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儒林泊村地处莱海交界,三面环水,民风淳朴。自古以来村人崇尚文化,诗礼传家,被誉为莱阳“状元”村,入选山东“省级传统村落”。 并且,儒林泊还是莱阳早期建立党组织的村庄、党的“红色堡垒村”。</p><p class="ql-block"> 1941年2月,许世友将军率领清河清中独立团来到了胶东,全面指挥八路军的“反投降”作战。</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打这一仗。</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看胶东国军在胶东干了些啥。抗战初期,国难当头,日本入侵山东不久,胶东的国民党各县县长纷纷卷起细软逃命。所谓守土有责,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小命儿要紧。胶东失去政权控制,各种地方势力纷纷打出抗日旗号,招兵买马。一时间,胶东遍地是司令。</p><p class="ql-block"> 在胶东民间,至今还有24个司令之说。这24个司令在干啥?抗日了么?答案是:打过日本人,抗过日。赵保原等国民党军队,统一战线初期,与胶东八路军5支队成立联合成立“鲁东抗日联军”指挥部。赵保原为指挥,5支队高锦纯为副指挥。</p> <p class="ql-block"> 联军成立第一仗是打栖霞,5支队与赵保原分头进攻,火力强大的赵保原负责打人员少的栖霞城,火力弱的5支队去打兵力多的古现,结果5支队攻克古现后,发现赵保原根本没打栖霞,于是5支队掉头又打下栖霞。接着日军攻打莱阳,赵保原直接弃城逃跑,5支队与徐淑明部打下莱阳,交给赵保原,第2天日军飞机来轰炸,赵保原又跑了。日军再次进驻莱阳,5支队又来打下莱阳,再次交给赵保原,如此反复,最后5支队发狠,组织兵力击溃日酋张宗援部,张仓皇逃窜。赵保原之前是张宗援的部下,后来打败仗投靠国民党厉文礼部,投降路上,还遭到张宗援追击。赵保原对张宗援又怕又狠。此时看到张被击溃,成丧家之犬,也赶紧加入追击队伍,在团旺将张宗援打成重伤。这是赵保原抗战史上最大的战绩了。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东海区。文威荣一带为什么爆发东海二次起义,起因在于东海国民党各部一见日伪来扫荡,立即插枪逃命。“插枪”这个词不知道是谁发明的,用在国军此处真是太形象不过。接着才有了于克恭、于洲、滕景禄等人组织的东海二次起义,共产党动员起2000多人,拣起国军丢下的武器,组织抗日武装。胶东国军由抗日转向反共的过程很快速。赵保原很快翻脸。赵保原翻脸的大背景是皖南事变,老蒋先对新四军下手迫害。1941年3月11日,赵保原召集国民党第6挺进纵队秦毓堂、第5挺进纵队丁綍庭、国民党鲁东行署第7区专员郑维屏、丛镜月等,在午极成立“抗八联军”。“抗八联军”由赵保原任总指挥,洪彪、秦毓堂任副总指挥。兵分左中右三路共有兵力1.2万人,于3月14日向八路军东海区发起大规模军事进攻。这是对胶东八路军的公开挑衅!</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初,毛主席亲自点将许世友前往胶东指挥反顽斗争。</p><p class="ql-block"> 1941年3月3月25日,就顽军动向和我们的对策,罗荣桓同朱瑞、陈光致电刘少奇、陈毅,集总。中央军委并黎玉、罗舜初:……山纵胶东之第五旅于四月底前南下,钳制沂鲁山区顽军,并逐渐打通与沂蒙联系,最后集中鲁中地区机动。</p><p class="ql-block"> 1941年4月26日,罗荣桓同朱瑞、陈光致电一一五师和山纵各部,作出反顽部署,指出:东北军对我态度日趋恶化,在滨海、鲁南制造事变并策应胶东顽军进攻我军。似有决心扩大成为全面与我军摩擦的形势。又讯,国民党军第二十八集团军李仙洲部已奉命东进入鲁。高树勋最近北犯。顽固派似有向山东进攻的整个计划。为击碎这一企图,争取山东形势好转,部署如下,(一)教三旅应坚决执行朱彭总副司令命令。配合冀鲁豫边区各部队从速消灭高树勋部,使冀鲁豫边区确实连成一片。(二)教四旅应积极打击冯子固部,钳制国民党军第九十二军侯镜如部及可能入鲁之李仙洲部。(三)山纵二旅、第九支队、抗大一部统归孙继先、江华指挥,主力集结于机动位置,在自卫立场上给一—一师进攻部队以有力打击。(四)胶东五旅及五支队应于秦启荣、张步云等顽军东援,运动中或立足未稳之际,集结力量,坚决歼灭之。(五)鲁南军区应集结边区武装:发动群众性游击战争,制止东北军三三四旅、三三七旅继续南伸。</p><p class="ql-block"> 1941年8月18日,就山东反顽斗争,罗荣桓同朱瑞、陈光致电山纵、一一五师各旅、各军区并集总,中央军委,陈毅、刘少奇,指出:目前亲日派正在华中、山东同时策动新的反共。在山东,于学忠已令游击纵队先行接霍师回鲁后可能再派部队东进胶东,配合赵保原部对我夹击。清河及鲁北顽军、伪军已联合对我,统一归刘景良指挥,企图首先控制徒骇河流域截断我南北联系后,再打通清河与鲁中联系,以策应对我胶东部队的作战。