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3月16日</p><p class="ql-block">地点:湖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门票:免,需要提前预约</p><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是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地方,参观博物馆是在文化传承、历史学习、艺术鉴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馆坐落于武汉东湖之滨,成立于1953年,是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馆舍建筑总面积11.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42757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36987件/套。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万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尤以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为特色,体系完整、数量丰富、质量精湛、地域特色鲜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云梦睡虎地秦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曾侯乙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是周代诸侯国曾国的国君。1978年在湖北随县被发现,出土了15000多件工艺精湛,无以伦比的文物。呈现了高度发展的礼乐文明,体现了古人敬畏天地,神明和祖先的丰富精神世界。揭示了中国古代在青铜器制造,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极高成就。</p><p class="ql-block">曾侯乙所处的时代群雄并立,百家争鸣,世界主要古文明都达到了巅峰,被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时代”。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是当时人类智慧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冠绝天下的铸剑术~越王勾践剑</p><p class="ql-block">年代:春秋,公元770~476年</p><p class="ql-block">尺寸:长55.7厘米,宽4.6厘米</p><p class="ql-block">材质:青铜</p><p class="ql-block">出土: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江陵楚墓望山一号墓</p><p class="ql-block">收藏:湖北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的青铜器,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中国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重875克145。</p><p class="ql-block">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p><p class="ql-block">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青铜尊缶 !</p><p class="ql-block">它可是战国早期的“超级酒坛子”,是给将士庆功用的“庆功酒缸”,装满酒够一个军队喝过瘾啦。</p><p class="ql-block">1978年从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光是体重就有327.5公斤,能装下800公斤美酒呢!</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p><p class="ql-block">年代:战国,公元476~221年</p><p class="ql-block">尺寸: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王赠送的一件鏄钟,共65件。最大的一件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的一件通高20.4厘米,重2.4千克。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整套编钟总重量达2500多千克。</p><p class="ql-block">出土: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曾侯乙墓</p><p class="ql-block">收藏:湖北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是中国古代乐器之王。</p><p class="ql-block">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它代表了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p><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乐音。</p><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的音域广阔,能演奏和声、复调以及转调手法的乐曲,其音色优美、层次丰富,低音深沉浑厚,中音圆润淳朴,高音清脆明快,可以演奏古今中外的各种乐曲。尤为独特的是,它的一钟双音特点,即在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能发出两个不同呈三度关系的乐音,这一精湛技艺在古代音乐史中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铜鉴缶!它可是两千多年前的“冬暖夏凉神器”,内外两层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呢!</p><p class="ql-block">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专属酒柜”,两件一套,如今分别住进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外层鉴与内层缶间藏着隔空魔法,夏天夹层藏冰能让美酒凉透心脾,冬天换温水又能温酒暖身,实现“一器双用”的逆天操作。</p><p class="ql-block">170公斤的“体重”全靠浑铸、分铸、焊接手艺锁住,龙形耳、蟠螭纹这些“战国潮牌”纹饰,刻满身份象征。</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馆的镇店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套由尊和盘组成的“青铜CP”,可是2400年前的“古代智能温控杯”,冬天温酒夏天冰饮,功能超实用呢!</p><p class="ql-block">尊高30.1厘米、盘口径58厘米,加起来近30公斤重,古人搬它可得费点劲。</p><p class="ql-block">尊用34个部件、56处铸焊连成,盘身装饰56条龙和48条蟠螭,龙蛇盘踞间藏着工匠的巧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侯乙这位国君把它当传家宝,死后还刻字留念带入墓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套由尊和盘组成的“青铜CP”和</span>越王勾践剑、编钟组成“镇馆三宝”。</p> <p class="ql-block">战国“神兽”驾到!这只顶着鹿角的青铜仙鹤它可是2400年前的“吉祥担当”,身高1米43,体重相当于76瓶矿泉水,分分钟刷新你对青铜器的想象。</p><p class="ql-block">头、颈、鹿角等八个部件玩“积木游戏”,榫卯结构让它能拆能装,古人的“可拆卸设计”比现代家具还超前。</p><p class="ql-block">错金纹饰在灯光下闪着星星眼,绿松石镶嵌像给仙鹤披了件宝石披风,连曾侯乙都为它刻字“签名认证”。</p><p class="ql-block">不仅是随州市标,还变身艺术节吉祥物“楚楚”,从地下宝藏混成城市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这对气势恢宏的龙耳青铜尊,可是商周青铜文化的“活化石”!它们敞口束颈,肩部两条回首卷尾的龙形耳霸气十足,腹部饰有古朴纹饰,静静诉说着三千年前的王权故事。</p> <p class="ql-block">青铜提梁壶是一种青铜器皿,具有提梁设计的壶形器物,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铜碳锅,铜漏铲,铜箕</p> <p class="ql-block">建鼓底座</p> <p class="ql-block">鼓</p> <p class="ql-block">建鼓图片</p> <p class="ql-block">已失传的乐器</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的横梁</p> <p class="ql-block">彩漆木雕鸳鸯型盒</p> <p class="ql-block">铜锅盘</p><p class="ql-block">古时用于煎烤食物</p> <p class="ql-block">1978年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金杯,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战国早期曾国贵族的奢华用品哦!</p><p class="ql-block">“素面朝天”的奢华:别看它通体光溜溜没花纹,789.92克的纯金重量,相当于30多个鸡蛋压在手心里!战国工匠靠纯手工捶打抛光,让黄金自带“镜面反光”效果,这才是真正的“低调炫富”。</p><p class="ql-block">杯盖内沿有三个小卡扣,盖上去严丝合缝;两个环形耳一高一低,拿在手里刚好贴合手指弧度,古人早就懂“人体工学”啦。</p> <p class="ql-block">棺椁</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头骨复原铜头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