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县疾控中心开展登革热及 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简报

蜕变

<p class="ql-block">  为切实做好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陵水县疾控中心在县卫健委、县疾控局部署下,于 7 月 18 日组织开展了针对全县医疗机构及工地的专项防控工作。本次工作旨在通过全面督导与监测,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提升全县防控能力。</p> <p class="ql-block">一、工作开展情况</p><p class="ql-block">(一)医疗机构防控工作督导</p><p class="ql-block"> 陵水县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医疗机构在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中的关键作用,安排 中心吴丽雄副主任和 詹骐魁 副主任分别带队,分成4组对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督导组深入各医疗机构,重点检查了以下内容:</p> <p class="ql-block">1.病例监测与报告:查看各医疗机构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对发热患者进行筛查,是否有完善的病例监测系统,确保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按程序上报。</p><p class="ql-block">2. 防控知识培训:了解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是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诊断与防控能力。</p><p class="ql-block">3. 物资储备与管理:检查各医疗机构是否储备了充足的防控物资,如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以及物资的管理是否规范,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4.暗访工作:为检验临床医生对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的敏感性,县疾控中心安排工作人员以“疑似患者”身份前往各医疗机构就诊。暗访人员通过模拟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疫区旅居史等典型症状,观察临床医生是否能够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询问流行病学史、进行必要的检查等。暗访结果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能够按照防控要求进行初步诊断与处理,但仍有部分医生存在对症状识别不够敏感、流行病学史询问不够细致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督导过程中,各医疗机构积极配合,展示了其在防控工作中的各项措施与成果。对于发现的问题,督导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二)工地布雷图监测工作</p><p class="ql-block"> 工地是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传播的高风险区域,为有效控制疫情传播,陵水县疾控中心联合各卫生院对全县工地开展了布雷图监测工作。布雷图指数是衡量伊蚊密度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布雷图指数,可以及时发现蚊媒滋生的高风险区域,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监测人员深入各工地,对积水容器、废旧轮胎、建筑垃圾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详细记录了布雷图指数。下一步将根据监测结果,对布雷图指数较高的工地通报爱卫部门,进一步清理积水、投放灭蚊药物等措施,消除蚊媒滋生环境,降低疫情传播风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工作成效</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督导与监测工作,陵水县疾控中心全面掌握了全县医疗机构及工地在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全县的防控能力。各卫生院在病例监测、防控知识培训、物资储备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对工地的布雷图监测与干预,有效降低了蚊媒密度,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三、下一步工作计划</p><p class="ql-block"> 1. 持续加强监测与督导:继续对全县医疗机构及高风险区域进行定期监测与督导,确保防控措施长期有效落实。</p><p class="ql-block"> 2. 强化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p><p class="ql-block"> 3. 加强部门协作:与住建、旅文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地、景点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从源头上控制疫情传播。</p><p class="ql-block">4. 针对暗访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培训:针对暗访中发现的部分临床医生对症状识别不够敏感、流行病学史询问不够细致等问题, 县疾控中心将组织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诊断能力。</p><p class="ql-block"> 陵水县疾控中心将继续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力以赴做好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