布署:(四)教六旅应坚持向南发展方针,配合清河三旅主力坚决消灭刘景良部,掌握徒骇河,贯通南北联系,并策应胶东作战。(五)三旅在胶东部队目前不宜西返,应配合五旅继续扩大反顽战果并准备歼灭向发城解围部队,以确实控制胶东财源地区。</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5日,罗荣桓主持山东军政委员会作出《关于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建立统一指挥的决定》,指出:……③胶东山纵五旅、五支队须立即组织统一指挥,暂以许世友、林浩任军政首长,赵一萍任参谋长。组织临时指挥部。</p><p class="ql-block"> 1941年10月12日,就统一山东军政领导和反顽斗争问题,中央军委致电朱瑞、黎玉、陈光、罗荣桓并告集总:……(四)对于反顽日前应注意集中力量解决胶东、清河、湖西鲁中最反动的地方团体。</p><p class="ql-block"> 1942年1月21日,罗荣桓同陈光、陈士榘、萧华致电集总、中央军委,就山东军区干部配备和部队调动问题提出意见:(三)胶东以王彬任副司令,林浩兼任政委,彭嘉庆为政治部主任,暂划为三个军分区。五支队除一个团充实五旅外,全部分散,加强地方武装。五旅旅长不动,以师政治部秘书长欧阳文为五旅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下旬,罗荣桓同陈光、黎玉致电山纵参谋处长罗舜初、副指挥王建安、胶东军区副政委林浩,山纵第五旅旅长吴克华、政委高锦纯并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彭德怀、左权,提出对于学忠、牟中珩的对策。电报说,估计牟中珩、厉文礼先进攻张步云,后压迫姜黎川,不仅在于牟任省主席后剪除异己,厉借以报私仇;而且是于、牟在对敌、对我斗争中发展自己的积极步骤。于、牟为控制日(照)莒(县)诸(城)胶(县)山区,首先向姜黎川、厉文礼防区诸城、胶县发展,企图征服张步云与阻止姜黎川进步。以达其今后向南、向北进攻我根据地之目的。目前我应利用这一矛盾来发展我在胶东的战略支点。帮助姜、拉住张坚持诸胶阵地,是我今后对顽斗争取得战略优势的重要步骤。如果姜退却到我根据地来就失掉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因此胶东要帮助姜、说服姜,并通过姜与张步云交朋友,可能达成一定条件下的秘密协定,求得坚持诸胶。电报要求五旅抽一个主力团以隐蔽姿态前去胶县,在胶济路北平(度)胶(县)边同姜谈判,说明放弃胶县对他的危险性,同时对我也不利。求得一致见解,稳定其军心。如赵保原部属进攻时,我可以姜部面目出现,与姜共同粉碎之。同时必须求得与张步云结成军事互助。如赵保原由莱阳配合牟,对姜夹击,我胶东部队应在政治上揭发赵制造内战之罪恶,集中力量一致歼灭之,以求完全掌握胶东。如姜无信心,坚决要求退到我大泽山时,可允许其带小部整理,我应与其一部在胶县坚持。在与姜、张来往中,应极力克服统战中“左”的倾向。</p> <p class="ql-block">1942年7月1日,胶东军区成立。以原山纵第五支队机关为基础组成胶东军区机关。原第五支队一团改为十六团,二团改为十七团。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参谋长贾若瑜、政治部主任彭嘉庆。胶东军区归山东军区建制,山东纵队第五旅改为山东军区第五旅,归胶东军区指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24日,就敌进攻根据地的办法和我们的对策,罗荣桓同陈光、陈士榘致电各旅、各军区,黎玉、罗舜初,并报中央军委、集总:据地。(二)我各根据地在敌人进攻下,都受到严重威胁:④由于赵保原与其他地方杂牌武装勾通敌人。胶东局面可能变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2年9月7日,罗荣桓同陈光、陈士榘、黎玉、江华致电中央军委、集总,上报胶东军区团以上干部名单。(一)胶东军区司令员缺,副司令员王彬,政委林浩,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参谋长贾若瑜,直辖四个军分区:第一(东海)军分区代理司令员李发、副司令员于得水、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仲曦东、参谋长于一心、政治部副主任朱开印,直辖一独立团,辖文登、荣城、牟平、牟海(海阳东北部、牟平南部)、海阳五县。第二(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端夫、政委王夷藜(地委书记兼)、参谋主任李益民、政治部副主任王介,直辖一独立团、辖福山、栖霞、蓬莱、黄县、招(远)北五县。第三(西海)军分区司令员赵一萍、政委于寄吾、参谋长胡铁生、政治部主任姜克,直辖一独立团,辖掖县、招(远)南、莱(阳)西、平(度)西等县。