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录53.

英子

<p class="ql-block">20250714-20250516</p> <p class="ql-block"><b>翻篇儿</b></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最大的监狱,是走不出去的昨天。”成年人的顶级智慧,是学会主动给过去翻篇儿。翻篇儿不是逃避,而是止损;不是冷漠,而是清醒。被领导批评后还能专注工作的人,遭遇背叛后依然敢去信任的人,掉进泥潭还能爬出来换条路走的人,都深谙一个生存的重要法则,那就是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纠缠一秒都是亏本。它不仅耗损你的时间,更耗损你最为宝贵的,也是能让你走出泥潭的能量。生命是条单行道,执着于留在事故现场的人,永远也看到不下一站的风景。真正的强者从不为打翻在地的牛奶哭泣,他们永远会让过去成为过去,而让精神饱满的自己迎接明天,迎接那个充满希望和可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离去的多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b></p><p class="ql-block">别去打扰一个不回你信息的人,因为他心里那个最重要的人不是你。想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爱吃;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想和你聊天的人,永远不会嫌你话多;想回你信息的人,苦累忙烦都有空儿。合适的感情,从来不是费尽心思的讨好。离去的多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注:节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爱自己</b></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专家周梵说过一句话:“你生命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你不够爱自己。”深以为然。人这一生最大的修行,就是学会爱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该爱的人就是自己。爱人先爱已,谋爱先谋生,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清醒。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互换。人只会因为有价值而被尊重和爱,不会因为你需要爱,或者你爱他(她)而被爱。别高估关系,别低估人性。这世上最善变的就是人心。与其花时间去试探别人是否真心待你,是否全心全意爱你,不如专注自己,提升自己。停止内耗,拿出勇气面对自己,接纳自己。爱人,懂适可而止;爱己,需尽心尽力。一个人最糟糕的状态,就是总想在他人身上找寻快乐和满足,执着地站在原地等待别人来爱自己。导演冯小刚说的好:“要学会跟自己玩儿。”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你可以善良,但必带些锋芒</b></p><p class="ql-block">你越是做事果断,我行我素,不服就干,就越是有人对你另眼相看。而你越是老实善良,逆来顺受,畏首畏尾,就越是有人得寸进尺。这个世界向来是欺软怕硬,若一味牺牲自己去讨好他人,换来的多不会是尊重,而是变本加厉的索取或轻蔑。善良没错,但毫无底线的善良是病,得治。无论面对谁,只要你不欠对方的,就无需唯唯诺诺。你再完美,也有人挑剔;你再真诚,也有人质疑。“即便你是只再温顺不过的猫,人家还讨厌你掉毛。”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消耗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的利器。从今天起,做个“不好惹”的人。不迎合、不解释、不讨好。你的底线,就是你的铠甲。记住!你可以善良,但必须带些锋芒。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活着,就得努力!</b></p><p class="ql-block">生活不易,活着,就得不断努力!让自己在磕磕绊绊的人生旅途中学会担当,学会珍惜,以平和的心态在逆境中历经风雨。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无论你当下正在经历什么,都要摆正心态,继续前行。就像杨绛先生所言:“人总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后一字不提的擦干眼泪往前走。没有人能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故事,成长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有的样子。”正式那些磕磕绊绊、不堪与委屈,造就了你非同寻常的人生。加倍努力,不负家人,不负自己。那些咬牙坚持的时刻,那些默默承受的痛苦,都在不断地塑造着强大、自信的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没必把那么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里</b></p><p class="ql-block">当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明白:某些社交本无意义,不是所有的圈子都适合自己。有时候,费尽心思挤进某个圈子,想要拓宽某些人脉。到头来,除了劳心伤神,一无所获。有多少人,年轻时惧怕孤独,于是一次又一次地迫使自己融入人群,陪着众人说说笑笑,但结果多落得身心疲惫、空虚无聊。人只有远离嘈杂的圈子,在仅属于自己的清欢里,才能收获内心的自在与安宁。人生在世,不必把那么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中。到了一定年龄,记得整理好圈子,早点儿把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从生活中清理出去。别再执着于圈子的大小,多把时间用在自我知识与能力提升上。精神足够独立,圈子干净,生活平静,灵魂方可丰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全力以赴,无愧于心</b></p><p class="ql-block">生活中,那些萦绕心头的遗憾,往往源于“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做得更好”的臆想。别让浅尝辄止和敷衍了事成为你的习惯。一旦决定去做某事,就全力以赴,如此才可无愧于心。无论最终成功与否,只要曾为梦想拼尽全力,这份努力就值得肯定。人生的美丽,在于全力以赴地书写;人生的可贵,在于不断充实自我,让生命更加饱满与丰盈。在主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你会逐渐领悟人生的真谛,活出生命的价值。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当你拼尽全力,想要的结果自会水到渠成,即便未达到预想的结果,也会无怨无悔。