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家乡的中华傅山园

忘忧草

<p class="ql-block">  中华傅山园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是为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于2007年兴建的一处文化旅游景区。园区融仿明式古建园林与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为一体,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傅山园牌楼:采用传统工艺,选取砂砾石材精心刻制而成,为三门四柱七顶式,高7.8米,寓意傅山先生人生78个春秋。正中央上方“中华傅山园”5个大字,由著名学者姚奠中题写。 </p> <p class="ql-block">  傅公祠:位于园区中段,是南北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为仿明式道教建筑,单檐歇山顶,古朴、雄浑、端庄、厚重,门额镶嵌有集傅山字体的“蹈和”“峰青”“道通”“霜红”等 。</p> <p class="ql-block">  状元桥:建在八角回形的石砌泮池之上,主桥洞采用中国传统虹桥拱券形式,桥面两侧配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属相石栏杆,桥两端分别放置四个汉白玉石雕花瓶,寄寓着像傅山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经世致用”之才的美好期望 。 </p> <p class="ql-block">  石道人:是傅山祠院内的一块形如汉字“山”的北大青花岗岩石,正面镌刻着傅山78岁时创作的《公千古一快》碑帖中的“道”字,体现了傅山书法的高超技艺,也表明了傅山先生“其志弥坚,介然如石”的顽强不屈精神。 </p> <p class="ql-block">  真山堂:园区内主体标志性建筑,是民众敬拜傅山的主要场所。大殿内置傅山先生雕像,坐像后正中央悬挂有仿傅山生前书写的“气生道成”木匾,雕像两侧是傅山先生书写的十二幅书法条屏,代表了傅山书法艺术中“四宁四毋”的艺术独创风格。</p> <p class="ql-block">  洞庭院:仿照道教道观内的建筑形式,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砌券而成。窑洞内展示有傅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思想、学术、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全面展示了傅山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奇人”。 </p> <p class="ql-block">  园区内的民俗院集中进行家风家教展览,宣传德孝文化、忠义文化等;非遗院展示“头脑”“傅山拳法”及剪纸、戏曲等民俗文化。此外,每年春节期间的灯会、塔塔火以及“吃烤馍游百病”等活动,也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  初夏时节,惠风和畅,和家人同游中华傅山园。深知傅山先生乃明清之际“学海”,诗文书画、医道武学无一不精,是家乡的圣人。每次回家,心中都会生出几分向往。</p><p class="ql-block"> 跨进那座三门四柱的石牌楼,“中华傅山园”五字笔力遒劲,似有一股苍劲之气扑面而来。这牌楼高7.8米,正合傅山先生在世年岁,细微处见匠心,已让人暗叹设计者的巧思。</p> <p class="ql-block">  沿中轴线前行,便到傅公祠。檐角飞翘如振翅,门楣上“蹈和”“霜红”等字集自傅山手迹,笔锋或沉雄或飘逸,细看时竟能觉出几分他“宁拙毋巧”的书法主张。祠内陈设简素,却处处透着一股清刚之气,仿佛能想见先生当年在此类建筑中读书论道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转过傅公祠,是一池碧水,八角泮池上卧着状元桥。虹桥拱券如新月,两侧十二属相石雕憨态可掬,栏柱上的花瓶石雕莹润如玉。友人笑言,傅山先生虽不恋科举,却重“经世致用”,这桥原是盼后人学他那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踏桥而过时,脚步都轻了几分,似怕惊扰了这份寄寓。</p> <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祠院内那块“石道人”。北大青花岗岩天然成“山”形,正面“道”字笔走龙蛇,是傅山78岁所书。指尖轻触石刻,能感受到笔画间的顿挫,那不仅是书法的精妙,更藏着先生“介然如石”的风骨——明清易代之际,他拒仕清廷,甘为遗民,这份气节,倒与这顽石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行至真山堂,殿内傅山坐像目光炯炯,“气生道成”匾额悬于其后,十二幅书法条屏分列两侧。驻足细观,字里行间既有“宁丑毋媚”的倔强,又有“宁支离毋轻滑”的洒脱,忽然读懂为何世人称他“字如其人”。</p> <p class="ql-block">  临别前逛了洞庭院,窑洞内展着傅山生平:他既是开“颜体”变法之先的书家,又是写下《傅青主女科》的医圣,还创了“傅山拳法”,甚至连太原人爱喝的“头脑”都与他渊源颇深。游客中的年轻友人叹道:“原来‘奇人’二字,是这般沉甸甸的。”</p> <p class="ql-block">  出园时已近中午,见中医傅习所和中医药食养生文化园,还有不少人进进出出在忙着。忽然明白,这园子不只是一座纪念馆,更是把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化作了烟火气——就像那头脑,烤馍的香气,飘在寻常巷陌里,也飘在每个向往风骨与才情的人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