第四(南海)军分区司令员缺,政委刘佩贤(地委书记兼)、参谋长张怀忠,辖平(度)南、莱(阳)西南、胶县、高密、即墨五县。(二)五旅归胶东军区建制。旅长吴克华、政委高景纯,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副主任李耀文,现活动于海阳边境发城一带。十三团代理团长王奎光、政委李丙令、参谋长裴宗澄、政治处主任李道之、副主任张富华,现活动于莱阳西南部烟青公路玩底一线。十四团团长缺。政委张少红。二十团团长李俊廷、参谋长李佩之,政治处副主任李耀宗,随旅部活动。十五团代理团长卜才、政委苗雨时、副团长兼参谋长夏侯苏民。现活动于平度东南部和莱阳西南部。配合姜(黎川)旅开展工作。</p> <p class="ql-block">1942年11月11日,罗荣桓同朱瑞、陈光、陈士榘致电中央军委、集总。上报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计划:(一)滨海区第一步以教二旅、纵二旅及一旅一部,采取速决手段将甲子山区收复。第二步乘胜分三路向日莒公路北挺进。胶东五旅及姜(黎川)部第一步集结胶东以南地区,第二步配合南下计划于诸城以东地区活动(二)除对甲子山区叛军采取歼灭外,对张里元、张步云等部仆以在我车之胜利威胁下,进行政治上的争取。</p><p class="ql-block">1942年是全国抗日根据地最为艰难的一年,罗荣桓在总结全省抗战情况时,对胶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一年,日寇以“铁壁合围”战术向胶东大“扫荡”,冬季又发起“拉网”式大“扫荡”,先后“拉网”8次,胶东我军与日寇激烈交战50余次。他说:“正是因为有这些不断的对敌大小战斗,才维护了胶东的抗日秩序,保护了胶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胶东至今仍为坚持我山东抗战的一块有力基石”。</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下旬,罗荣桓同陈光、陈士榘致电各旅、各军区并报中央军委、集总,报告最近山东战况:(一)二十三日胶东军区东海独立团于前王家(石岛东北三十里)将由石岛出扰之敌伪三百尔全部击溃,毙敌伪四十余名,俘伪二十三名,缴获步枪三十枝。救出被押解之壮丁二百余名,缴获牲口五十余头。</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6日,罗荣桓同陈光、陈士榘致电各旅、各军区并报中央军委:(三)胶东五旅十四团一部于十九日在张团山伏击敌汽车二辆。敌人察觉后据民房反抗。激战二十分钟后将敌全部歼灭,计毙敌三,伤六,俘敌田野小队长,缴获步枪数枝。军用物资一部,汽车被我烧毁。</p><p class="ql-block">9月7日,罗荣桓同黎玉、萧华致电许世友、林浩、吴克华、彭嘉庆并转胶东军区全体指战员,对攻克文登、荣成表示祝贺,对参战指战员子以嘉勉。</p><p class="ql-block">1944年11月11日,罗荣桓主持山东军区决定将反正的伪海军改编为胶东军区海防支队,由郑道济任支队长,欧阳文兼任政委。</p><p class="ql-block">11月12日,罗荣桓同黎玉、萧华、李作鹏致电中央军委、集总:胶东成海卫刘公岛之伪海军炮舰队六百余(内家属二百余),携长短枪六百余枝、机枪五挺、钢炮三门,因受菲律宾敌海军失败影响,实行抗日反正起义,杀死日寇十七名,在教官郑道济率领下,于六日在酒馆(文登北)登陆,已与我取得联络。炮舰已被我地方武装拆毁炸沉。</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在去重庆谈判的两天前起草了一份党内通知,对胶东我军收复烟台、威海卫、龙口等城市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占领了整个胶东半岛……造成了极好的形势”。</p> <p class="ql-block">这一仗怎么打的?</p><p class="ql-block"> 此时,国军在胶东兵力有5万余人,胶东八路军的兵力为山东纵队5旅、5支队加上4个军分区的地方武装,共计1.6万人左右。另外,胶东还驻有日军独立第5混成旅团及部分海、空军,伪军数量达到1万多人。如此强大的敌人,如此悬殊的敌我实力对比,这一仗怎么打?</p><p class="ql-block"> 早在2月17日,山东纵队发出指令:胶东部队准备组织反投降战役。许世友被派到山东。</p> <p class="ql-block"> 许世友此时职务是山纵3旅旅长,他带来了一个团-清河独立团。3月15日,胶东八路军反投降指挥部在蓬莱吴家村召开动员大会。</p><p class="ql-block"> 我祖父孙干卿时任清中独立团副团长,参加了胶东八路军反投降战斗。</p> <p class="ql-block"> 许世友的动员讲话慷慨激昂,荡气回肠,一口气说了7个“打”字:“我来胶东就是要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蒋介石制造了血腥的皖南事变,胶东投降派天天配合日本鬼子打我们。