请相信,只要脚步不停,一直朝着前方(梦想)坚定地走下去,未来的道路必会繁花似锦,至少生命是充实的。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丢掉幻想,强大自我</b></p><p class="ql-block">是的,当今世界适用的仍是丛林法则,特别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体量的国家。西方不可能让我们融入,我们与他们同是抢食国家,属竞争关系。因此,丢掉幻想,强大自我!注:关于记取苏联与俄罗斯教训的讨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交换的本质</b></p><p class="ql-block">价值就是“用处”,价值观就是“用处观”。“用处”,是观出来的,是看价值的角度与深度。有“价值”的事物,便是“利益”所在,人的一切行为多是追逐利益的过程。友情的背后,其本质也是利益交换。朋友就是那些能长期稳定地给自己提供价值的人,其“价值”包含经济价值和情绪价值。若合作得愉快,友谊自然就生成了。人与人的一切交往都是利益交换的过程,社会关系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关系。利益不仅是物质和实物,情感关怀也是。人们一切利益欲求,最终都可归结为或表现为获得某种生理或心理的满足感、愉悦感。人们最终追求的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质所能带给我们的上述感受。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道德</b></p><p class="ql-block">从现实的角度看,道德就是利益交换关系中的行为规范,它是判断利益交换关系正误的标准。道德最基本的原则是利己而不害他。这里所说的利益,包含物质和情感的两方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欲求与陷阱</b></p><p class="ql-block">人生的阅历到了一定程度,会发现自己变得越真实,外面的世界几乎无法伤害到自己。真实,就像在心灵之上包裹一层富有弹性的蛋白,既可吸收外面的养分,又不逃避触碰,还可把那些无法吸收的东西接触后瞬间给反弹回去。而对别人的欲求,就是在给自己挖陷阱。求得越多,得到的越多,就会陷得越深,直到完全埋葬了自己。对于人性,多做理解,少做判断,更不要去看高或贬低,这才是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臣服与对抗</b></p><p class="ql-block">你发现没有,有些人遇到挫折时总能触底反弹,而另一些人却深陷泥潭?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往往不是靠拼命努力,而是像收音机调频一样,把自己的意识校准到同宇宙共振的频率。一位企业家朋友曾分享他的顿悟时刻:公司濒临破产时,他站在天台上看车水马龙,突然意识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正是这个认知,让他放下“必须赢”的执念,反而吸引了新的投资方。后来他说:“真正的强大,是能同时看见事物的多种可能。”《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说:“臣服不是屈服,而是与生命本质结盟。”臣服的本质是懂得任何事情的发生,我们不再对抗,而是学会和这件事同在。其实,人生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不会消耗我们,而我们内心的对抗才会消耗我们。若能以超然的、顺其自然的心态,以不寻求既定结果的所为,以非对抗和臣服的方式和谐共存,我们就会活得自在、心安理得。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爱人先爱己</b></p><p class="ql-block">刘亦菲在《玫瑰的爱情故事》里说过这样一段台词:“一个人靠近你,并非因为爱你,而是看见你的生活状态出色。别太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恋爱没那么重要,婚姻也没那么重要,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爱自己。只有自己活得丰盈了,才有能力去爱己爱人。”此话在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总是活在虚幻里,总以别人的评价,怎样看待自己,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判断。其实,一个连自己都不那么爱的人,别人怎么会看重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沧桑</b></p><p class="ql-block">“沧桑”是一个中文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色彩。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历经岁月变迁,饱含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它是“沧海桑田”的缩写。成语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字面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自然界或人世间的巨大变化。强调事物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常带有一种对历史、人生或社会巨变的唏嘘感。形容一个人在历经了艰辛和磨难后,变得成熟、豁达,还略带疲惫的状态。一个人的沧桑经历,或许能变成智慧,也或会变成泯灭斗志的大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有信心,就有希望</b></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要有翻篇儿能力,不依不饶就是画地为牢。这个世界没有真正快乐的人,只有想得开的人。无论面临的挑战有多么艰巨,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找到希望。要永远相信,所有的山穷水尽都藏着峰回路转的机会,就算是一地鸡毛,对于那些有信心有信念的人,也能搓出一根鸡毛掸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钝感力+屏蔽力=人生无敌</b></p><p class="ql-block">不要去窥探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更不要陷在怀念过去忧虑未来的泥潭里。任何引起你内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没必要。翻译过来就是: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岁月静好。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自己,在声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钝感力+屏蔽力=人生无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关于钱</b></p><p class="ql-block">钱是熨斗,能熨平生活里的一切褶皱。