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明珠——滇池生态绿道漫行记

吉祥昌盛待人间

<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滇池星海半岛湿地公园时作出指示:</p><p class="ql-block">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昆明西山公园最高点凌虚阁的彩色雕塑,主题是“我在西山等着你 2025”。</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8日,天气十分不错多云无雨,由然兴起,决定登高去,来到西山公园最高点凌虚阁,漫步到龙门,再返回聂耳墓,再从当年霞客登西山之路——千步崖下山至滇池边原来的龙门村草海大坝,在原龙门村观赏周培源故居,闲玩了个把小时,又从草海大坝行至海埂大坝下面的观景路继续前行,直到原来的海埂大坝公交车场乘坐公交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昆明滇池南岸的核心景观公路,北起高海高速终点,南至晋宁区太史村,全长11.783公里,设计时速40公里,双向四车道。其最大特色是公路紧贴滇池水面,部分路段桥面比陆地侧低1.2米,形成“水上行驶”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公路串联滇池、湿地、传统渔村,保留原生态风貌,设有300米停车观景带和红色骑行道(宽3米),沿途可观赏西山、荷塘等景致。‌‌‌‌</p><p class="ql-block">晋宁古城1号特大桥(全长2486米)为滇池水域内最长桥梁,航拍视角下公路如“玉带盘绕湖面”。‌‌‌‌</p> <p class="ql-block">机动车道与骑行健步道分离,配备盲道、里程标识及休息区,满足多元需求。‌‌与71公里滇池绿道外海段相连,形成108公里环湖生态廊道。‌‌</p> <p class="ql-block">昆明滇池最美水上公路,这条公路在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允许机动车临时停靠,游客可以停车观景、拍照。公路沿途设有专门的骑行道和慢行步道,适合散步和骑行。</p> <p class="ql-block">滇池绿道(外海段)的起点位于官渡区新宝象河,终点为晋宁区爬齿山(最美公路),全长71.9公里。</p><p class="ql-block">滇池绿道外海段的具体信息</p><p class="ql-block">‌起点与终点‌。</p><p class="ql-block">根据昆明市政府及文旅集团发布的官方信息,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起点为‌官渡区新宝象河‌,终点至‌晋宁区爬齿山‌(标注为“最美公路”),全长71.9公里,横跨官渡区、呈贡区、度假区和晋宁区四区。‌‌</p><p class="ql-block">‌功能与特色‌。</p><p class="ql-block">该绿道串联了沿线8处湿地公园、2个历史文化名村及20多个美丽乡村,并设计了“七彩云桥”即水、草、林、山、田、村、湖之桥,主题栈桥和观景平台,兼具生态保护与旅游功能。‌‌</p><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7月,绿道外海段仍处于试运营阶段,开放时间为每日8:00至19:00,允许步行和骑行,部分高风险路段需下车推行。‌‌</p> <p class="ql-block">空中鸟瞰“草之桥”。</p> <p class="ql-block">捞鱼河湿地公园往东走就是“林之桥”。</p> <p class="ql-block">滇池绿道七桥推荐包括水之桥、草之桥、林之桥、山之桥、田之桥、村之桥和湖之桥,设计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提供生态休闲体验。4月29日小顾我俩抵达海晏村,然后走过林之桥,熏衣草花园,草之桥,水之桥,沿途风景秀丽,来走一走十分值得。</p> <p class="ql-block">空中鸟瞰“草之桥”。</p> <p class="ql-block">滇池绿道“山之桥”是位于滇池外海段的一座特色栈桥,全长3397.54米,连接梅家山和长腰山,可远眺滇池碧波,近观山水交融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山之桥的起点位于昆明滇池绿道的‌海晏村‌,该区域设有网红沙滩和登山入口。 ‌</p><p class="ql-block">滇之眼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山之桥上的标志性景观‌滇池之眼‌(螺旋塔)[梅家山栈桥]的观景平台,游客可在此俯瞰滇池全景。 ‌</p> <p class="ql-block">从起点出发,沿栈桥蜿蜒而上,每200米设有观景平台,可近距离欣赏滇池碧波与山景交融的景观。抵达“滇之眼”螺旋塔登顶可饱览整个滇池美景。</p> <p class="ql-block">‌长腰山栈桥‌:可近距离感受“山、水、城”相融的生态风貌,栈桥上设有红色造型景观平台,适合打卡拍照。可观赏整个滇池西岸景色。</p> <p class="ql-block">昆明滇池绿道“山之桥”从海晏村西登上梅家山,再穿过长腰山,最后止于古滇码头,全长10余公里,由于天气炎热,当时地表温度30度以上,我们只力所能及的抵“滇之眼”休息了一会,又折返回海晏村口,乘车返回,这样虽然辛苦一点,但户外活动却让人心旷神怡,开心愉悦。希望我的亲朋好友们都为了健康而走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村之桥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具体位置在滇池东南岸的牛恋村,四周环绕着湿地、沙滩与芦苇荡‌‌。牛恋村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四周被湿地、沙滩和芦苇荡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村之桥如一条红色丝带,蜿蜒穿梭于湖光山色之间,将沿岸的自然风光巧妙串联,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p><p class="ql-block">从牛恋村村之桥继续北行,虽然是慢坡,徐徐行来,颇感费力,沿途弯弯绕绕尽现紫色花海,与滇池景色交汇,让骑行或者是徒步者心情十分愉悦,这一段路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行至滇池南沙滩湿地公园北端,也更十余公里,中间还穿过湖之桥,再往北即到鲸鱼岛了。</p> <p class="ql-block">滇池生态绿道七桥之一湖之桥,横跨沙滩公园与大湾山,长829米、宽4米,两侧高差 35.5 米。它蜿蜒回环,洁白似灵动白蛇,轻盈地盘旋在葱郁山坡与澄澈湖水间。日光下,桥身散发柔和圣洁之光,与青山绿水对比鲜明却又和谐相融。湖之桥不只是交通要道,更是串联美景的艺术纽带。它衔接沙滩闲适与大湾山巍峨,让行人漫步其间,饱览山水相依之景,感受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魅力,于天地间绘就一幅永不褪色的山水诗画,成为旅人心中那一抹难以忘怀的温柔笔触。</p> <p class="ql-block">滇池外海生态绿道,全长71.9公里,从5月到现在我也走了60公里之多,就连古滇名城往北的田之桥,昨天(7月15日)也去走了一段,虽然烈日当空,但地表温度也并不太高大概35度左右吧,下午5点还是回到家里啦!这样滇池外海的山、水、田、草、林、湖、村之桥我都走过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我与家人驱车环绕滇池走了一圈,环滇池的所有湿地公园游人如织,窥见南滇池沙滩公园一斑,可观整个环滇池所有湿地公园游人不低于数十万,环湖路整天车流都属高峰,有的老人被亲人用轮椅都要推去走一走。真是人从众啦!</p> <p class="ql-block">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全长71.9公里,串联起滇池沿岸的多个湿地公园和美丽乡村。其中,七座特色主题桥成为游客钟爱的打卡点。这些桥梁不仅在设计上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还承载着生态理念和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每逢节假日,整个滇池内外海生态绿道骑行者比比皆是,我曾看到过80岁出头的老人也在骑行行列当中,当然还是年轻人居多,外海段路线长且上下坡比较多,但挑战者还是奋力拼搏,永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滇池绿道作为昆明市重点生态工程,其建设规划始于2021年3月,旨在打造"世界级高原名城会客厅"和环湖生态屏障,总规划长度137公里,串联官渡区、呈贡区等四大片区‌。以下是关键节点与规划要点。</p><p class="ql-block">响应"恢复生态、固化岸线、还湖于民"原则,结合滇池保护治理需求,构建"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体系‌。以"环湖生态屏障、城市山水景廊、文化旅游长廊"为核心,整合沿线43个湿地公园、46个重点村庄及历史文化名村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