不打就没有出路,不打就不能坚持抗战到底。我们一定要当硬骨头,坚决打出去,打垮投降派的进攻,打出胶东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一打“菜包子”,三路取牙山。</p><p class="ql-block"> 许世友在回忆录《我在山东十六年》中讲起首战打蔡晋康,以轻蔑的口气描述:蔡晋康,不会打仗,外号“菜包子”。蔡晋康驻扎胶东屋脊牙山。</p><p class="ql-block"> 许世友决定将5旅和清河独立团分为三路,由西、西南、西北三个方向奇袭牙山。16日晨,3路大军同时出现在牙山山麓蔡晋康部驻地。中路13团突然包围牙山西侧大杨家,歼敌一个营,击毙敌营长。右路14团连克下张家、唐家泊,17日,与13团一起,攻克蔡晋康老巢刁崖后。蔡晋康弃地而逃。13、14团乘胜追击,于桃村歼其大部。首战大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战下海莱,合力摧郭城。</p><p class="ql-block"> 蔡晋康实力排胶东老二,3天被灭,“抗八联军”怂了。许司令下令乘胜追击,歼灭赵保原主力。赵保原是国军在胶东的唯一正规军,不但势力最大,而且装备精良。5旅、清河独立团担负围歼郭城之敌的重任,5支队进攻崖子苗占魁部。5支队战斗顺利,21日拂晓发起攻击,一个昼夜,全歼苗部,苗占魁被活捉。同时击溃了前来增援的秦玉堂、郑维屏、安廷赛、赵汉卿等各部。5旅与清河独立团3月20日攻占郭城部分外围阵地,21日,13团、14团全面清除外围之敌。清河独立团拿下郭城南林寺山。26日,被围于郭城的赵保原主力和莱阳保安团以及李先良的特务营惧于5旅的威名,开始发起对林寺山的攻击,企图夺路南逃万第老巢。清河独立团与13团合力坚守,打退敌人的人海战术的攻击波,战至下午三时,敌人全线动摇,四散溃逃,遭我军追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战会榆山,歼赵两个团。</p><p class="ql-block"> 榆山位于海莱边境,是赵保原老巢万第的东北门户。4月5日,5支队进占榆山。13、14团则逼近赵保原的重要据占吉格庄。赵保原大惊,于4月4日至12日,集中兵力欲夺回榆山,遭猛烈打击后,一筹莫展。恰在此时,国民党于学忠51军部一个营由鲁南到达万第。张步云、厉文礼的援兵也到达。赵保原又嚣张起来,狂妄地声称要在榆山来个大会战。许世友将指挥部搬到了榆山前线。4月27日,赵保原纠合4000多人,分三路杀向榆山。争夺进入白热化。战斗中,51军的那个营直接冲向指挥部阵地,许世友亲率一个营迎头发起反击,一通刺刀手榴弹,击退敌人进攻,还缴获3挺机枪。与此同时,5旅、5支队、清河独立团几路齐出,全线反击,13团直插敌后。敌人阵脚大乱,全线崩溃。榆山一战,歼灭赵保原主力邓团、黄团。邓团团长被击毙,51军一个营伤亡惨重,狼狈逃回鲁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战围发城,反投降奏捷</p><p class="ql-block"> 许世友率部步步紧逼,迅速将发城据点围困。</p><p class="ql-block"> 赵保原黔驴技穷,从发城经赤山到万第,沿路修碉堡,据成50华里的一字长蛇阵。许世友见招拆招,决定先打赤山,拉腰一刀,斩断毒蛇。5月23日,14团和清河独立团包围赤山,在强大的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心压力下,守军团长率部径直逃往海阳。针对敌人的碉堡,战士们发明了以碉堡对付碉堡的战术,在敌人两碉堡的中间修上我们的碉堡,分割敌人的联系。到了晚上,机枪手和神枪手进入阵地,各自分工,封锁敌人的枪眼,然后,战士们推着装满土的木箱和土筐,从四面八方往前推送,推到敌碉堡后,再四周围起土墙,一个土碉堡就修好了。在土碉堡里,可以听见敌军说话的声音。于是,八路军就用大喇叭开展攻心战术。敌人的心理崩溃了,不少士兵趁夜色跑到我方阵地。赵保原一看,有些急眼,想出一个蠢招,用绳子将士兵拴成一串,这倒好,原来是一个个跑,现在是一跑一串。与此同时,八路军对发城外围之敌进行清除,7月26日,14团一夜之间连克发城北山3座碉堡。发城守敌慌了。7月27日夜,发城守敌全线崩溃,赵保原士兵一串串地往外逃。海莱边境上演了胶东战场最壮观的一幕:饱受赵保原摧残的海莱人民拿起大刀长矛、粪叉抓钩、铁锨棍棒,打起火把,满山遍野抓匪徒。这一夜忙活,捉到两千多。历时5个月的反投降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仗打出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胶东反投降战役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这一战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p><p class="ql-block"> 胶东八路军所向披靡,各路投降派纷纷崩溃,尤其是与装备占优的国民党正规军的较量,打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大大震慑了各小股投降派。