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行记:戈壁深处的千年回响

单于十八代(刘忠)

<p class="ql-block">  我住河西走廊的东头,敦煌是在河西走廊的西头。7月的戈壁滩阳光炽烈,天地辽阔,我带着对丝路文明的向往,走进了这片镌刻着千年记忆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洞窟中的壁画色彩依旧鲜艳,飞天衣袂飘逸,洞窟里色彩艳丽绘制精美绝伦的壁画及佛造像,诉说着佛教的辉煌与沧桑。洞窟外,栈道蜿蜒,阳光洒在石壁上,光影交错,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甘肃的敦煌,人类的莫高窟,地球上的人们络绎不绝,来一睹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  玉门关遗址静卧于荒漠之中,一座石碑矗立,刻着“玉门关遗址”几个大字,风沙掩不住它的庄严。站在此地,遥想当年戍边将士的铁马金戈,耳边仿佛响起“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汉长城遗址则更显苍凉,土墙残垣蜿蜒伸向远方,历经千年风蚀,仍依稀可见当年的雄姿,有着黄土与岁月交织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  悬泉置遗址是著名古代驿站,如今只剩遗迹。指示牌上清晰标注着遗址的布局,残迹静静诉说着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悬泉置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汉代邮政机关的存在,明确了中国汉代东西交通线的位置,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的3.5万枚简牍为研究中国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邮驿、民族、文化、习俗等提供了资料;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麻纸为中国研究纸的发展变化提供了较多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山涧,只有一丝细流的悬泉,为驿站提供水源。</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国快递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奇异的雅丹地貌。风蚀的岩石如同城堡,又似蘑菇,形态各异,沉默地伫立在阳光下,是大地自然风蚀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与自然在此交融,每一粒沙都藏着故事,每一阵风都吹过千年。</p> <p class="ql-block"> 地处戈壁大漠的敦煌,却是甘肃省瓜果、棉花、蔬菜主要产地之一,全市耕地面积37.34万亩,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面积10.40万亩(其中,葡萄7.2万亩,枣1.2万亩,杏0.9万亩,桃0.8万亩,梨0.3万亩),红地球葡萄、无核白葡萄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中华名果”,李广杏更是有名有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