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波浪谷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东南22公里的龙州镇闫家寨子,占地44平方公里。由于景区内有大量波浪状丹霞地貌景观,故命名为波浪谷,因其位于龙州镇,亦称龙州丹霞地质公园。2024年10月,波浪谷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波浪谷景区的丹霞地貌景观位于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与沙漠交界处,形成于约9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由于沙丘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逐渐沉积并凝结成砂岩。经过地壳运动和流水、风力的自然侵蚀,形成了各种线谷、巷谷和赤壁等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 <p class="ql-block"> 我是2023年7月31日15点离开甘泉大峡谷景区,走高速17点过陕西延安市中国腰鼓之乡的安塞区,未进城区,近傍晚的六点在高速公路安塞服务区休息一阵。全程驱车行驶211余公里,当到达心念已久的波浪谷风景区时已是斜阳西下时分。别的事做不了,只趁光线柔和时机,在停车场放飞过无人机,将景区与周边的环境扫描过,心里有了初步印象。同时,我也提前了解了景区简介和导览图,才知道“波浪谷”的正式名称是“龙洲丹霞地质公园”。</p> 波浪谷简介曰:“陕西省榆林靖边龙洲丹霞地质公园是以世界级丹霞地貌地质遗迹为特色,集科学研究、科普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公园。面积24.86平方千米,含3个景区,其中水上丹霞景区面积12.35平方千米,地心丹霞景区面积8.08平方千米,沙滩丹霞景区面积4.43平方千米。 龙洲丹霞地貌属于半干旱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以波浪式丹霞为特色,兼有线谷、巷谷、丹崖赤壁等多种组合形式,是波浪式、沟谷型丹霞地貌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龙洲波浪式丹霞地貌景观独特,在世界范围内,仅美国亚利桑那州波浪谷可与之对比;公园内洛河组(距今约1亿年前形成)中发育的大型交错层理、斜层理,是研究白垩纪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的最佳场所。 公园丹霞地貌地质遗迹38处,其中波浪式丹霞地貌12处、丹霞沟谷17处、方山2处、赤壁4处、丘岭2处、峰丛1处。其中价值达世界级的7处、国家级的2处、省级的10处;公园其他类型地质遗迹主要包含泉、湿地和黄土地地貌、其中泉6处、湿地2处、典型黄土地貌(黄土柱、黄土林)1处。 公园娘娘庙湿地和淤坝沟湿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栖息地;龙洲一带人文资源丰富,有龙洲堡遗址、闫家寨古崖居、西门台城址等。” <p class="ql-block"> 景区简介提到的3个景区分别是水上丹霞景区、地心丹霞景区和沙滩丹霞景区。据事前事后研究,我根本无法确定到过哪个景区。网上有说法称波浪谷景区游览路线分大环线与小环线,可我到达那夜,即7月31日拍到的“龙洲丹霞地质公园导览图”上只有一条主游路线,别无分道。</p> 对照公园导览图,8月1日自景区8点开门进入,顺时针方向沿导览线路上上下下,爬高下低,左盘右旋整整走了近5个小时。记得进入景区后,左行经悬索玻璃吊桥,穿过火焰丹霞,驻足于流波台,绕彩石步道、音乐步道,经分景台下到谷底,越流沙桥,沿河边岸观有“一步登天”景观的丹霞赤壁;钻过凿山开洞的时空隧道,跨响水沟,依然隔水面欣赏有“闫家寨古崖居”的“闫家寨子”;进只容一人前行的一线天后,原路返出;当去拾光台时,不知何原因,未选择省力的自动扶梯“飞云梯”,而是全凭老腿登上;最后一段盘山栈道,过了有“龙回首”的回首桥,再越有“龙心岩”的龙心桥出景区。 通过其他渠道得知,我游走的地方似乎可称“陆地丹霞”,其主要包括火焰丹霞、赤壁丹霞和地心丹霞三大区域。