此一战,打跨了一批,打服了一批,自此,胶东顽军的气焰大为收敛,与八路军的正面冲突大大减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战,打出一个转折。</p><p class="ql-block"> 此战打跨了胶东10几股投降派,共歼灭顽军两万余人,胶东八路军从1.6万人发展到两万多人,改变了胶东顽我力量对比。并将他们逐出胶东腹地,胶东根据地实现了东西相连。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战,打来一员虎将。</p><p class="ql-block"> 这是许世友一进胶东,一战打出了威名。战后返回清河的许世友不久被派回胶东,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在胶东打红了半边天。胶东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以及对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贡献,与许世友这员虎将来胶东密不可分。这一仗,挺解气。</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是祖父孙干卿将军</p> <p class="ql-block">清中独立团团长(军区司令员)马千里</p> <p class="ql-block">马千里(1901年~1992年),他是山东博兴人,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立志从军,考入河南陆军讲武堂(也就是军校),毕业后在冯玉祥部当兵,1927年“四一二”后离开部队,1931年入党,组织起义失败又与组织失去联系,后投奔高桂滋部任连长。1935年冬,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带着4名士兵加入红军,并恢复了党籍。后在红军大学任教员,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他被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七团副团长、三支队独立团政委、第六军分区司令员、山纵三旅参谋长等职。清中军区成立后,他任司令员兼清中独立团团长。</p><p class="ql-block">1948年初,在由康某人把持的渤海区土改整党会议上,马千里无辜受株连,被调出渤海区到铁路部门工作,从此离开了军队。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铁道部第六工程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铁道部生活管理局副局长等职,1982年离休,从此安享晚年,享年91岁。</p> <p class="ql-block">清中独立团政委王效禹</p> <p class="ql-block">王效禹(1914年—1995年),他是山东益都人,1938年入党,先后任临淄县委书记、临淄独立营政委,清中军区成立后,他任他任军区政委兼清中独立团政委。抗战胜利后,他调地方工作,因支持康某人的做法,受到康的表扬。</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王效禹先后山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青岛市副市长。但在世无前列的十年浩劫中,他却成了山东造-反-派的头 头,但其最终结局是被撤销全部职务,后又开除了党 籍,命运非常不堪。</p> <p class="ql-block">清中独立团副团长孙干卿</p> <p class="ql-block">孙干卿(1919年1月--2019年1月5日),原名孙纯臣,山东省临淄县(今淄博市)人,曾任第四野战军师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参谋长等职,少将军衔(1961年),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临江、辽沈、平津、海南岛等战役。</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5日,孙干卿在南京逝世,享年百岁。</p> <p class="ql-block">清河独立团在胶东两年半的战斗经历,下一篇详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