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翁丁”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是一个以佤族为主的聚居村落,建寨有400多年历史,105户佤族传统茅草房藏于这深山中.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迄今保存最为原始.最独特的群居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保存着古老的祭祀仪式.据说以前每年有杀人头祭.现改为杀牛祭了.</p> <p class="ql-block">为游客表演观看的祭祀仪式。以杀鸡替代杀牛:</p> <p class="ql-block">甩头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广允缅寺(傣语瓦广允,意为城东佛寺)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大街北侧的往娥村内,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当时其作用类似于学校,</p><p class="ql-block">出家的小和尚,除了学习佛经外,也要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所以广允缅寺又被称为“学堂缅寺”始建于清代,为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清政府调停耿马土司内讧,册封罕荣高时所建,建筑风格为汉族、傣族、白族三种民族文化的结合,与景洪县的曼飞龙白塔和勐海县的景真八角亭,称为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缅寺简介:</p><p class="ql-block">院内占地2200平方米。由主殿、南北大门、僧舍、管理用房等建筑构成。原有藏经楼一座,今不存,主殿建于高0.5米—1.5米的基座上,面阔14.4米,进深24.4米,为穿斗式木架结构,由一围廊式歇山顶三重檐殿堂与四方形五重檐亭阁组合而成,亭阁为重檐歇山顶,五重上跳,檐下饰斗拱,拱下饰云纹。主殿为三重檐歇山顶,第三层檐下两侧面和北面形成殿堂回廊,亭阁下为过厅。殿堂门窗作透雕装饰,梁枋门柱遍饰傣族传统工艺的“金水”图案,过厅左右二柱上两条木雕巨龙盘旋而下,造型生动,气势非凡,门前正中原悬一琉璃圆珠(现已毁),寓意二龙取宝,带有明显的汉文化气息。殿堂内藻井均绘有彩绘,原寺内有壁画十幅,1988年地震损毁两幅,现存八幅,内容为佛传故事且具有社会风俗内容,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主殿风格多受汉式建筑的影响,同时又保留了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是汉式建筑外形与傣族寺院内部装饰的有机结合,在建筑艺术上独具一格,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缅寺。</p> <p class="ql-block">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沧源葫芦小镇、是集商.游.旅居等为一体的集散地.高大的紫铜葫芦塔.塔身雕刻着精美的葫芦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沧源县与缅甸接埌.县城离边境仅几十公里.晚上外出可看到射灯来回扫射.那里是边防地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