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5国26天之行(十一)—— 热情奔放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追逐阳光的人

离开大冰川国家公园,再次登上阿根廷航班,从卡拉法特飞布宜诺斯艾利斯,住宿在Libertador Hotel。 阿根廷足球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有马拉多纳、梅西、巴蒂斯图塔这样的顶级足球巨星,有美洲杯16冠、三夺世界杯的辉煌,更有全民为足球而疯狂的热爱,世人对阿根廷足球是这样评价的。2024年12月20日来到作为足球重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感受阿根廷人对足球的热情。 这是阿尔贝托•J•阿曼多体育场,昵称“糖果盒球场”,是博卡青年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是阿根廷乃至全球足球迷的朝圣地。球王贝利曾称赞这里的比赛气氛,马拉多纳也将其誉为“足球的圣殿”。 阿根廷足球俱乐部博卡青年队主场周边随拍。 午餐,一踏入足球餐厅,立刻被足球球衣包围了,满墙挂满了各个球队的球衣,一眼望去五颜六色,瞬间感觉到了赛场的沸腾。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被镶在镜框中、带有签名的球星战袍,每件球衣都像是在诉说着一段足球故事。 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OCA区里的卡米尼托街,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又一张城市名片,也是博卡区最具代表性的街道。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热那亚移民来到博卡区,用废旧铁皮和破木头搭建居所。20世纪初,曾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至恩塞纳达铁路线系统一部分,1928年支线关闭,铁轨废弃。20世纪50年代,收回土地,打造成人行道和艺术步行街,并将其命名为“卡米尼托”。 街道两旁的房屋,建筑外墙色彩鲜艳,由大红、翠绿、湛蓝、明黄等颜色相互堆砌,在阳光下泛出炫目的色彩。街道不长但充满韵味,如同走进色彩的海洋。墙壁上有许多阿根廷艺人的浮雕作品、涂鸦,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雕塑,可谓是一座露天画廊。 博卡区还是探戈的诞生地。19世纪初,欧洲移民移居布宜诺斯艾利斯,落脚在博卡区,外来移民在港口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为排解寂寞和思乡之苦,他们在小酒馆里饮酒跳舞,移民们带来了各地的音乐舞蹈,与阿根廷传统音乐舞蹈融合后,形成了探戈的雏形,并逐渐走出博卡区。20世纪,探戈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认可的文化,并通过歌唱家卡洛斯·加德尔的歌曲传播至阿根廷乃至欧洲。后来,阿斯托·潘塔莱昂·皮亚佐拉融入爵士、欧洲古典乐等元素,使探戈成为一种融合流行元素的流派。 探戈曲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顿挫有力,快慢错落,男女舞者身体紧密拥抱,时分时离,头部左顾右盼,脚下花步纷飞,通过默契和身体语言表达情感。阿根廷探戈被誉为国粹。 我们在波特诺探戈剧场(Tango Porteño)观看了阿根廷的探戈演出。 探戈那充满了张力与激情的舞蹈,足球那充满速度与协作的竞技,无不表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奔放不羁。雅典人书店,一个由剧院改建的书店,整个空间都洋溢着热情奔放的艺术气息。 进入书店,巴洛克风格的穹顶上面,绘有巨幅壁画;原有包厢改成了小型阅览室,包厢上精美浮雕沿着观众席呈圆弧形展开,分布在二层和三层;书店正前方的舞台改造成了咖啡、饮品区,深红色幕布依然保留,烘托着舞台气氛。书架取代了曾经的剧院座椅,也沿着观众席呈弧形排列,与整体建筑相融合,既实用又美观。接近圣诞节了,书店柱子等许多地方都做了圣诞节的装饰。感觉在艺术的殿堂里阅读、购物、小憩皆是与艺术的酣畅共舞。 雅典书店展现着阿根廷人骨子里对生活、艺术的热烈追求。 再见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我感受到的足球场上的呐喊和欢呼,看到的舞台上探戈者甩出的舞裙与脚下炽烈的节奏,雅典人书店里的绚丽与翻动书页的共振 —— 在这座城市里,每一种热爱都是那么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