被认为已灭绝,1919年首次在上饶婺源被发现后便销声匿迹,直至2000年才在婺源及德兴重新被观测到。目前,其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婺源县及德兴市的新岗山、海口、花桥三地。2025年5月22日消息,蓝冠噪鹛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蓝冠噪鹛的全球野生种群数量已从2006年的约200只增长到如今约600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蓝冠噪鹛作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在江西婺源月亮湾形成了稳定的繁殖种群,这一现象是自然环境与人为保护措施协同作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乐安河冲积形成的弯月形洲滩,面积约2平方公里,河岸带提供了蓝冠噪鹛觅食与活动空间。30%森林覆盖率,以枫杨、柳树、朴树、香樟等本土树种为主,形成立体植被带。蓝冠噪鹛偏好在高大古树(如枫杨、香樟)树冠层(8-15米)筑巢,月亮湾保留了大量百年古树。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8.1℃,适宜鸟类繁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婺源县构建了多维度协同保护机制,形成全球罕见的极危物种保护范本。例如:2024年出台《婺源县蓝冠噪鹛栖息地管理办法》,核心区禁止生产活动,违规最高罚款5万元;设立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基地和专项保护基金;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生态岸线修复,保留50%原生灌丛供鸟类隐蔽;新建7处小微湿地增加觅食场所,修复裸露湿地3公顷;种植300余株食源植物设立"鸟类食堂"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