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聊城的确挺干净</p> <p class="ql-block">东昌湖夜景-1</p> <p class="ql-block">东昌湖夜景-2</p> <p class="ql-block">聊城古城保护与建设博物馆就在古城城楼下</p><p class="ql-block">字是冯骥才题写</p><p class="ql-block">冯骥才是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雕花烟斗》、《俗世奇人》、《神鞭》。</p><p class="ql-block">1988年当选为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p><p class="ql-block">2001年2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任院长,兼任天津大学社会学及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被聘为教授;3月,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他还有个任重道远的身份,就是中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的抢救者。</p><p class="ql-block">1990年开始,冯骥才投身于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为此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他曾跑遍全国,对56个民族的建筑、手工艺、民俗、民间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地毯式文化普查和整理保护工作。于是,20多年来,冯骥才的名字总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等文化行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正是冯骥才倡导的。</p><p class="ql-block">冯骥才参与了聊城古城的保护与建设,因此他题写此博物馆馆名就是很自然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聊城古城内</p> <p class="ql-block">聊城古城内</p> <p class="ql-block">聊城大学西校区南大门,</p><p class="ql-block">据说是亚洲第一大的大学校门。在设计理念与造价问题上,曾经引起社会的争议。对这样的一个“门”,亲眼目睹了,还是挺震撼的</p><p class="ql-block">此大门长度达140米,高约三层,由56根石柱和26个门洞构成(其实只有一个门洞开放),占地面积广阔。采用“门馆合一”设计,一层为大门和停车场,二层为校史展览馆。网传造价高达8000万元,但校方澄清实际花费为300万元。尽管造价争议存在,但其视觉效果和标志性地位使其成为聊城大学的象征。该校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生家长参观,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聊城大学成立于1974年,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新校区于2003年9月正式起用。我想剑走偏锋,也许是学校快速提升知名度的高招。就是,怎么看,都觉得这门造价300万元少了点儿。</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聊城大学西校区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聊城大学前身是1974年11月建立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聊城师范学院;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9年,聊城农业学校、聊城畜牧研究所(部分)并入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聊城大学;2005年,聊城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入聊城大学;2011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名校建设工程立项单位;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p> <p class="ql-block">进了聊城大学校门在校训石前照一张</p> <p class="ql-block">聊城大学校史馆,但遇假期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孔繁森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孔繁森是聊城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孔繁森(1944~1994),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生前系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地委书记,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p><p class="ql-block">孔繁森是聊城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铁塔,又称为聊城铁塔,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铁塔体育场东南角,始建于宋元时期,占地10.5平方米。铁塔通高18.5米,为八角形仿木结构铸铁式佛塔,由地宫、塔座、塔身、塔刹4部分组成,八角十二层。</p><p class="ql-block">聊城铁塔与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湖北当阳玉泉铁塔、山东济宁铁塔、山东泰安铁塔、陕西咸阳千佛铁塔、陕西府谷孤山铁塔并称“中国七大古铁塔”。</p> <p class="ql-block">范筑先(1882~1938),原名范金标,字夺魁,又名竹仙,男,汉族,出生于山东省馆陶县南彦寺村(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寿山寺镇)。1904年加入北洋军第四镇;191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9月,任中华民国陆军第四师第八旅旅长;1929年,加入国民军,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三军参赞;1930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南路军总司令兼参赞;同年10月,中原大战国民军落败,退居上海;1931年12月,任山东临沂县(临沂市前身)县长;1936年5月,任山东沂水县县长;同年11月,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聊城县县长;1937年10月,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司令;同年11月19日,通电全国,誓与日军在黄河以北抗战到底;1938年11月15日,于聊城抗击日军,壮烈殉国。2014年9月1日,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仁义胡同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代理校长(1945—1946)和台湾大学(1949—1950)校长。傅斯年任历史语言所所长二十三年,培养了大批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等专门人才,组织出版学术著作70余种,在经费、设备、制度等方面都为历史语言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组织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殷墟甲骨发掘,其后先后发掘十五次,大大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商代历史的研究。傅斯年还将明清大库档案资料争取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进行专门整理,使明清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傅斯年在历史学研究方面,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摆脱故纸堆的束缚,同时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在现代历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他1959年随蒋介石到台湾 ,1950年病逝于台北。</p> <p class="ql-block">这是傅斯年陈列馆一进门影壁上的毛主席在延安时赠与傅斯年的诗:</p><p class="ql-block">1945年傅斯年等人延安斡旋结束,傅斯年向毛泽东求书,毛泽东特意书写了晚唐诗人章碣的一首七言绝句《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的大意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思想,独裁专政,以为将天下读书识字的人杀光,将天下的书籍焚烧,就可以永保江山,传之万代了,哪想到后来推翻秦王朝的却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刘邦、项羽。诗中的“祖龙”即秦始皇,“刘项”即刘邦、项羽。毛泽东写此诗寓意深远,运用巧妙。</p> <p class="ql-block">1945年6月2日,傅斯年与黄炎培、褚辅成、冷遹、王云五、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等七位国民参政员组团访问延安,</p> <p class="ql-block">傅斯年陈列馆院子里的傅斯年与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李庄的塑像,与大师们的塑像留个影以示向大师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齐鲁名吃“孙家烧鸽”还真是好吃,我们竟连续去吃了三次,前二次是每次吃半只烧鸽,最后一次吃了一只烧鸽。</p> <p class="ql-block">蒸面条菜,好吃,回京后买了二次面条菜自己蒸了吃。</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位于聊城市下辖的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内,全长97.5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东临古韵悠长的大运河,西依美丽的东昌湖,是聊城市近年来建设的最大的一处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光岳楼,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海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光岳楼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聊城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方具现今规模。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聊城山陕会馆是乾隆八年(1743年)山陕商人集资合建供奉武圣关羽的神庙与商业会馆相互结合的古代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聊城山陕会馆为聊城“八大会馆”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在中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1977年,聊城山陕会馆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聊城山陕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附带再说几句对聊城人得印象:热情,乐于助人。我在聊城从一座桥上走过时,过来一位中年人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他可能看我走路不是很稳当(我得了脑梗在恢复期)聊了几句得知他是位中学老师,同事中有那梗患者所以能看出我不是健康人,</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天我也是在过这座桥时,走过一半了听到后面一声响回头一看一位妇女摔倒了,我动作迟缓,还没走到那位妇女跟前,只见路边跑来一位年轻小伙子,他骑电动车已经超过我了,把车停好跑过来扶那位妇女,所幸那位妇女无大碍,小伙子问她要不要带她去医院检查一下。小伙子以实际行动回答了遇到人摔倒了扶不扶的争论,聊城人不但要扶而且是赶过来扶,值得点赞</p>