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社区工作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对于提升社区工作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r ></br>一、加强思想建设,筑牢信仰之基<br ></br>社区工作者直接面对群众,其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要加强思想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主题党日、专题讲座、学习研讨等活动,引导社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将人民城市理念贯穿工作始终。例如,有的社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如何打造幸福社区”大讨论,激发大家为居民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筑牢信仰之基,社区工作者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正确方向,坚守为民服务的宗旨。<br ></br>二、提升专业能力,增强服务本领<br ></br>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区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成为城市治理的行家里手。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培训,根据社区工作的实际需求,设置城市规划、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矛盾调解等课程,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方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励社区工作者自我提升,参加社会工作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同时,积极引入专业人才,充实社区工作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比如,一些社区引入法律专业人才,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有效解决了社区中的法律纠纷问题。<br ></br>三、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干事热情<br ></br>激励机制是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重要保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对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位。同时,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社区工作者在改革创新、探索实践中的失误,为他们撑腰鼓劲,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例如,某街道制定了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对在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奖励,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br ></br>四、强化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br ></br>城市工作千头万绪,社区工作更是纷繁复杂,需要社区工作者具备强烈的担当意识。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社区工作者要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广大社区工作者冲锋在前,坚守岗位,承担起人员排查、物资配送、核酸检测等任务,为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城市更新、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社区工作者也要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工作落实。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br ></br>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是提升社区工作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建设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贡献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