钱不是粪土,而是我们前行的勇气和底气。成年人的崩溃多是钱闹的,成年人的体面也多是钱给的。好好去赚钱,是成年人最大的人间清醒。想要灵魂挺拔,先得经济独立。社会富足了,才有歌舞升平。人富裕了,才有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关于说话</b></p><p class="ql-block">稻盛和夫说:“说话只要声音一低,你的声音就会有磁性。说话只要一慢,你就会有气质。你敢停顿,就能显示出权威。任何时候都不要紧张,永远展现出舒适放松的状态。永远把任何想接触的人,当成老朋友,交谈就行了。然后,行就行,不行就拉倒,这就是社交的魅力。”稻盛和夫这套交流哲学,不光是个小妙招,更是一种活法儿。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得学会放慢脚步,好好倾听,慢慢说话,这样才能与人做切实的沟通和建立起情感纽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美帝国</b></p><p class="ql-block">美帝国终于向全球展示了其最恐怖的一面。当这个帝国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总会拼命地抓住任何能救命的东西,甚至拉着周围的人一起往深渊里跳。它真正的底牌,从来不是“民主”或“自由”这些漂亮口号,而是那种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凶恶与霸凌。注:美国衰败与关税的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避开与远离</b></p><p class="ql-block">讨厌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翻脸,而是远离。庄子说:“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讨厌一个人最狠的报复,不是翻脸争吵,而是像避开水坑或一坨屎那样自然地绕开。每次见面就剑拔弩张,如同往自己的鞋里倒沙子,走不远硌得慌。心理学有个“情绪劳动”概念,就是你每分每秒都在为不值得的人消耗心力。盯着对方的缺点较劲,就像抱着仙人掌跳舞,疼得流泪还要假装微笑。成年人的疏离不需要宣言,默默把聊天框调成免打扰,聚会时自然坐的远点儿便可。真正的成熟是似乎看谁都顺眼,但不是认同所有人。要明白:毒蛇不会因为被骂就收起毒牙,苍蝇不会因为被瞪眼就停止嗡鸣。把对抗的时间用来泡茶看书,把争吵的力气用来跑步健身。当你站在山顶看云卷云舒,山脚的叫骂声自然会消散在风中。别在烂泥潭里种莲花,别用他人的错惩罚自己。记住:你放不下的每个怨恨,都在替对方免费续租你的心房。允许自己不喜欢,就像允许天气偶尔会阴雨。撑开伞静静地走开,不要在雨里质问苍天。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必须知道的秘密</b></p><p class="ql-block">这个秘密,就是要善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你一个人。你在,你的世界在;你没了,你的世界也就彻底地消失了。所以,无论发生什么,无论遇到多大的坎儿,无论你有多么的放不下,都应顺其自然。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过程,没有永恒的生命,更没有不老的青春。我们终究只是时间的过客,若是过客,又何必执着?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尽人事,听天命。正如尼采所言:“人生除去生死,其他的都是擦伤。”愿往后余生,喜欢的多拥有,失去的都释怀。好好地生活,慢慢地体验。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关于死亡</b></p><p class="ql-block">王德峰教授谈及“死亡”,语出惊人!他说:“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不是怕死的时候肉体的痛苦,死亡意味着唯一无二的自我将永远消失,万劫不复,这才是对虚无的真正的恐惧。”死亡是生命共有的最后归宿,它是自然法则的胜利。朝菌活一月,蟪蛄活一季,冥灵活千年,大椿活万年,但同样的都要面对死亡。生者必有死,始者必有终。人为什么害怕死亡?其实,我们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我们害怕的是从来没有真正的活过,死亡就已逼近了。害怕生未尽情,爱未尽兴,因为死亡的到来,一切行将结束,一切都将变成虚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关税战</b></p><p class="ql-block">关税战是我们战胜美国,实现超越的绝佳机会。一是它会引起众怒,尽管一些国家不敢怒,也不敢言。这是我们出头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时机,关税战让我们站在了正义的一边;二是,这是动摇美国民众民心的绝佳机会,普通人的生活离不开中国的廉价商品。尽管我们也会痛,但这是一场战争,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三是美国现在经济孱弱,负债累累,又有了这个不靠谱的川建国总统在任。天时、地利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人和也在了。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历史性机遇!注:关于美国关税战的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权利</b></p><p class="ql-block">拥有了权力就意为着掌控了资源与利益分配权。这也是人们不惜一切手段要获得权力的原因,因为只有当权者才可利益寻租和贪污腐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女人性格的双重性</b></p><p class="ql-block">从生命诞生以来,母性多承载着生育和养护孩子的责任。雌性通常比雄性弱小,因此她们多是雄性保护和侵袭的对象。如此,母性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护子意识,天然就形成有自私自利的秉性,这是她们的第一重性格。在现今的社会中,女性已显著地提升了自主性,可自主选择配偶,可独立获得经济能力。因而对男性的需要越来越少,她们完全可以独立地生活。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女性,对一般男性可居高临下,甚至表现出蔑视,这是女性的第二重性格。原始性格与现代结合的女性,就表现出了一种复杂而怪异的性格,即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又心高气傲、自尊自爱。这让男人不愿接触靠近,甚至避之而不及。这也是当前,女孩子多拉帮结对,自玩自嗨,大龄高知剩女奇多的深层原因。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有些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