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考明方向,深耕教材启新程——2025年道县高中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培训纪实

木槿花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7月18日,道县高中数学教师培训的第二天,我有幸聆听了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姚贵丰老师的《命题趋势导向的教材深度使用策略》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围绕教育政策、命题趋势与教材使用的关联性展开,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姚老师首先分析了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试题,与2024年相比,今年进一步强调对“基础内容”的考查,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在最后冲刺阶段,与其浪费时间在解决难题上,不如将时间用于巩固基础知识。近几年的新课标卷在考察理念和标准上对接新课标标准要求,引导教学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不追求提前结课备考,把精力放在讲透教材重点内容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新高考充分发挥了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许多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源头,践行了“依标命题,源于教材”的理念。姚老师强调高三教学应该从课本出发,到课标中去,再回到课本中来,命题质量要提高,挖掘教材是根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课程是内容之母,教材是内容之体。教材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一线教师应重视教材的开发使用,充分挖掘课本例习题、探究栏目、图形、阅读材料。姚贵丰老师以2024年高考全国一卷第11题为例,阐述了出题人的设计意图并将其进一步推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姚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数学教师应当怎样研究课本题:</p><ol class="ql-block"><li class="ql-indent-1">归纳类型,抽丝剥茧;</li><li class="ql-indent-1">变换视角,融会贯通;</li><li class="ql-indent-1">深挖背景,追根溯源。</li></o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姚贵丰老师指出实施深度教学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指导阅读:对于重要的知识内容,要求并指导学生细致阅读课本讲解;第二,知识串讲:结合课本进行知识串讲,弄清重点知识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第三,例题选用:教师在设计各节复习例题时,应多选用、引用课本例题、习题以及它们的变式;第四,训练落实:作业和单元测试中,注重选用课本习题、复习题及其变式或引申;第五,追本溯源:引导学生一起追本寻找高考题和资料、考卷中试题与课本题的联系和演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姚老师还指出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几乎所有的高考题都可以用教材上的知识去解决,相当数量的高考题是对教材内容的变形、改造及综合,同时强调教材知识的应用,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讲座的最后,姚老师用一句“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通过本次培训,深化了我对教材的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设计不够灵活等。这些发现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教材,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END—</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撰稿:蒋琳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