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游山西之 天镇

慕蓉依涵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夏天后裔射落的太阳重返了天空,加上小龙王的神助攻,京城被按在了闷热的蒸笼里。说跑就跑,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在高铁眼里就是眨个眼,一个话题没聊完就到站了。一股清凉的微风吹到站台上,看远处翠绿起伏的青山,“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的天镇呈现在了眼前,太舒爽了,感觉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晋冀蒙交接的天镇是典型的“塞上边城”,天是对浩瀚苍穹的无尽遐想,镇是守护山河的坚定誓言。近几年身边朋友频繁去大同,忽略了这个小城,我也是第一次到访,随我一起夏日天镇游吧。</p> 李二口长城 <p class="ql-block">  离开县城很快就拐到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上了,新修不久的彩色公路偶尔有车辆对面驶过,离山体越来越近,满眼的绿色舒服极了,海拔逐渐在提高,眺望远处,山峦跌宕起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好一派自然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这段长城是明代长城入晋的“第一站”,远远看到横亘在山脊上蜿蜒的长城,肃然起敬,再次被古人叹服。和其他地段的明代长城不同的是,这里全部都是夯土垒砌而成,没有砖石。我们沿着一条坍台的豁口走到了长城脚下,黄土夯筑而成的垛口和墙体参差残缺,洪荒中透着伟岸。转身视线里碧绿千里,俯身不远处的村庄屋顶灰瓦排列整齐。</p> <p class="ql-block">  沿着黄沙碎石铺就的小路顺坡向上,身侧的墙体粗糙坚实,虽然是残垣断壁,依旧泛着遥远的雄伟与壮观,不知名的劲草在朔风中摇摆。抚摸夯土是如此坚固,数百年的风雨剥蚀都没能让它湮灭成尘埃,这工程质量杠杠滴。</p> <p class="ql-block">  这座二郎山脚下的“错长城”,修筑于明嘉靖年间。长城一道在山脚下蜿蜒直行,另一道沿着山坡向山顶延伸。传说当年修筑这段长城时,负责监工的将官因为口渴回家喝水,没想到一碗水的功夫,士兵们就沿着山脚向前修出了一段长约5公里的长城。还有实情是曾有人主张放弃山后新平至西洋河的一大块地域,直接沿山脚从李二口、瓦窑口直修到永嘉堡,有官员认为不妥,失去的土地面积太大就重新划定了长城走向,才有了这段长城上少有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个村庄的名字很有意思叫李二口,是不是当年那个错误指挥修长城的官员姓李,回家偷喝两口小酒,才修了错长城吧,哈哈。</p> 薛三墩村 <p class="ql-block">  沿着长城旅游公路经过一片足有千亩的玫瑰园,再看到农业示范棚旁一座气派的牌坊,初以为到了景区,可抬头题字明显,原来是薛三墩村。</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薛三墩原名“三墩子”,处于当地长城的第三个墩台,几百年前,大批士兵曾长期在这里驻守、防卫。当年有多少英雄与烽火书写过传奇不得而知,如今的百姓有多幸福显而易见。</p> <p class="ql-block">  沿着新修的柏油路进村,路面宽阔平坦,眼光被左侧几个蒙古包和一排排手持兵器伫立的士兵吸引过去,原来是兵营文化园。看来村里是将当年的戍边发展成了军堡文化。</p> <p class="ql-block">  和闲坐在凉亭的村民聊了几句,大概了解到村子还在改造中,农家院整体在装修,后续什么用途政府没讲;智慧大棚里是无土栽培的圣女果;村外的景观区有三公里长的观光小火车和玻璃观景台;周围和其他村庄一起种植的万亩杏林刚刚结束采摘期。</p> <p class="ql-block">  村子背靠青山,干净整洁,房屋高低错落有致,可以徒步爬土长城,已经建成的民宿也很有特点。村子有明长城遗址8处,3个烽火台,5个敌台,紧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距离高速口、高铁站大约只有10分钟车程。村外绿树成荫,生气勃勃、郁郁葱葱。看来村子搭上了旅游的快车,从长城烽火到人间烟火,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社交型乡村微度假社区。</p> <p class="ql-block">  毋庸置疑,这里有长河落日的壮阔,也会有温馨恬静的生活。久居城市越来越渴望远离都市的喧嚣,寻一处幽静之地,过诗意、精致、古朴的日子,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正如村里的宣传语:“朋友圈的点赞,不如薛三墩的见面”,期待来年可以在薛三墩静享清爽的夏天。