火焰丹霞和赤壁丹霞我基本可以确认去过,因为沿途拍摄了简介牌作为佐证,至于地心丹霞不敢说到过,也无法否定没到过。 火焰丹霞以鲜艳的红砂岩闻名,远看如同火焰山,岩石上的纹理宛如波浪,令人赞叹不已。赤壁丹霞则展现了典型的峡谷风貌,两侧高达近百米的红岩峭壁与谷底的绿草和流沙河形成鲜明对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美感。 不敢说到过,也无法否定没到过地心丹霞,则是其简介有,“该景区更为神秘莫测,自上而下‘直至地心’”这句,因我没钻到过地下洞穴类的“地心”。但地心丹霞所宣传的主要景点,龙心岩、龙回首、神树峡谷、塬上丹韵、时空峡谷、千米画廊、五指岩、一线天等自然景观,我又清楚记得一线天肯定到过,也曾在龙心桥、回首桥、神树桥的桥头两端和桥上寻找过“龙回首”、“龙心岩”与“神树”。 进入景区,一怕走山道下到谷底再走台阶上到沟顶,也想到玻璃悬索桥上,由高处看看风光。这是一条令人心跳加速又充满期待的玻璃栈道,它让我能够以独特的视角欣赏到这片神奇的土地。玻璃栈道修建在陡峭的岩壁之上,悬空而建,脚下是百米深的峡谷,下面本无云,可因玻璃反射天空的白云,让我有错觉,桥在云端雾气之上,而桥下登山道上的人流,仿佛在云雾下漫步而别有一番趣味。 站在玻璃栈道上,游人可以全方位地欣赏波浪谷的美景,并体验其带来的刺激与震撼。远处,连绵起伏的红色山丘如同巨龙蜿蜒,气势磅礴;近处,河、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景色,宁静而美丽。 过玻璃栈道即号称“火星地表”的火焰丹霞的景点,这里有多个航天员模型及道具供喜欢的游客拍照留念。然而,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只是匆匆而过。我只拍摄了岩石上的纹路宛如红色波浪涌过,以其鲜艳的红砂岩色泽著称,远观犹如火焰山一般令人叹为观止自然风貌。 靖边波浪谷有绵延几公里长的丹霞地貌,正常人走下来大概只要三个多小时,而我千辛万苦的却耗时五小时,据说景区里上下的台阶有千级,全程在大太阳下走完,我都佩服自己这个老人家,当然,也对景区里年岁相仿者,同样在心底竖大拇指默默点赞。 在波浪谷,我喜欢观察红色岩石如同泥石流般呈现出流水状,形成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形态,涌入沟壑。看着沿路的红色岩石不断向下延伸,在狭窄之处呈现出流水般景象,仿佛红色的泥浆汇聚在一起,流向沟底。 我最喜欢的风景还是在闫寨子沟对面的长嘴畔,这里地势相对平缓,有河水静静淌过,水边和远处茂密的绿色植被,使那些层层叠叠,仿佛经过染色晾晒的红色山峰和崖壁显得格外美丽。 在景区简介中提到的龙洲堡遗址和西门台城址,我并不知道具体位置。然而,在离开波浪谷景区的路上,我在公路旁发现了一处名为“靖边明长城龙州堡遗址”保护区的地方。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龙州堡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约一百二十里,是明代长城榆林镇的一个关堡。它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由巡抚王锐主持修建,最初称为龙州寨,四周环绕着深沟,控制着边境的重要通道。城堡周长约为二里三百一十六步,设有东、西两门及九座楼铺。隆庆年间,城墙被加高,万历年间则用砖砌牌墙和垛口,驻守士兵负责防御鞑靼人。清代时,这里设立了把总进行分区防守。 该堡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石堡寨;北宋时期曾为范仲淹抗击西夏的哨马营,西夏占据后更名龙州。明代属延绥镇中路辖,辖长城34里、墩台20座,驻军五百余人。清乾隆年间遭洪水损毁,同治时期因战乱废弃。现存夯土城墙、墩台遗迹,长城墙体保存较好处为黄土地貌特征。 龙州堡明长城遗址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景点,对于喜爱历史和文化的我来说,这里值得一游。遗憾的是,公路边停车不便,我只能匆忙停车,在龙州堡遗址的一角拍张照片后离开,没有勇气登高去看如今古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