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之人 必经磨炼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录/粮 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白拍、网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有大器,意味着具备非凡才能,能够成就宏伟功业,可被视为“能担当重任之人”。古之立大事者,不仅具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挫折难以避免。人生自年少起,便应学会应对艰难险阻,克服挫折,培育自身坚强、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将磨难视作人生财富,让人生丰富多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往今来,但凡成就斐然的英雄豪杰,皆历经诸多磨难,而娇生惯养之辈鲜能成就伟大事业。每个人的一生,皆难以一路顺遂。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风雨过后方见彩虹,历经磨砺方能成熟处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磨难犹如一本书籍,能引领你读懂人生的曲折,培育你进取向上的性格,使你于人生旅途中心境淡泊、趋于成熟;磨难恰似一面反光之镜,你能于镜中回顾往昔路程,从曲折、是非、坎坷、正误、成败中校正人生的罗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磨难源自外界,坚韧生于内心。既然磨难无法躲避,那我们便凭借坚定的毅力、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去历经磨难、战胜挫折、摆脱困境。同时,我们要以所经历的磨难为镜,审视自身,深刻认知自我,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以更优的心理素质迎接更艰巨的磨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磨难宛如一座桥梁,借此你能够跨越人生旅途中的沟壑,步入理想之境。一个人若欲成大器,必然要经历磨炼。人若想进步,就得肯下苦功。越是艰难,越要勇敢攀登,功夫下得越深,根基才能扎得更稳。倘若我们把磨难当作黎明前的黑暗、视为获取成功的前奏,那一次次磨难于我们而言便是一笔笔珍贵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的一生,真正限制你变得强大的,是你的内心。一个人思维的广度,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一个人,无论从事何事,在成功之前,皆是艰难且枯燥的。越是聪慧之人,越懂得下苦功、走远路。用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磨炼自身能力,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有降临的可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其意为:千遍万遍地过滤泥沙,虽艰辛,但唯有淘尽泥沙,才会见到闪亮的黄金。诗人以此隐喻自己虽被贬谪至边远之地,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会展露才华,成为璀璨的黄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其含义为:竹子紧紧抓住青山,一丝也不放松,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如此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承受,依旧坚韧不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一生波澜壮阔,亦饱经磨难。在做人做事方面,阳明先生的诸多观点往往切中要害,那些困扰我们许久的难题,在他的言论中皆能找到答案。比如,在王阳明先生看来,人须在事上磨炼,才能站稳脚跟,才能无论动静都心定神安。事上磨炼是真正的修行,否则终究难有长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阳明年少立志成为圣人,众多人嘲笑他自不量力。然而王阳明毫不迟疑,立刻去“格物致知”,去格竹子,去边关闯荡,发奋读书。尽管一直遭遇挫折,但他在行动中不断发现理学的问题,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心学的创立。王阳明的人生方向有过不少变化。但无论在哪个方向,王阳明的目标都极为明确,那就是:要做就做最顶尖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公元 725 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被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未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言诋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被逐出长安。李白被迫离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艰难,满怀愤懑写下了众多诗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所表达的是: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届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展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与动人的气魄,令人豪情顿生,常被用于激励人们即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宋诗人陆游五起五落,一生坎坷,却一生豁达。一次屋顶瓦片被狂风掀翻,墙壁被大雨淋湿近乎坍塌,家中无米下锅,他毫无忧愁,反而即兴赋诗: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在他眼中,人生没有走不出的困境,没有爬不出的低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陆游 33 岁入仕时,因触怒宋孝宗,被罢官回老家赋闲四年,期间写下了千古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种花、赏花。身处逆境,以此排忧。人生犹如酿酒,唯有等待,才有苦尽甘来之时。正是这种豁达的性格,使他成为诗坛最长寿的诗人,享年 85 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年少时多次赴考皆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告知人们,做事务必有恒心、有毅力。若想成功,就要成为有志者、苦心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副对联包含两个典故:其一,“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务必取胜。项羽带兵渡河,把所有的船凿沉,所有的锅碗砸破,烧掉行军的茅屋,只携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明与士兵们同生共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其二,“卧薪尝胆”,意味着要学习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无论是坐是卧,都要舔食苦胆,哪怕吃饭时,也要品尝苦胆的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司马迁认为:人在困难面前,应当百折不挠;在灾难与逆境中要忍辱发奋,而困难与逆境恰是激发人前进、鞭策人夺取最终胜利的绝佳动力。司马迁,遭受腐刑,写下《史记》,名垂青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越国历史上首位颇有作为的君主,是越国霸业活动的开创者、奠基者。孟子在选文第一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知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秉持不屈不挠之精神,从逆境中奋力挣扎而出。鲁迅曾说:“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大器之人,最大的优点在于能于不利与艰难的遭遇中百折不挠。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你能否战胜它。战胜了,你便是英雄,便是生活的强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毅元帅诗作《青松》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所表达的是:厚厚的积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该诗赞颂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以及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坚强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纪老人,当代著名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于 2016 年 5 月 25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5 岁。1957 年,有家出版社决定翻译出版《堂吉诃德》,找到了杨绛先生。为了翻译好这部著作,48 岁的杨绛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每天抱着字典,从零开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钻研。就这样苦学了四年,杨绛才完全掌握了西班牙语,《堂吉诃德》译本一经出版,便广受赞誉,被公认为是最出色的翻译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歌德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一个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结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争取,这才有资格去享有它。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只有这样的人才配拥有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人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会具备能耐、机灵和知识。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事事如意,能够成功之人并非巧合,而是努力拼搏、辛勤付出的结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器之人,必经磨炼,一个人能熬过苦难,必然会大有作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