</p> 南洋河 <p class="ql-block">  南洋河,是洋河最大的支流(洋河和桑干河汇流后形成永定河),蜿蜒如带,在天镇城区这段拥有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间倒映着蓝天白云,大自然深情画着自己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人工修建的几座梯级蓄水坝依次错落有致排开,从扬帆的船头开始一条五公里长的观景水带绿树成荫,花草茂盛,成规模的荷花花苞待放,两岸植被茂盛。早晚漫步在河边步道上,看河水中麻鸭畅游,群鸟在头顶盘旋。</p> <p class="ql-block">  居民们在桥边在广场锻炼、唱歌、演奏乐器、钓鱼,孩子们在游乐场戏耍,幸福洋溢在脸上。这条河真是天镇的天然会客厅。</p> 慈云寺 <p class="ql-block">  实在是运气爆棚,搜索景点距离最近的是慈云寺,走路即可到达,票务中心的小姐姐特别热情,说昨天才正式开放,还亲自把我们带到了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敕建慈云寺相传始建于唐代,原名法华寺,辽代曾大修,明宣德年间重修并更名慈云寺。古寺气势恢弘,高低错落,规整对称,曾被誉为“关北巨刹”。</p> <p class="ql-block">  慈云寺布局严谨,三进院落的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两侧的配殿有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斗拱、砖雕、壁画精致,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前院两侧的钟鼓楼,园攒尖的建筑特征和风格,国内罕见,放眼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具有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这座寺院曾经接待过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还分别题写了两块匾额“山河闲气”、“英灵万古”。</p><p class="ql-block"> </p> 美   食 <p class="ql-block">  天镇生活着汉、满、蒙、回等多个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几天吃下来只恨自己胃太小,原来土豆就可以有N种方法做成一大桌的美食。天镇的菜品粗犷,量大味重,解馋奈饥,主要以煮、烩、炖、焖为主。</p> <p class="ql-block">  原来在大同吃凉粉时被惊艳的味蕾在天镇晋荣家宴再次震到,于是每天凉粉成为一道必点菜第一个被端上桌,连汤都吸溜干净。</p> <p class="ql-block">  天镇人对莜面、糕面、玉米面等粗粮面有着特殊的情感,做法多样,越做越精细,很多没听说过的名称和做法。莜面和熟土豆做成山药鱼、土豆饼;搓成细长叫“绳绳”,捏成梭形叫“鱼鱼”,可蘸卤吃,可以和土豆烩着吃,荤素搭配都ok;山药丸子上桌才知没有山药,是莜面和土豆丝搅在一起做成的,也没有看到圆圆的丸子形状呀。拿糕,原来主材是蒸好的土豆或莜面。</p> <p class="ql-block">  黄油糕,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有可当甜品的豆沙馅,有炒好的菜包进去的菜糕,放油锅炸出来叫“脆炸糕”,凉一凉再吃叫“拉油糕”,隔夜再蒸一下叫“溜油糕”。</p> <p class="ql-block">  还有可以直接手撕吃的鲜豆皮,薄如纸、韧如丝,色泽白里透黄,口感咸而不浓、柔润爽口。可以凉拌、炒菜的豆干,熏肉。我们刚好赶上杏的尾声,天镇唐杏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个大圆润,口感细腻,果肉丰厚,酸甜适口,熟透的杏咬上一口汁水顺着手腕流。</p> <p class="ql-block">  连续几天在离酒店最近的晋荣家宴就餐,无论正餐还是夜市,菜单上的菜品都没来得及尝遍,味道正牌,道道菜有惊喜,来天镇首选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  天镇的旅游资源很丰富,鉴于开发不久宣传力度不大,配套旅游设施还在补充中,所以才这么低调不为人知吧。看网上介绍天镇还有沙梁坡汉墓群、盘山显化寺和石窟、新平堡玉皇阁、黑龙寺山林、保平堡、桦门堡、双城桥、马总兵宅邸等,特别适合自驾。这次时间有限,待日后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自驾,来长城探险,来天镇避暑。</p> <p class="ql-block">  天镇,一座古长城的山脚下的县城,夏日里的丝丝凉风让人心旷神怡。雄伟的长城,肃穆的古堡,寂静的峰台,犹存的雄风,记载了边关的峰火的年代,也是目前旅游的招牌。这里既有金戈铁马的雄浑也有岁月静好的柔情,这座被时光雕琢的塞上明珠,宛如塞外一首永不落幕的史诗,在夏日里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夏日的清凉。这么近那么美,高铁那么方便,静候有缘的你来探寻它的千年风华,享受清凉一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