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风里蓄力,星光下同行 ‍——致九年级20班家长的一封信

编号20,劈波斩浪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晚上好!</p><p class="ql-block">刚刚结束的线上家长会,相信我们对初二升初三暑假的规划有了更清晰的共识。此刻敲下这些文字时,脑海里浮现的是过去一年里孩子们伏案刷题的身影,是微信里我们深夜探讨教育方法的对话框——这一年,孩子们在成长,我们也在陪着他们一起“闯关”。</p><p class="ql-block">首先想和大家说声感谢。感谢孩子们这一年的坚持:他们褪去了初一时的懵懂,开始学着平衡学业与成长的烦恼,哪怕偶尔会在考试后红了眼眶,第二天依旧会背着书包准时出现在教室。更感谢各位家长的“托举”:清晨的营养早餐,深夜的默默陪伴,面对成绩波动时的强装镇定,为选教辅跑遍书店的身影……你们的付出,孩子们或许此刻不说,但终会在某天懂得这份深沉的爱。</p><p class="ql-block">其实今晚开会时,我能感受到屏幕那端不少家长的焦虑——孩子的成绩能不能再冲一冲?暑假要不要再加一门补习?初三这一年会不会跟不上?这些心情,我太懂了。毕竟,初三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一步,我们都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错过任何一个帮孩子的机会。这份焦虑背后,是深沉的爱,是为人父母最真实的牵挂。作为班主任,我见过太多家长在毕业季彻夜难眠,也见过大家偷偷在办公室门口徘徊,想问问孩子的近况又怕给老师添麻烦。这份焦虑,恰恰是因为我们太爱孩子,太想为他们铺就一条更稳的路。</p><p class="ql-block">但请允许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小观察:这学期,当我和孩子们交谈、交流时,有不少孩子会对我说,他们知道妈妈每天都很在意他们的情绪,爸爸也很关注他们课文、单词背记了多少,生怕他们有不会解的数理难题,其实他们也在为此默默努力,不想辜负父母的期待。期末备考那段时间,有个孩子跟我说:“我妈妈总怕我偷懒,其实我每天睡前都会把第二天的计划写在便利贴上,就想让她少操一点心。”你看,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敏感,也更懂事。他们或许会用“不耐烦”掩饰压力,用“无所谓”藏起紧张,但内心深处,他们和我们一样,在为未来努力。</p><p class="ql-block">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咱们不妨试着把“焦虑”调成“陪伴模式”。初三确实重要,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暑假里,与其盯着分数起伏,不如陪孩子定一个跳一跳能够到的小目标;与其纠结“要不要多报一个班”,不如陪孩子一起列个“想做的事清单”;与其慨叹“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多夸夸自家孩子“这次比上次细心了”;与其在饭桌上句句不离学习,不如找个傍晚和他们散散步,听听他们吐槽同学或老师——有时候,安静的倾听比反复的说教更有力量。</p><p class="ql-block">你们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但后盾不必时刻“紧绷”。允许孩子偶尔偷懒,接受他们有自己的节奏,相信我们用平和的心态传递出的“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在”,会比“必须考多少分”更能给他们力量。</p><p class="ql-block">初三这一年,注定有挑战,但也一定有机遇。让我们一起做“放风筝的人”:既要稳稳握住手中的线,也要敢于让他们迎着风往上飞。作为班主任,我会和大家一起并肩走过这一年:随时沟通孩子的情况,分享合适的方法,也愿意做大家的“情绪树洞”。</p><p class="ql-block">最后想和大家说:教育是场漫长的修行,我们不必追求“完美”,只需要“用心”。这个暑假,先和孩子一起好好吃几顿饭,好好聊几次天吧。</p><p class="ql-block">感谢各位的信任与配合,期待八月末与孩子们以更从容的姿态相遇,笑着迎接毕业季。</p><p class="ql-block"> 九年级20班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