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杜布罗夫尼克,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完好的一座城市,有“城市博物馆”的美称。英国剧作家、评论家乔治·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去杜布罗夫尼克吧”。今天我来到杜布罗夫尼克乘上缆车,去撒尔德山顶俯瞰全城,将杜布罗夫尼克 360°全景尽收眼底,真是美得像天堂。</p> <p class="ql-block">登上撒德尔山的那一刻,风裹挟着亚得里亚海的咸涩与清新,温柔地拂过面庞,吹散了匆匆赶路的疲惫。站在撒德尔山巅,俯瞰杜布罗夫尼克的千年梦境,惊叹无比。整个杜布罗夫尼克如同一件精心雕琢的珍宝,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美得令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极目远眺,那片海,上帝遗落人间的蓝宝石。它蓝得纯粹,蓝得深邃,阳光洒落波光粼粼,似无数小小的钻石在海面跳跃闪烁。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演奏一曲永不停歇的海洋乐章。远处的海面与天际相接,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一片辽阔与苍茫,让我们的心也随之无限舒展。</p> <p class="ql-block">目光下移,错落有致的红顶房跃入眼帘,宛如散落在古城中的红宝石。红顶房历经岁月的洗礼,色彩依旧鲜艳夺目。它们在古城中编织成诗情画意。红顶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与碧海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每一座红顶房都是一个神秘的匣子,藏着杜布罗夫尼克居民世代的生活故事,喜怒哀乐。</p> <p class="ql-block">那座杜布罗夫尼克古城,静静伫立在山海之间,宛如一位饱经沧桑却依旧优雅的老者。古老的城墙蜿蜒起伏,厚重的石块诉说着杜布罗夫尼克千年的历史。城墙之上,斑驳的痕迹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见证了无数的战火与和平。</p> <p class="ql-block">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大理石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风格在这里完美融合,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往昔的辉煌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站在撒德尔山上,时间仿佛静止了。眼前的美景,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雕琢的杰作,美得震撼人心,令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杜布罗夫尼克的海、红顶房与古城,就这样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为了永恒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弗兰科·图季曼桥原名杜布罗夫尼克桥,位于杜布罗夫尼克西部入口处,跨越杜布罗夫尼克河,连接着杜布罗夫尼克市和周边地区。该桥于1989年设计,因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停工,最终于2002年建成通车,2004年正式更名为弗兰科·图季曼桥。桥长518米,高50米,主跨324.7米,采用A形塔和38根斜拉索。</p> <p class="ql-block">博卡尔堡在杜布罗夫尼克古城西南角,临海而建,可俯瞰派尔码头和对面的圣劳伦斯堡,扼守着杜布罗夫尼克老城。建于15世纪60年代,目的保卫杜布罗夫尼克城的西部入口派勒门。城墙由花岗岩砌成与古城墙风格一致,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作为《权力的游戏》中君临城墙的取景地,提利昂和瓦利斯在君临城墙上俯瞰黑水湾,商讨如何迎战斯坦尼斯的舰队等场景皆在此拍摄,是众多剧迷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亚得里亚海的黄昏,是杜布罗夫尼克最动人的时刻。浑圆的夕阳渐渐下沉,将海面染成一片灿烂的橘红,波光粼粼的海水像是被撒满了细碎的金箔。天际线处,夕阳与海水交融,晕染出层层叠叠的粉紫色霞光。这一刻,整个亚得里亚海都沉醉在温柔而壮阔的夕阳梦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撒德尔山俯瞰杜布罗夫尼克,古城与山海风光尽收眼底。赭红屋顶的老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蜿蜒城墙如巨龙盘踞,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亚得里亚海波光粼粼,蓝得澄澈透亮,与海天相接处的云霞相映成趣。在撒德尔山上,既能饱览古城的千年沧桑,也沉醉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绝美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明切塔塔:位于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的东北角,是城墙的一部分,建于1463年,主要用于防御来自海上的攻击,是杜布罗夫尼克城墙的最高点之一,塔高约18米,内部空间相对较小,但它的地势较高,能够提供广阔的视野,便于瞭望和预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